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俄或找到突破口,统冶世界近50年的石油美元可能提前陨落》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 cncic
  • 发布时间:2019-07-01
  • 6 月 12 日,油价跌收近 2% ,受全球石油需求前景转弱,以及美国原油库存增加拖累,尽管对于石油输出国组织 (OPEC) 牵头减产行动将持续的预期升温,美国已经超过俄罗斯和沙特,成为全球最大原油生产国。对此,路透社分析师在 6 月 12 日表示,全球石油市场正在经历反转,从 OPEC 减产或美国制裁伊朗等产油国的油市供应紧缺风险,转为全球经济衰退疑虑下的需求放缓担忧。本周,包括美银美林、费氏全球能源咨询公司等机构已经将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估从 130 万桶 / 日下修至约 100 万桶 / 日,在 5 月的路透调查中,分析师最乐观的石油需求增长预估为 140 万桶 / 日, 1 月调查时的预估为 170 万桶 / 日。巴克莱称,已下调中国、美国、印度和巴西等多国的石油增长需求,数据显示,这些国家占到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的 75% 以上。

相关报告
  • 《重大突破!中俄天然气管道即将全线贯通!》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cncic
    • 发布时间:2019-07-19
    • 2014年时,中俄双方签署了长达30年的中俄东线天然气购销合同,总价值逾4000亿美元,预计年供气量可达380亿立方米。其中跨境段全长为15公里,预计于2021年实现全线投产。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6日消息,中俄双方目前已经就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跨境段投产的部分事项达成共识,并共同签署了会议纪要。据悉,中石油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在俄罗斯当地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考察与讨论,目前双方已经确定了跨境段的建设日程、通信及调度测试等工作内容。这意味着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距离实现“全线贯通”又近了一步,届时俄罗斯的天然气资源将直接连接我国东北、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等重点市场。此外,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位于俄罗斯境内的管道建设已完成99%,预计今年12月起可通过管道向中国市场供应天然气。众所周知,俄罗斯是欧洲天然气市场的主要供应商,但随着中国对天然气的消费量与日俱增,俄罗斯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也逐渐增加。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液化天然气进口增量达2700万吨,其中中国“包揽”了1600万吨,贡献比接近60%。据业内预测,2030年时,中国的天然气需求量将突破6000亿立方米。显然,俄罗斯早已对这块“大蛋糕”垂涎三尺,不过,俄罗斯的“来势汹汹”意味着其他天然气供应国或将“失意”,首当其冲的就是澳大利亚。在今年1-5月内,澳大利亚天然气在我国天然气进口中的占比高达53%,而澳大利亚也借此在中国市场赚了不少。如果没有俄罗斯的出现,澳大利亚的供应份额有可能进一步上升,但如今俄罗斯的“中途加入”或将改变原本的供需局面。
  • 《IHS Markit:明年油价可能突破50美元大关》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cncic
    • 发布时间:2020-09-02
    • 根据知名商业咨询服务商IHS Markit的最新价格预测,今年布伦特原油价格将平均为每桶42.35美元,2021年为每桶49.25美元。与今年5月的预测相比,布伦特原油明年的价格将上调7美元。在经历了4月份最严重的需求崩盘之后,石油市场目前正“处于一个微妙的转折点,正过渡到IHS Markit预期的复苏第二阶段。”最近几周,原油价格相对稳定,布伦特原油交易价格处在每桶40-45美元的窄幅区间。IHS Markit金融服务副总裁罗杰·迪万近日在一份报告中表示,布伦特原油价格“可能在2021年下半年最终突破每桶50美元大关”。根据IHS Markit的统计数据,如果COVID-19疫情没有出现第二波可能导致经济大范围关闭的大范围爆发,那么布伦特原油价格在未来4个季度平均将维持在每桶40-47美元的区间。这家咨询公司表示,目前的市场基本面不利于油价跳升,因为欧佩克+和北美产油国在7月和8月将给市场每天带来400万桶左右的原油产量。与此同时,有迹象显示,石油需求复苏正陷入停滞,而中国创纪录的原油购买狂潮可能即将结束。IHS Markit说:“只要油价维持在目前的区间,对需求的担忧就可能有助于维持(欧佩克+协议的进程。当油价超过50美元/桶时,有可能推高美国的资本支出,那就是讨论的基调发生变化的时候,兴趣的分歧可能开始显现。” 路透社日前对分析师和经济学家进行的月度调查显示,如果今年下半年全球石油需求复苏没有出现实质性的回升,油价不太可能比目前的水平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