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突破!中俄天然气管道即将全线贯通!》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 cncic
  • 发布时间:2019-07-19
  • 2014年时,中俄双方签署了长达30年的中俄东线天然气购销合同,总价值逾4000亿美元,预计年供气量可达380亿立方米。其中跨境段全长为15公里,预计于2021年实现全线投产。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6日消息,中俄双方目前已经就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跨境段投产的部分事项达成共识,并共同签署了会议纪要。据悉,中石油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在俄罗斯当地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考察与讨论,目前双方已经确定了跨境段的建设日程、通信及调度测试等工作内容。这意味着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距离实现“全线贯通”又近了一步,届时俄罗斯的天然气资源将直接连接我国东北、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等重点市场。此外,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位于俄罗斯境内的管道建设已完成99%,预计今年12月起可通过管道向中国市场供应天然气。众所周知,俄罗斯是欧洲天然气市场的主要供应商,但随着中国对天然气的消费量与日俱增,俄罗斯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也逐渐增加。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液化天然气进口增量达2700万吨,其中中国“包揽”了1600万吨,贡献比接近60%。据业内预测,2030年时,中国的天然气需求量将突破6000亿立方米。显然,俄罗斯早已对这块“大蛋糕”垂涎三尺,不过,俄罗斯的“来势汹汹”意味着其他天然气供应国或将“失意”,首当其冲的就是澳大利亚。在今年1-5月内,澳大利亚天然气在我国天然气进口中的占比高达53%,而澳大利亚也借此在中国市场赚了不少。如果没有俄罗斯的出现,澳大利亚的供应份额有可能进一步上升,但如今俄罗斯的“中途加入”或将改变原本的供需局面。

相关报告
  •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中段)正式复工》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cncic
    • 发布时间:2020-02-24
    • 2月19日上午,辽宁省锦州市北镇,重达16.5吨的移动式喷砂车的马达轰鸣声打破了宁静,22名施工人员正在中俄东线中段第五标段进行管道焊口防腐作业。这也标志着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中段)正式复工。   目前,中俄东线中段有9个在建线路标段、4个站场标段。第五标段已投入16台套机械设备进驻现场,施工人员73名,陆续开始防腐和土方作业。位于辽宁省法库县、康平县的中俄东线中段第三标段已投入81台套机械设备、135名施工人员,2月20日开始拉管、扫线,2月21日开始土方施工。其余各标段正积极沟通协调,将视疫情及地方政府要求,有序安排复工。   此前,为确保工程如期建成,中俄东线中段的辽河盾构控制性工程春节期间一直在施工。东岸国堤定向钻穿越主管线于1月31日回拖成功。施工人员暂时在驻地进行封闭管理,为及时复工提供了有力的人员保障。   随着疫情发展和防控措施有效实施,集团公司、中油管道公司、管道公司积极与国家有关部委、辽宁省各级政府沟通协调复工事宜,得到积极回应。沿线各级政府密切配合,及时批复复工申请。地方防控指挥部指导施工单位制定了个性化防控复工方案,使这一国家重点项目在做好严格疫情防控下得以迅速开工。   中俄东线中段项目部积极协调,为施工人员配备了完备的新冠肺炎防护物品。现场施工人员有效落实属地管理,严格执行辽宁省《企业及员工疫情防控措施20条》要求,采取分餐、生活必需品当地配送、驻地封闭、乘车封闭、施工现场封闭等全封闭管理方式,确保疫情防控措施到位、管理到位,实现疫情防控与复工生产两不误。
  • 《中国天然气勘探技术获重大突破到3000米深海找气》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cncic
    • 发布时间:2017-11-24
    • 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在我国南海深水钻探成功, 实现了作业水深从500米到3000米的跨越-从近海走向深海, 我国的深水油气工程技术已经跻身国际先进水平。记者在科技部4月27日新闻发布会上获悉,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 自2008年实施以来, 我国海相和深层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取得实质性突破, 到深海深地 "找气", 发现和建成了一批大气田。 专项技术总师贾承造院士介绍, 我国海洋深水勘探开发关键技术与装备取得重大进展, 借助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 在南海北部发现陵水17-2等大型气田, 成功开发了南海第一个深水气田荔湾3-1, 建成产能80亿方。致密砂岩气、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勘探与开发技术也获得重大突破"我国页岩气开发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下一步将着力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