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时间:2020年1月30日
2.机构或团队: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3.事件概要:
1月30日,bipRxiv在线发表了来自加州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文章详细分析了2019-nCoV的基因组进化和疫苗开发的潜在候选肽。这种新型冠状病毒基因型可能是通过积累非同义突变、缺失/插入和重组事件从bat-CoV进化而来的。其结构蛋白Spike(S)和Membrane(M)发生了多处突变,而包膜(E)和核衣壳(N)蛋白则非常保守,表明在2019-nCoV进化过程中被施加了不同的选择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2019-nCoV Spike蛋白含有39个核苷酸(5’-aAT-GGT-GTT-GAA-GGT-TTT-aAT-TGT-TAC-TTT-CCT-TTA-CAA-Tca-3’)序列的插入,这段序列与印度洋-太平洋中常见的一种鱼类mypristis murdjan的基因组序列同源。此外,我们在S、E、M和N蛋白中鉴定了8个高结合亲和力(HBA)CD4 T细胞表位,这是亚太地区人群中共同拥有的HLA-DR等位基因。这些免疫显性表位肽段可被整合到通用亚单位CoV疫苗中用于疫苗开发。不同的HLA类型和表位结合亲和力变化可能导致人类对病毒的不同免疫病理学结果。文章强调在活体动物市场持续监测CoV菌株的必要性,以便更好地了解病毒对人类宿主的适应性,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防止新的致病性CoV菌株出现。
*注,本文为预印本论文手稿,是未经同行评审的初步报告,其观点仅供科研同行交流,并不是结论性内容,请使用者谨慎使用。
4.附件:原文链接
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1.29.925867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