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按计划对华供应天然气,并承诺中俄2000亿目标不变》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 cncic
  • 发布时间:2020-05-11
  • 俄防疫指挥部发布消息称,过去24小时,俄罗斯新增新冠病毒感染人数11231人,创最高纪录,累计感染人数达到177160人之前为了抗疫疫情,俄罗斯宣布全国自3月30日起开始带薪放假一周,至4月3日结束,不过疫情依然没有得到明显遏制,因此俄罗斯两度宣布将全国“放假”的命令延长,最终至5月11日,并且要求各地继续严格遵守当前采取的疫情防控措施。 而作为能源出口大国,俄罗斯的油气生产也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据俄罗斯塔斯社报道称,俄罗斯能源巨头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在西伯利亚察延达气田的承包商5月6日表示,将暂停在那里的工作,直到解除封锁措施。 俄罗斯上个月已经从该气田撤离了23名工人,此前有4名工人对该新型冠状病毒检测呈阳性,而该气田主要用于供应中国市场。不过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5月6日表示,正在按计划向中国供应天然气。 因为中国是俄罗斯天然气的重要市场,去年12月,中俄共同开发建设的中俄“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正式通气,俄气每年将通过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向中国出口380亿立方米天然气,为期30年。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于3月16日开始对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实施维护工作,如今维护工作完成之后,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已经在4月1日恢复对华供气。 中国天然气进口量在2018年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进口国,当年中国天然气净进口量达到120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2%,其中液化天然气(LNG)进口量为700亿立方米,增长33%,管道天然气净进口量为500亿立方米,增长30%。 更为关键的是,在疫情首先得到控制之后,中国正积极恢复经济,能源需求依然旺盛。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中国进口天然气3232.8万吨,增加1.5%;原油1.7亿吨,增加1.7%;煤1.3亿吨,增加26.9%,所以俄罗斯需要抓住机会稳住对华能源出口。 而除了能源领域之外,近些年来俄罗斯农产品也开始畅销中国市场,俄罗斯今年首次开始向中国供应牛肉,据报道,中国于今年1月17日允许俄罗斯牛肉对华出口,当时有两家俄罗斯牛肉生产企业获得资格,4月7日首批8个集装箱的俄罗斯牛肉已经进入中国市场。 据俄罗斯方面表示,中俄在20年前几乎从零开始发展该领域,此次俄罗斯牛肉能顺利出口中国,今后中俄贸易也会进一步扩大。据俄罗斯海关数据显示,2019年中俄双边贸易额继续增长,达到了1109.19亿美元,中俄也将继续坚定地往2000亿美元贸易目标迈进。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近来受疫情影响,中俄贸易有所停滞,但俄罗斯明确表示,和中国的经贸往来将不会因此中断,并且承诺2000亿贸易额目标将不会改变,给中俄贸易服下了一颗“定心丸”。

相关报告
  • 《俄气:对中国输气管道天然气填充正按计划进行》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10-14
    •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0月12日援引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下称:俄气)的消息称,从雅库特恰扬达油气田向“西伯利亚力量”输气管道填充天然气的工作正在按计划进行。 俄气称,“公司正在为经‘西伯利亚力量’输气管道向中国供应首批俄罗斯天然气做准备。从雅库特恰扬达油气田向输气管道填充天然气的工作正在按计划进行”。 据悉,该油田主要安装设施正在进行调试工作。消息中称,“176个生产气井钻探工作已完成,即提前完成工作”。 该公司还表示,伊尔库茨克州科维克塔气田的天然气将从2023年起输入“西伯利亚力量”管线,目前正在进行全面生产钻井工作。 2014年5月,俄气与中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签署为期30年的东线供气合同,约定俄方每年通过“西伯利亚力量”管道向中方供应380亿立方米天然气,项目拟于2019年12月1日启动。 观察者网此前报道,作为对华供气的主干道,“西伯利亚力量”西起伊尔库茨克州,东至远东港口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管道总长4800公里,连接伊尔库茨克州的科维克金油田和萨哈共和国的恰扬金油田,年输气量将达610亿立方米。
  • 《俄罗斯如何应对全球天然气市场竞争》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8-12
    • 调机制 建设施 拓市场 ——俄罗斯应对全球天然气市场竞争情况分析 随着液化天然气贸易的发展,全球天然气市场的竞争逐渐加剧。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供应国,俄罗斯天然气出口方式严重依赖管道,液化天然气贸易的蓬勃发展加大了俄罗斯发展液化天然气产业的紧迫感。 为了保持现有市场地位,俄罗斯必须通过调整天然气定价机制、发展出口基础设施、开拓新的国际市场等措施,以应对市场竞争带来的挑战。 全球天然气市场前景 如今,全球天然气需求正在快速增长,这主要得益于天然气相比煤炭等其他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更加友好。根据国际能源署(IEA)2040年能源展望的基准预测情景(IEA展望中主要有三种预测情景:当前政策情景,即各国能源政策保持现状不变;新政策情景,即各国已制定的政策、承诺和计划基本得到贯彻;可持续发展情景,即实现《巴黎协定》气候目标所需要达到的情景。其中,新政策情景为IEA展望中的基准预测情景———译者注),展望期内,天然气将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化石燃料,年消费增长率约为1.6%。亚太地区将成为天然气消费增长的引擎。到2040年,全球天然气消费量将在2017年基础上增加44%,亚太地区将占到需求增量的49%。目前,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进口地区,2017年占进口需求总量的73%。在IEA不同的预测情景下,2040年欧洲地区天然气消费量将在2017年基础上最多可增加98亿立方米,最少可降低163亿立方米。其中,在IEA的新政策情景和当前政策情景下,由于欧洲地区天然气产量大幅下降,其进口需求将增加670亿~1820亿立方米,这就为其他地区天然气供应商填补市场空缺提供了大量机会。 俄罗斯能源部认为,随着全球在气候和生态压力下对清洁能源需求日益增长,俄罗斯极有可能在全球天然气市场增加占比,尤其是在全球液化天然气市场增加占比。到2035年,俄罗斯在全球市场的液化天然气供应量将增至1亿~1.2亿吨,是其2018年供应量的5~6倍。 俄罗斯天然气的欧洲市场 欧洲是俄罗斯天然气的主要出口市场。2018年欧盟进口的天然气中,来自俄罗斯的天然气占比超过44%,其中俄罗斯管道天然气占欧盟进口总量的43%,另外,俄罗斯亚马尔地区的液化天然气也开始向欧洲供应。来自国际液化天然气进口国联盟组织(GIIGNL)的数据显示,2018年俄罗斯向欧洲市场供应液化天然气440万吨,同年美国对欧洲市场的液化天然气供应量为240万吨。 作为液化天然气主要的消费地区,亚太地区和欧洲地区都有意于发展天然气供输基础设施。如果说亚洲扩建液化天然气接收终端主要是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那么欧盟则更多地是为了通过供应商之间的竞争来确保自身的能源安全,但同时,为确保一些项目的赢利能力还需要提供额外的支持。来自欧盟天然气运输系统运营商(ENTSOG)的数据显示,目前欧盟国家天然气进口能力约为每年7120亿立方米,其中再气化终端的总处理能力,根据GIIGNL的数据,超过1.56亿吨(约2150亿立方米气态天然气)。2018年欧盟天然气进口设施的平均使用率略高于50%,而其中液化天然气进口设施平均使用率仅为26%,在天然气消费高峰期主要的进口天然气输送管道使用率可达到80%以上。 欧洲天然气进口设施需扩建 尽管现有供输能力尚有盈余,但是欧洲天然气进口基础设施预计还将大幅扩建。到2020年,随着俄罗斯“北溪2”和“土耳其溪”输气管道项目建成,以及南高加索输气管道项目扩建,欧洲天然气进口能力增长将超过1000亿立方米/年;到2026年,欧洲液化天然气终端接收能力将增加30%(约700亿立方米)。IEA指出,在可满足欧洲不断增长的天然气需求的所有备用进口能力中,最主要的还是来自俄罗斯的管道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预计未来两者之间的竞争将加剧。目前已显现出一定迹象。来自市场和监管的压力迫使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根据欧盟天然气市场自由化要求更改供气合同的价格和条件。Gazprom在与欧盟买家签订合同的价格公式中整合了现货价格指数,并取消了目的地条款的限制。从2015年开始,从俄罗斯向德国边境供应管道天然气的合同价格几乎已经与现货价格一致。 俄罗斯最大的独立天然气生产商诺瓦泰克公司(Novatek)向欧洲销售液化天然气的长期合同中,价格公式已经与西北欧天然气交易中心的天然气价格挂钩,与石油、石油产品价格指数和/或这些指数的组合挂钩。 如果排除政治因素,一边发展液化天然气基础设施,一边致力于消除欧洲输气管网系统内部的壁垒和限制,那么欧洲的天然气供应问题则可以转化成一个比较相对成本的平面问题,即考虑哪个供应商向欧洲大陆消费者供应天然气的条件最为优惠,这样考量,俄罗斯有一定的竞争机会。 全球液化天然气市场 鉴于液化天然气的流动性,液化天然气市场本身就是一个全球性的市场。出口商倾向于将液化天然气销往最有利润的市场。得益于这样的灵活性,2018年全球液化天然气现货和短期贸易占比已增至32%(主要是来自俄罗斯和美国的液化天然气供应增长,国际大宗商品贸易商积极进入液化天然气市场),尽管同年液化天然气中长期合同期限亦有所增长。俄罗斯长期供应合同主要是从萨哈林岛供应920万吨/年、从亚马尔向大西洋方向供应1490万吨/年的液化天然气。出口商通常在地理位置相近、运输成本较低的市场更有竞争力,也更愿意将液化天然气向这样的市场销售。因此,俄罗斯液化天然气进入欧洲和亚洲市场更具优势,相比较而言,澳大利亚的液化天然气则主要面向亚洲市场。 出口商的另一个努力方向是降低天然气液化成本。以Novatek为例,Novatek计划在其未来的北极液化天然气2号项目 (该项目第一条生产线将于2022~2023年投运)中将这一成本从4.1美元/百万英热单位降至2.5美元/百万英热单位。 为了降低市场竞争加剧情况下向欧盟市场供应减少的风险,Gazprom采取措施刺激天然气需求增长,并寻求增加天然气供应的领域,包括在德国建设LNG加注终端、发展CNG加气系统,通过甲烷催化裂解等方式生产和应用氢气、甲烷—氢气混合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