《尼日利亚油气改革呼之欲出》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1-01-12
  • 日前,历时12年的尼日利亚《石油工业法案》(PIB)终于进入最后审议程序,一旦获得尼日利亚议会通过,该国将迎来近60年来的首次油气产业改革。

    新设机构确保市场公平开放
    目前公开披露的信息显示,改革法案将削弱尼日利亚政府对于油气项目的控制,如石油资源部将不再有权授予、修改或更新运营执照,油气项目将在监管部门建议下推进。此外,根据改革法案,还将为尼日利亚油气开发商设置两个监管单位,分别为尼日利亚上游监管委员会(下称“上游委员会”)以及尼日利亚中下游石油监管局(下称“石油监管局”)。
    业内普遍认为,此轮行业法案的修订将为尼日利亚油气行业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
    根据多家尼日利亚媒体的最新报道,上游委员会将替代此前尼日利亚石油资源部以及石油检查部门等机构的职能,而石油监管局将替代曾经负责汽油等成品油定价工作的尼日利亚石油产品价格监管局,此前负责石油补贴的相关部门也将停止运作。上游委员会以及石油监管局需要就尼日利亚石油业未来出台或修订的任何规定进行磋商,双方合作将成为尼日利亚石油业高效运作的重要基石。另外,石油监管局还将为尼日利亚石油运输、分销以及处理等环节制定税费标准,同时也将确保尼日利亚石油业保持开放,让第三方机构能够以平等的姿态参与进来。
    对此,市场研究机构伍德麦肯兹评论称,尼日利亚此番的油气改革并不仅仅是“完成12年前的一项工作”,更是提高该国油气行业上中下游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原油产量有望提升
    据了解,石油与天然气行业始终是尼日利亚的重要经济支柱,但近年来该国原油产量一直低迷不振。
    据标普全球普氏发布的数据,2020年,尼日利亚原油产量约为179万桶/日,较2019年的204万桶/日下降幅度达到12%左右,这也创下了自2016年以来的产量新低。就在近日,尼日利亚总统Muhammadu Buhari公开表示,2020年因全球油价低迷以及产量快速下降,尼日利亚石油业遭受了严重损失,现在甚至已经“陷入混乱”。
    据了解,根据最新“欧佩克+”会议制定的减产协议,今年1月,尼日利亚承诺将完成152万桶/日的原油产量,较该国基准原油产量低约31万桶/日。标普全球普氏预测认为,受全球经济复苏、政策刺激等因素影响,今年尼日利亚原油产量将逐步恢复,到4月,尼日利亚原油产量将达到170万桶/日,下半年有望回升至190万桶/日。
    业内期盼改革落地
    尼日利亚拉各斯工商会(LCCI)主管Muda Yusuf指出,全球能源市场正面临根本性变化,越来越多的资金流向了非传统油气资源以及更加清洁的能源项目,这也为当前的国际油价带来压力。“新冠肺炎疫情让这一情况变得更加糟糕,现有以及新建油气项目的风险大幅提高,投资也变得更加谨慎了。”
    在此情况下,改革也成为了尼日利亚油气业界的“期盼”。Muda Yusuf表示:“当前的尼日利亚油气业面临着多重困难,包括合资企业融资困难、监管重叠、环境不安全以及国内天然气开发基础设施不足等问题。为此,LCCI将全力支持政府即将推出的油气改革法案。” 他指出,尼日利亚坐拥非洲最大油藏,但在2015年至2019年期间,尼日利亚获得的外资总额仅占外资对非洲总投资的4%左右,这一现状表明,尼日利亚油气行业急切需要一个高竞争力的投资环境。
    尼日利亚独立油气生产商执行董事Oluseye Fadahuinsi也指出,PIB迟迟没有敲定不仅带来了不确定性,也打击了尼日利亚油气行业的信心。
    对于即将推出的新法案,Muda Yusuf同时提醒,目前,尼日利亚深水油气项目的审批过程仍相对繁琐,他建议PIB应设法保护现有投资,也应尽力降低审批流程中“模棱两可”和重复审批的部分,这也将为减少争议、改善融资环境起到重要作用。

     

  • 原文来源:https://www.in-en.com/article/html/energy-2300246.shtml
相关报告
  • 《国家油气管网公司呼之欲出 三桶油有望迎油气行业重磅改革》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cncic
    • 发布时间:2019-01-29
    •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国家发改委会议通过国家油气管网公司组建方案,已上报至国家层面等待批复,有望今年上半年面世。2017年5月份,《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将分步推进国有大型油气企业干线管道独立,实现管输和销售分开,完善油气管网公平接入机制,油气干线管道、省内和省际管网均向第三方市场主体公平开放。此后,关于国家油气管网公司的消息不断。2018年年底,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发布的《2019中国能源化工产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预计,国家管网公司将有望于2019年成立,油气管网体制改革方案有望落地。报告还称,新成立的国家管网公司将顺应我国现行国企改革思路,由“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变。新管网公司将三大石油公司剥离的管道资产转入后,将谋求资本化、证券化,通过上市广泛引入社会资本,加大管网投资建设力度。.
  • 《新政呼之欲出 各地利好政策不断出台 10月光伏政策一览》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11-19
    • 十月份光伏市场的热度可以说是与刚刚过去的天猫双十一不相上下,户用光伏指标截止,电价市场迎来重大改革,各地补贴正在陆续下发中,光伏新政的制定已经步入关键阶段,大家都在翘首以盼,对明年的户用指标和补贴额度甚是期待。 放眼到地方,各地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开展智能光伏申报工作,内蒙古四大举措助力光伏发展,山东不断完善光伏政策细则。十月份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政策呢?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对相关光伏政策的整理如下: 10月份国家政策一览: 截止到10月底户用光伏指标已用完,作为一大亮点撑起三季度新增装机量的半边天,没有给今年的装机指标拖后腿,11、12月将迎来户用光伏补贴空窗期,但新政已经在路上,业内普遍视好明年的户用市场。截止到11月12日,共有18个省份公布2019年10月户用补贴项目名单,共计新增37.58MW。其中,山东10月新增444.78MW,占目前新增的60.30%。果然世界光伏看中国,中国光伏看山东,山东作为光伏大省不负众望。10月份山东省修订光伏电站并网运行管理实施细则,对原细则第二、十、十二、十四、十五、十七、二十一条进行修订,进一步明确考核细则与标准。 9月29日,国家能源局宣布2019年将淘汰866.4万千瓦煤电,由光伏和风电补充缺额,然而现在国内市场需求疲软,王勃华在“2019光伏新时代论坛”上透露,目前业内企业预测今年装机普遍在30~35GW之间,而香港咨询机构AECEA预测则更低,20~24 GW。 竞价项目是今年光伏市场重要的组成,为确保项目建设进度,国家可再生能源管理中心发文对纳入2019年国家竞价补贴范围内的光伏项目进行项目建设进度信息填报工作,要求建设单位按照时间节点要求,对项目信息填报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因建设进度信息填报不及时、不准确而导致项目不能及时享受国家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贴的,由项目业主自行承担相关责任。 中国政府网传来好消息,10月9日,国务院发布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举措,众所周知,光伏行业重初始投资,轻运营成本,设备费约占整个初始投资的80%,建筑工程约占总初始投资的13%,这一措施将为主要设备降价提供空间。 另外10月24日发改委官宣将现行燃煤发电标杆上网电价机制改为“基准价+上下浮动”的市场化价格机制,浮动幅度范围为上浮不超过10%、下浮原则上不超过15%。无疑这是电价市场化改革的又一重要举措,放开发用电计划,有利于加快电力市场建设,有效反映电力市场供求变化、电力企业成本变化,为工商业用户进入市场设计开辟新的路径。 放开市场是一把双刃剑,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实施电力业务许可信用监管的通知》,加大电力业务许可监管,要求按照“依法依规、分类有序、标准统一、协同共治”的原则实施电力业务许可信用监管,监管措施实行全国统一标准,构建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企业自治的协同共治模式。能源监管机构要在电力业务许可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全过程,实现“信用管终身”,切实提升监管水平,促进高质量发展。 补贴的拖欠已经成为一大难题,按照财政部统计,预计2020年我国光伏补贴缺口将超过600亿元。面对如此大的资金缺口,财政部就徐云波代表提出的补贴拖欠问题表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副总理指示年底前国家将清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并强调:市场讲信用,欠债必还钱,责任要落实!要强化督导检查,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加强跟踪评估,确保今年清欠任务全面完成。 可喜的是各地方正在逐渐下发补贴资金,东莞、北京、佛山、上海相继公布光伏补贴名单,长沙市也发布关于开展2019年下半年度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补贴申报的通知。然而三亚发改委发布通知称暂停光伏扶贫项目,要求各地暂缓备案需国家补贴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可见各地补贴应该都在陆续下发中,大家需耐心等待。 为推动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鼓励智能光伏产业技术进步和扩大应用,工信部组织开展智能光伏试点示范工作。支持培育一批智能光伏示范企业,建设一批智能光伏示范项目,支持培育一批智能光伏示范企业,包括能够提供先进、成熟的智能光伏产品、服务、系统平台或整体解决方案的企业,支持包括应用智能光伏产品,融合大数据、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为用户提供智能光伏服务的项目,加快光伏智能化发展。十月份多地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河北、武汉、山东、北京、内蒙古已经开展智能光伏试点示范项目申报工作。 另外为优化国土空间产业布局,内蒙古自然资源厅出台四大举措助力新能源产业发展:降低新能源企业成本、支持光伏产业用地、联合自治区八个部门出台《关于扩大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范围的意见》、强化用地保障措施,打开了内蒙古光伏市场的新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