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数字生产经理MES软件为重工业公司优化无纸化生产》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 pengh
  • 发布时间:2017-08-17
  • 2017年8月15日,

    提高了劳动效率,提高了产量

    加州圣雷蒙——2017年8月15日——通用电气(NYSE:GE)今天宣布了最新版本的MES软件,生产经理,一个强大的软件解决方案,用于复杂的离散制造环境。生产经理处理重要的制造执行技术问题,现有的车间IT系统在不同的工厂之间不一致,因此经理不能重用配置,利用专门知识,或降低总的MES成本。该软件完全数字化了纸质流程,使公司可以提高人均产量,减少报告和管理,减少所需的缺陷和材料,确保最新的路线和工作指示。

    通用电气的新生产经理是一个离散的MES系统,负责管理生产的各个方面。它适用于多种制造环境,从长周期的生产,复杂的产品设计到订单,到被配置为有序的离散产品。

    “许多公司面临效率和收益的问题,”通用电气数字产品管理副总裁马修·威尔斯(Matthew Wells)说。“生产经理是在通用电气自己的制造企业中发展起来的,在那里我们解决了这些问题。它结合了我们最好的生产实践,高性能技术和超过25年的MES专业知识。

    主要特点包括:

    路由管理——从企业级系统路由定义获得或交付。提供与路由相关的定义、操作和详细步骤。

    订单调度——将作业优先级分配给操作员,并将作业发布到分派过程中。

    人员和机器资格管理——能够配置设备和人员的资格和/或认证级别,以确保合适的人员和/或设备能够执行操作(即执行工作)。

    劳动跟踪(时钟开/关)-跟踪劳动力成本会计的目的,包括使用从PLM / ERP解决方案下载的生产劳动标准,如takt,设置和周期时间。

    工作指示-定义生产指令来执行工作。这些说明可以包括基于工作流的过程步骤和/或支持文档。

    文档管理——管理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文档。功能包括文档的创建、修改和修改控制。

    CNC整合(捕食者)-上传CNC文件从捕食者进入我们的MES。允许操作员选择文件,并将程序推到CNC机器上。

    灵活且可扩展的基于Web的UI——操作界面允许在可视化集成开发环境(IDE)接口中进行定制。

    通过数字化工作流程,生产经理使整个制造工人,包括操作员、生产主管、制造工程师和质量工程师能够更快、更有效地、持续地生产产品。此外,它还被设计用于处理超过10万多条线路、数十万份文件的环境,以及成千上万的质量规格,以支持生产的产品。

    在通用电气的一家制造厂,生产经理通过数据驱动的流程优化,帮助提高了1.95%的生产率。

    灵活方便的路线变更管理确保操作者在最优先的任务上工作以优化生产。由于不合格的操作者,减少返工/缺陷,帮助制造商了解订单的真实制造劳动成本。提高劳动效率和最新的工作指令有助于减少由于数字化文件而导致的行政任务。

    “最终,生产经理的价值降低了劳动和材料成本,提高了边际贡献和准时交货。”“这些措施允许所有制造商在今天保持竞争力,并确保明天的成功。”

相关报告
  • 《国产工业软件的突围之路》

    • 来源专题:智能制造
    • 编译者:icad
    • 发布时间:2023-06-19
    •        工业软件被公认为“工业制造的大脑和神经”,是数字经济时代工业领域的“皇冠”。作为制造业第一大国,我国拥有世界上最齐全的产业门类,但核心工业软件领域却是产业发展的软肋。   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主要为我国工业软件产业整体呈“小、散、差”的发展局面。国内企业市场份额小,产业链不完整,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离自主可控仍有较大差距。   因此,大力发展工业软件,推动核心工业软件自主可控,是中国建设“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   01   国产工业软件之殇:   基础薄弱、理念落后、盗版猖獗   在《软件产品分类国家标准》(国标GB/T-36475-2018)中,工业软件(Industrial Software)被定义为在工业领域辅助进行工业设计、生产、通讯、控制的软件,其被细分为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运维服务四大类。   在实际应用中,工业软件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业企业研发、制造、生产管理水平,提升工业管理性能和设计效率,有效节约成本,并实现可视化管理。   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软件,工业软件更依赖于工业积累而非编程。受限于工业知识和基础科学知识沉淀不足,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国产化进度最为落后,国产化率仅为5%,且多数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仅应用于工业机理简单、系统功能单一、行业复杂度低的领域。   业内专家表示,工业软件本质是工业的结晶,而非IT的产物。因为它的内核凝结了工业化长期积累的工业知识、诀窍与经验。而我国工业软件企业多以IT企业为主,并没有坚实的工业基础和背景,这是我国工业软件难以占领中高端市场的一大因素。   另一方面,我国的工业企业更注重“制造”而非“研发设计”。很多工业企业都是以代工起家,这种理念及发展模式也阻碍了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的发展。   此外,据国产工业软件厂商透露,由于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足、盗版猖獗,国产工业软件的生存环境也不容乐观。有付费能力的企业大多用国外的研发设计软件,而付不起费用的小企业都在用盗版软件。   盗版软件的存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软件厂商的利益,导致研发资金不足,对行业整体发展也极其不利。   02   政策支持   国内工业软件生态进一步优化   我国工业软件到底该如何破局?   从海外工业强国的经验来看,工业软件的发展始于顶层设计, 政策关注的重点在于加大资金投入、优惠政策扶植、注重产学研结合、保护知识产权、促进人才发展等方面。   反观国内,从政策情况来看,自2015年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以来,工业互联网和工业软件的相关扶持政策年年有所涉及。尤其是在2021年,国家发改委等13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加快推动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提到,利用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实现供需精准高效匹配,促进制造业发展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变革。 要加快发展工业软件、工业互联网,培育共享制造、共享设计和共享数据平台,推动制造业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价值共享。   需求方面,2020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占全球工业增加值的22.0%,而我国工业软件的市场规模仅占全球的7.4%。对比来看,我国工业软件与工业发展存在严重错位,仍处于起步阶段。随着我国制造业正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的发展趋势下,我国工业软件升级迫在眉睫。   业内认为,受益于政策及市场的双重驱动,我国工业软件有望从技术、产品、商业模式和生态四个方面进行突破:   技术 :工业互联网、微服务、低代码等新兴技术推动工业软件从原本的单一工具软件走向定制化的平台服务,目前正在朝着“上云”和“APP化”发展。   产品 :随着国产工业软件厂商深耕行业,将增强对工业的理解和数据的积累,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国产软件的功能和性能都将逐步赶上国外软件;同时,CAD、CAE、CAM等软件由于工业流程上的衔接性,未来有望集成一体化发展。   商业模式 :云计算催生了SaaS这样的按需提供服务商业模式,定制化服务也成为另一个发展方向。   生态 :未来行业标准将出台,统一工业软件之间的数据格式,从而推动国产软件之间的配合;此外,国产软件一定程度的开源和开放也将推动工业软件发展更加迅速。   03   替代空间大   我国工业软件飞速发展   外部压力、市场环境、政策扶持和需求刺激四大因素正引导我国工业软件行业飞速发展,行业内一些优秀企业也开始崭露头角。   在核心工业软件——三维CAD领域, 君联资本所投企业华天软件推出的国内首款基于云架构的三维CAD平台CrownCAD(皇冠CAD),拥有完全自主的两大CAD核心技术:三维几何建模引擎DGM和几何约束求解器DCS。CrownCAD可以解决高端制造核心技术“卡脖子”、大型模型“转不动”、协同设计“缺平台”的痛点,让中国制造的创新设计不再受制于人。截至2022年3月,CrownCAD已有8万余名用户注册使用。   目前,华天软件已经为航空航天、核电、轨道交通等高端装备领域,以及汽车、工程机械、模具、轴承和高科技电子等通用、专用机械领域的多家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解决方案,主要客户包括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商飞、TCL、潍柴动力(000338)、中车集团、中海油、中石化、中国重汽(000951)等行业领军企业。   而 联想集团旗下联想创投所投企业数码大方则是国内早期从事工业软件研发的软件公司,也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码大方始终坚持技术创新,自主研发了数字化设计(CAD)、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数字化制造(MES)软件,其“大方工业云”更是工信部“工业云”试点示范平台、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截至2021年末,数码大方已拥有近400项专利及著作权,其中软件发明专利111项,是国内同类软件中专利数量最多的企业。凭借强大的自主研发实力,数码大方已有超3万家企业用户、超40万互联网用户,服务覆盖装备、汽车、电子电器、航空航天等行业。   对于工业软件的国产替代,数码大方曾表示,今天国产工业软件的自主可控、国产替代,本质上应该是瞄准产业未来场景的价值,而不是对技术或产品简单的跟随替代。数字转型的价值在于数字技术对产业的赋能和解构,对质量、成本、效率、周期、个性定制、降低门槛以及绿色等方面的改善升级。   未来,数码大方、华天软件等工业软件企业将逐步成为中国经济强大韧性的重要保障。它们瞄准中国制造的短板,在细分领域上成长为“隐形冠军”,有望在专业化、精细化生产的道路上继续发展,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 《中国首条!沙钢实现超薄带工业化生产》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9-04-02
    • 3月31日,江苏省张家港,沙钢集团正式宣布:中国首条、世界第三条,国际上先进的双辊薄带铸轧技术实现工业化生产。该技术是沙钢通过引进纽柯超薄带CASTRIP技术并结合自主创新,成功建设的国内首条工业化超薄带生产线。 会上,沙钢集团与纽柯钢铁公司举行了沙钢超薄带项目性能考核验收通过签约仪式。沙钢集团董事局主席沈文荣、纽柯钢铁公司董事长约翰·费里奥拉代表双方签字,标志着超薄带项目性能达到预定目标。 签约仪式现场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发展与科技环保部副主任姜尚清代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秘书长刘振江讲话。她在讲话中表示,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钢铁工业实现了持续高速发展,无论是技术装备水平、钢铁产品结构、品种质量水平、还是科技创新能力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钢产量已经超过9亿吨。中国钢铁工业正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正积极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产能问题,结构调整问题,节约资源、能源和加强环境保护问题,工艺流程优化和技术进步问题等。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需要全行业各企业一起去攻艰克难,尤其是大企业要带头。 姜尚清认为,沙钢走出了一条科技引领大规模建设特大型现代化钢铁企业的发展道路。沙钢在改革开放中勇于作为,敢为人先,迅速崛起,在发展壮大中高度重视科技进步,不断采用新技术进行技术改造,持续提升工艺装备水平。此次沙钢与美国纽柯、中冶京诚合作,采用双辊超薄带铸轧技术成功实现工业化生产,是中国钢铁企业钢铁生产工艺技术创新的又一次伟大尝试和成功实践,必将对中国钢铁生产技术,特别是薄带生产工艺流程变革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和重要影响。 她认为,双辊薄带铸轧技术作为一项短流程、低能耗、投资省、绿色环保的新工艺、新技术,必将引起全行业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对推动中国钢铁生产的技术进步与革新,加快钢铁企业的生产流程创新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张家港市委书记沈国芳代表地方政府致辞。他在致辞中表示,一个地方的发展,“顶天立地”的大企业至关重要。40多年来,在沈文荣同志的带领下,沙钢人秉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创新、不断攀登”的企业精神,深耕钢铁主业,披荆斩棘、砥砺前行,连续十年跻身“世界500强”,书写了中国民营钢铁企业的一个奇迹。此次,沙钢集团再次以大手笔、大格局、大气魄,推动了首条超薄带生产线的工业化生产,这不仅在国内独一无二,在亚洲也绝无仅有。 他认为,沙钢集团能够从张家港走向世界,既源自于沙钢人自身的努力奋斗,也得益于张家港这片创业沃土的哺育。现如今,张家港不仅迎来了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两大重要战略机遇”,而且随着沪通、盐通张和南沿江的“三铁交汇”格局的形成,张家港的“空铁水”联运优势将不断彰显,“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将在港城加速汇聚。 沙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常务执行董事、有限公司董事长沈彬代表会议主办方致欢迎辞。他在致辞中表示,长期以来,沙钢积极对标国际先进,瞄准行业前沿技术,坚持引进吸收与自主创新相结合,不断优化技术装备与产品结构,提升企业竞争实力。本次发布的超薄带生产线,是沙钢集团与美国最大钢铁企业纽柯公司的战略合作项目,是中国第一条、全球第三条生产线。 沈彬强调,沙钢将在全国范围内寻求合作。他说,接下来,沙钢将依托一流的科研团队和生产技术人员,开拓创新,不断提高超薄规格热卷产品的产品质量、指标水平,为广大下游用户提供最过硬的产品、最实惠的价格、最周到的服务,实现双方合作共赢。同时借助第一条产线的成功经验,本着技术共享、推进技术应用的原则,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合作伙伴,共同推动中国超薄带技术应用、产线建设及产品推广,不断推进中国钢铁冶金生产技术的进步与革新。 沙钢集团董事局常务执行董事、有限公司总经理施一新介绍了沙钢引进和建设、投产超薄带技术和生产线的过程以及优势。他介绍,双辊薄带铸轧技术是一种短流程、低能耗、投资省、绿色环保的新工艺、新技术。归纳起来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流程短、占地少。常规热连轧产线长度一般要800米左右,而超薄带产线长度仅50米左右;二是能耗低、排放少。一些数据显示,超薄带工艺总能耗有望在传统热连轧工艺的1/5左右,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有望在传统热连轧工艺的1/4左右,与传统热连轧相比,燃耗,水耗,电耗减少幅度很大,节能环保效果十分显著;三是节奏快、性能稳。超薄带技术的优势在于能够非常高效地生产超薄、超宽的高强钢和特殊钢,而且产品性能稳定,批次间波动小,不同批次间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的波动明显低于传统热连轧。 纽柯钢铁公司总经理兼Castrip LLC董事长弗兰克·费舍尔代表纽柯钢铁公司致辞。他在致辞中介绍,沙钢在这条CASTRIP超薄带生产线上已经创造了多个生产记录,包括日产、周产和月产量记录,为现有和未来的工厂树立了新的标准。 他强调,未来,这条生产线将生产出更多高质量的产品,释放铸轧带钢的巨大潜力,利用双辊铸轧技术发现更多独特的冶金性能。该工艺快速的凝固速率、结构转变及近终形连铸特性,使CASTRIP工艺可以生产出传统方法无法经济生产的钢种及厚度。其先进的高强钢和高附加值产品,使这项技术有别于其他技术。 据悉,该项目自2015年1月份开始筹备,历时四年零三个月,目前已正式步入工业化生产,这将为沙钢乃至中国钢铁企业的超薄带产品结构创新、工艺流程变革以及节能减排产生积极的示范辐射效应。截止2019年3月底,该产线已生产超薄带超20万吨,经切边拉矫后的产品基本实现产销平衡。产品涉及货架、汽车、农机、集装箱、锯片等多个领域。 超薄带产品 该发布会由沙钢集团主办,美国纽柯钢铁公司、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协办,近200人出席了发布会。出席发布会的还有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中国冶金报社社长陆闻言;冶金工业信息标准院副院长冯超;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张龙强;中国金属学会副秘书长高怀;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总裁张波;墨西哥Tyasa钢铁公司副总裁奥斯卡·查欣·桑兹;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纪超;山东钢铁集团副总经理王向东;酒钢集团副总经理,酒钢宏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程子建;以及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和江苏省发改委、工信厅,苏州市发改委、工信局、科技局的代表;张家港市委副书记、市长潘国强,张家港市副市长陆崇珉以及相关部门代表;江苏扬子江冶金工业园党工委书记、张家港市政府党组成员常征;江苏扬子江冶金工业园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严亚明,党工委副书记、锦丰镇镇长沈晓波;江苏省钢铁工业协会、江苏省冶金行业协会领导,以及中冶京诚、泰尔重工、普瑞特等项目设计、设备安装、施工,下游企业等单位代表;新华社、新华网、世界金属导报、中国冶金报、新华日报、苏州日报、张家港日报、张家港电视台、张家港电台、张家港新兴媒体中心等媒体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