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科技报告服务与产业情报研究中心主任郑彦宁教授来我院开讲》

  • 来源专题:图书情报
  • 编译者: mawutong
  • 发布时间:2018-03-20
  • 2018年3月16日下午3时,在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918会议室,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科技报告服务与产业情报研究中心主任郑彦宁教授为广大师生带来了一场主题为“竞争情报服务企业战略的理论与实践”的专题讲座,讲座主持人由曹高辉老师担任。

    在曹高辉老师风趣的开场介绍后,本次讲座正式拉开帷幕。在讲座的开始,郑彦宁教授以柯达与富士两公司由于不同企业战略规划而造成的截然不同的发展结果为引,生动形象的引出了本场讲座的主题。此后,郑彦宁教授对战略、企业战略以及战略决策过程与决策服务等知识内容进行详细的讲解,并从四个维度——技术、政策、机构与人以及市场维度来分析面向企业战略服务的竞争情报内容,使我们对其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

    最后,郑彦宁教授与老师同学们分享了以往竞争情报服务的实际案例,通过对以往案例的分析和讲解让大家更加体会到竞争情报在企业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在讲座的末尾,郑彦宁教授还从构建人才队伍、理论方法支撑以及快速反应能力等方面和大家分享了其企业战略服务的体会,让老师同学们获益良多。

相关报告
  • 《古瑞瓦特国家电能变换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中心成立》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01-10
    • 2020年1月8日上午,随着牌匾上的红彩布被轻轻揭下,国家电能变换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深圳古瑞瓦特分中心正式成立。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学国家电能变换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罗安院士,湖南大学国家电能变换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蒯瑜副主任、汪洪亮教授,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高瞻、处长葛亮,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孙楠,石岩街道办党工委委员卢清等20余位领导和嘉宾出席仪式。 ▲揭牌仪式 “国家电能变换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深圳古瑞瓦特分中心主要负责集中开展国家急需的新能源战略性研究、科学技术领域的前瞻性研究、智能装备产业转型、行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培训工作、优秀科技成果的示范应用和产业化推广。”古瑞瓦特总裁丁永强在揭牌仪式上表示,分中心以充分发挥国家级平台科技开发与人才培养的优势,整合内外资源,突破新能源技术瓶颈,把“基地”建成领先国内同行的技术研发中心,抢占全球新能源技术制高点为目标。 “产学研”高效协同,加速新技术产业化 在变革的关键时期,国家制定并践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具有前瞻意识的企业无不紧跟国家的政策导向,大力践行着新能源及相关技术的深化探求。目前,我国在新能源材料领域就已初具规模,从研发到产销均占据着主导地位。 罗安院士致辞中表示,2013年,国家电能变换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经科技部批复,依托湖南大学组建,由教育部主管。该中心主要围绕我国电能变换与控制的关键共性理论与技术难题,开展技术研究、成果转化、应用推广、科技服务等工作,从而引领电能变换与控制关键共性技术的科学发展,提升我国工业电气节能与减排产业升级与高层次人才培养。此次在古瑞瓦特建立分中心,主要是一直与古瑞瓦特有着紧密的科研合作,作为全球单相逆变器前三品牌,十分有利于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未来将携手古瑞瓦特把分中心打造成为先进的科研和人才培养基地,同时,充分发挥科研和学科优势,加快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高瞻表示:古瑞瓦特分中心的成立,不仅标志着该企业综合实力和技术实力已获得了各界的高度认可,也代表着深圳在新能源领域跨出了新一步。10年来,古瑞瓦特通过高质量的产品、技术和服务营造好口碑,赢得了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成为全球领先的光伏逆变器企业,为深圳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智慧基因”。未来,希望古瑞瓦特以科研基地启用为新的起点,充分发挥强大的人才、技术、资金优势,更加深入地参与到深圳发展当中来,相信在双方共同努力下,科研基地一定可以发展壮大,结出累累硕果。 建多层次研发体系,夯实技术实力 国家电能变换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深圳古瑞瓦特分中心的成立与正式运营,对于古瑞瓦特可谓意义重大。首先,是核心技术的创新和突破,它将为古瑞瓦特光伏发电系统,微网储能系统,虚拟分布式发电系统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其次,将以实际应用为目标,开展该领域前沿创新技术的研究,同时加强与国内外一流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抢占全球光伏新能源材料技术制高点。 “技术创新是古瑞瓦特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在核心技术领域,我们培育了一支由最早涉足光伏逆变器领域十五年以上技术沉淀的核心专家团队为引领,带领团队在相关领域抢占世界制高点,形成古瑞瓦特核心技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古瑞瓦特将紧抓校企合作契机,实现双方技术与人才等优势资源多维互补,推动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把世界领先的新能源科研技术与成果推向国内外,带动整个新能源行业的发展。”丁永强在揭牌仪式上表示。 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孙楠副主席表示,没有核心技术,就难以形成良性的长远发展,在当下的全球经济环境下尤其如此,加强企业的技术创新与积累,深化与高校的合作,加速产学研成果化,是技术创新的有效路径。未来,希望古瑞瓦特继续加大科研和人才投入,重构制造业技术体系和价值链体系,提高智能化服务水平,努力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
  • 《中国水产科技研究院》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潘淑春
    • 发布时间:2005-01-26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作为国家级水产科研机构,担负着全国渔业重大基础与应用基础、应用研究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研究的任务,在解决渔业及渔业经济建设中基础性、方向性、全局性、关键性重大科技问题,以及科技兴渔、培养高层次科研人才、开展国内外渔业科技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建院以来,按照国家对科技工作的要求,不断深化改革,开拓进取,努力调整科研方向与布局,拓宽研究领域,优化专业结构和人才资源配置,建立富有活力和竞争力的运行机制,增强了科技实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为我国渔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全院目前拥有9个研究所(中心)和4个增殖实验站。其中从事海洋渔业研究的研究所3个,从事淡水渔业研究的研究所(中心)4个,从事渔业装备和渔业工程研究、设计的专业研究所2个。 全院现有在职职工2035人,其中科技人员1209人,在科技人员中,研究员91人,副研究员311人;有博士生导师19人,硕士生导师75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人,部级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9人,享有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3人,院首席科学家12人。我院科技队伍已基本形成了由院士、国家级专家、部级专家、院首席科学家以及中青年优秀人才组成的层次结构比较合理的科研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