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天然气与中石化拟深度合作:引领能源升级、有望成为民营能源巨头》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0-08-09
  • 据新疆鑫泰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新天然气,603393)官方新闻,7月30日,中石化集团资本有限公司(下称中石化资本)总经理孙明荣、中石化集团长城能源化工有限公司(下称长城能源)副总经理何祚云等一行受邀到访新天然气控股子公司亚美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亚美能源,HK2686)考察。

    双方提出四项合作建议,主要包括:就能源研发保持深度合作,在实验性项目成功后进行产业化的投资合作,就煤制气在市场布局方面寻求合作,以及对经营主体的资本化、基金化的投资合作。

    引领能源升级:深部地下煤制气项目或将引领能源升级

    早在2018年,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能源化工处处长王钰曾公开表示,煤制气可以有多种融合发展思路,包括煤制气与煤炭、电力产业融合发展,以及煤制气与煤制甲醇产业融合发展等,即经过组合煤气化可形成天然气、甲醇等联产。

    深部地下煤制气项目的开发一方面能够缓解我国天然气供应压力,降低对进口天然气资源的依赖,有助于我国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和保障天然气供应安全,另一方面,在富煤地区发展煤制气,还有利于将当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新天然气目前正大力投资发展深部地下煤制气业务,并已开始推进深部地下煤制气项目的实验和生产准备工作。经过多年努力,在资源选择、钻井实施、地下生产、地上化工合成、环保处理等环节攻克了一系列难题,拥有了较为成熟及雄厚的技术储备,预计2021年4月份左右将完成相关准备及开始初步生产,并实现预期的盈利能力。中石化对新天然气深部地下煤制气项目表现出浓厚兴趣,未来将在该项目的技术研发、产业运作、市场布局、资本投资上展开深度合作。

    全面合作提升核心竞争力:能源研发、产业投资、市场布局、资本运作

    就能源研发方面,根据此次考察包括对煤层气钻井、生产、集输等环节深入了解,以及双方重点讨论的煤制气项目内容来看,双方可能在煤层气领域的油藏地质分析、钻完井服务、压裂改造、压后投产、地面建设等服务能力,开展一体化服务和各环节的有机衔接,降低成本,联合亚美能源的研发团队和中石化的技术储备,增加研发效率。

    产业投资方面,亚美能源具有较为丰富的煤层气资源,包括潘庄和马必区块煤层气等。控制了核心资源,就代表着中长期竞争的优势。在煤层气开采产能持续攀升的情况下,实验性项目成果将投资应用于产业当中,经营业绩有望持续向好发展。

    市场布局方面,双方牵手带来的市场增量叠加,将为投产气体产能快速打开销路,有助于新投产项目持续发展。根据中信建投报告,国内天然气消费未来几年仍将维持10%-15%的高速增长,而天然气产量增长较慢,在这一供应缺口下,煤制气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便具有重大意义。

    资本运作方面,当前我国煤制气产业的发展仍严重依赖于中石化、中石油的输送管道,在销量、售价方面没有话语权,入网结算价格低,盈利能力弱。因此,新天然气最终以达成经营主体的资本金投资及基金投资方面合作,形成“产业+资本”运作模式为目标,从而解决盈利能力依赖中石油和中石化渠道的问题,也将为新天然气进一步开拓河南、河北新市场,为亚美能源煤层气项目开发提供资金支持,而亚美能源煤层气产能还有巨大提升空间。

    全产业链布局:上游有资源、中游有管道、下游有市场

    今年5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下称《意见》),特别指出“稳步推进自然垄断行业改革”,具体包括推进油气管网对市场主体公平开放,适时放开天然气气源和销售价格,健全竞争性油气流通市场。

    新天然气及亚美能源拥有山西潘庄、马必煤层气矿区,其中潘庄区块去年产量8.59亿立方米,未开还将显著提升产量,而处于早期导入阶段的马必区块设计产量10亿立方米,也就是说,新天然气现有气源产能具备翻倍空间,再叠加其储备的煤制气产能,气体产能势必在未来几年迎来快速增长。

    联系到新天然气于7月28日在上证e互动平台回答,公司与中石油相关主体就合作事宜主要条款基本达成一致,稳定和充裕公司气源、优化进气价格,以及公司全产业链战略顺应全国管网资产互联互通,公司煤层气资源将不断提高市场份额等表述来看,除了上游气源增产以外,公司自行拓展的销售渠道以及与中石油、中石化相关的市场合作,也会带来下游市场上的多极增长潜力。

    作为国内优质的民营天然气开采运营企业,今年政策利好频出,为新天然气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气源到输送再到销售的“天然气能源全产业链条”使得公司受到了国内两大石油巨头的青睐,有望深度参与到我国能源结构的大变革当中。

    千亿市值通道打开:深部地下煤制气项目或产生巨额利润

    新天然气丰富的煤层气源储备,为业绩增长提供了重要保障。新天然气2019年年报显示,煤层气业务量价齐升,实现营收11.62亿元,已占公司总营收的半壁江山,同比增长152.21%,毛利率高达66.67%。盈利水平上,新天然气2019年净利润增长26.26%,扣非净利润翻倍,大幅领先同行公司。今年第一季度,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和宏观经济整体放缓的背景下,新天然气依然表现强劲,业绩逆势增长超8%。

    天风证券研报认为,亚美能源煤层气产量即将进入快速增长期,将为新天然气业绩带来很大弹性。公司“上游有气源、中游有管道、下游有市场”的天然气全产业链模式持续稳固。申万宏源最新研报认为,新天然气将受益于国家管网公司成立带来的业绩提升,两年内业绩将突破10亿元,并给予整体200亿元的估值,每股股价约63.69元,股价还有55%左右的上升空间。

    据业内人士估计,若新天然气深部地下煤制气项目顺利投产,预计2022年能实现30亿元新增净利润,加上目前煤层气与城市燃气业务预计2022年15亿元的净利润,综合净利润将突破45亿元。公司市值预计有望突破1000亿元,成为国内有显著核心竞争力的民营能源巨头。(CIS)

相关报告
  • 《新天然气(603393):亚美能源业绩下滑 与中石油深度合作打开空间》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11-18
    • 事件: 公司公告2020 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79 亿元,同比减少22.26%;归母净利润2.34亿元,同比减少13.16%,低于我们预期的3亿元。 公司发布拟转让子公司部分股权暨关联交易公告。拟将“米泉鑫泰等 五家公司各51%股权、“库车鑫泰等五家公司”各49%股权转让给昆仑能源。 投资要点: 疫情影响煤层气量价表现,亚美能源业绩下滑系公司业绩不及预期主因。亚美能源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09 亿元,同比减少20%,实现归母净利润3.81 亿元,同比减少29%。我们分析亚美能源业绩下滑主要源于两方面:1)受疫情以及山西通豫管道事故影响,公司煤层气销售渠道不畅导致气价降低,参考中报数据,潘庄区块上半年平均销气价格为1.47 元/方,同比下降18.33%。2)增值税退税金额与售气价格直接相关,亚美能源披露前三季度其他收益同比减少26%。但是另一方面,公司凭借高效经营、管理能力,亚美能源前三季度营业成本同比减少10%,对公司业绩产生一定正向作用。 拟出售新疆城燃项目部分股权与中石油建立深度合作,未来有望获得低价气源。公司公告拟将“米泉鑫泰等 五家公司各51%股权、“库车鑫泰等五家公司”各 49%股权转让给昆仑能源,合计对价约6.82亿元,对应2019 年PE 约8 倍。公司同时披露此次转让预计增加2021 年归母净利润约3.5亿元。我们认为公司此次转让价格应该从动态角度来看,首先,公司新疆城市燃气项目与中石油建立股权纽带联系后,有望获得更为充足的低价气源,有利于项目售气量拓展以及毛差扩大,未来业绩增长确定性较强。其次,近年昆仑能源快速进军下游城市燃气业务,公司与昆仑能源合作,有利于避免区域内竞争加剧以及管网设施重复建设;再次,公司此次出售获得的现金可进一步用于偿还贷款、加快马必项目开发、拓展山西及河南燃气下游产业链以及进一步增持亚美能源等,有利于公司长远发展。 非公开发行获得核准,后续财务费用进一步降低。公司不超过10 亿元非公开发行项目今年10 月获得证监会核准,由大股东明再远先生全额认购。大股东同时承诺此次认购的股票的锁定期为36 个月,再次彰显对公司长期发展的信心。公司目前长期借款合计12.49 亿元,2019 年利息费用1.38 亿元,此次定增将大幅减少未来利息支出。我们按减少利息费用8000 万元计算,考虑到税盾效应后可增加归母净利润0.68 亿元。 盈利预测与估值:暂不考虑股份增发,参考三季报业绩,我们下调公司2020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4.22亿元(调整前为5.2 亿元)、维持2021、2022 年预测为8.42、10.21 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 分别为19、10 和8 倍。我们认为全国天然气行业保持高景气度,国家管网公司成立后公司有望从多维度受益,短期业绩不及预期不改长期逻辑,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煤层气开采量不及预期
  • 《中国将成俄天然气头号买家 能源合作引领俄远东战略》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8-09-17
    • 9月12日,俄罗斯能源部长诺瓦克(Alexander Novak)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召开的东方经济论坛上透露,中俄接近达成协议通过西线向中国供应天然气,供气量约为年300亿立方米天然气。 2006年3月,中石油集团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签署《关于从俄罗斯向中国供应天然气的谅解备忘录》,双方计划修建东、西两条通往中国的天然气管道,西线管道穿越阿尔泰从中国新疆入境,东线管道则经俄远东地区输送到中国东北地区。但因购销价格谈不拢,中俄西线供气项目谈判时断时续。 若西线协议达成,俄罗斯将成为中国天然气进口最大供应国,俄罗斯目前已经是中国原油进口第一大供应国。根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8年1月-7月,中国共进口天然气4942.7万吨,同比增长34.3%,累计进口金额195.295亿美元,同比增长63.1%。 与这一数据形成对比的是中国今年7月从美国进口的液化天然气降至一年以来最低,且预计将进一步下降。在中美贸易摩擦当下,中俄西线供气协议若达成将意味着美国在中国天然气市场遭遇重大挫败。 在西线取得进展同时,东线也即将投入使用,诺瓦克表示,俄罗斯将在2019年12月开始通过西伯利亚线(东线)向中国供应天然气,将逐步增加供应量,最终达到年供应380亿立方米的水平。 能源合作模式深化 能源行业是俄罗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行业,亦是远东战略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诺瓦克指出,远东地区能源储备丰富,占俄罗斯天然气总储量16%,石油总储量15%。但开发比例还远远不够,未来有很大开发空间。俄罗斯将发展方向定位于亚太地区,因为世界上60%的人口住在亚太,经济发展迅速,这里能源需求比世界平均需求高两倍,与亚太合作至关重要。 与中国合作是重中之重,2017年8月,俄罗斯最大天然气工程项目——阿穆尔天然气加工厂正式开工,中国葛洲坝集团和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参与承建。今年7月19日,来自亚马尔项目的首船液化天然气通过北极东北航道运抵江苏如东县,交付中石油天然气有限公司。 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既是中俄能源合作核心项目,也是全球最大北极天然气项目,由俄罗斯诺瓦泰克公司、中石油、法国道达尔公司和中国丝路基金共同合作开发。天然气可采储量达到1.3万亿立方米,凝析油可采储量6000万吨,将建成3条年产量550万吨的天然气生产线。 中俄能源合作并未止于使中国成为俄罗斯能源最大进口国,两国还努力摆脱单纯购买产品的初级阶段。俄罗斯远东及贝加尔地区发展基金总裁阿列克谢•切昆科夫(Alexander Chekunkov)对《财经》记者表示,中俄已经在能源领域达成很多重要成果,下一个阶段应将重点放在能源产品深加工领域,不仅只是进出口天然气和石油产品,更应该共同投资开发石化和液化产品,多投资在高附加值产品,为双方贸易和投资增加更多价值。远东发展基金已经与一家私有中国基金签署合作协议,投资10亿美元支持两个在远东的项目,其中一个是天然气化工项目。 电力项目技术已不是问题 与俄罗斯进行能源合作,不仅带动其能源产业和边疆地区发展,而且丰富中国清洁能源供应,加快能源结构优化。在这一过程中,电力合作是中俄能源合作另一重点。 中国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舒印彪对《财经》记者介绍了中俄在电力能源领域合作。目前,中国国家电网与俄罗斯有四条4条跨国互联线路实现向中国供电。国家电网每年从俄罗斯购电40亿千瓦时,签订25年长期合同。截至2017年底,累计进口电量243亿千瓦时。 俄罗斯远东地区目前已探明煤炭、石油、天然气储量分别为200亿吨、13亿吨和3万亿立方米,水电、风电技术可开发量分别为1亿千瓦和23亿千瓦,因此具备开展电力合作的良好资源和市场条件,中国国家电网在远距离输电、大电网建设运营、智能电网和微电网等方面拥有先进的特高压输电技术、丰富的电网建设经验。 鉴于两国优势互补,舒印彪认为,在共建一带一路和欧亚经济联盟对接中要加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中国国家电网与俄罗斯远东地区正在研究开发更大规模电网互联,并且在煤电、汽电和建设新能源领域展开合作,将电送到中国。 这些项目包括与俄统国际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开发阿穆尔州叶尔科夫齐煤田,建设坑口电厂,向中国华北地区送电。与俄罗斯电网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在俄成立合资公司,开展输配电网投资、建设、运营和EPC业务。 “在能源优化配置中,中俄将最大能源基地和能源消费市场对接,另外,在技术标准和装备领域中,在数字电网和智能电网建设中,我们与俄罗斯电网公司和俄统国际都在进行合作。”舒印彪强调,与俄罗斯进行能源合作必须要做好规划,做好项目前期可行性研究工作,技术不是问题,最重要是要具备商业可行性。 另一个大买家 不仅中国积极加强与俄罗斯进行能源合作,亚太地区另一能源消耗大国日本同样深化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日本石油天然气和金属国家公司(JOGMEC)主席细野哲弘(TetsuhiroHosono)表示,从俄罗斯获得能源对日本很有吸引力,可帮助日本获得能源安全,解决能源供应多元化问题。 日本是俄罗斯油气另一主要买家,俄罗斯远东萨哈林州能源公司产品主要销往日本,2017年该公司64.31%液化天然气发往日本各大能源公司,总计超过740万吨。JOGMEC与俄罗斯最大独立天然气生产商诺瓦泰克公司签署备忘录。日本还在寻求与俄罗斯合作在北极地区开发油气资源。 鉴于本国资源匮乏,日本是全球天然气和石油主要购买国之一,保障能源安全是日本一直以来的诉求。中日在能源领域竞争激烈,曾产生很多摩擦,例如在东海油气开上的争夺。 对于中日是否会在俄罗斯远东能源市场展开竞争,细野哲弘对《财经》记者表示,在能源领域,中国是一个很好的竞争者,我们有时会在某些领域展开竞争,但同时中国也是很好的合作伙伴,也是我们的邻国,我们需要开发出一些合作领域,虽然目前尚且没有,我们需要在下一阶段寻找合作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