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气:对中国输气管道天然气填充正按计划进行》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19-10-14
  •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0月12日援引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下称:俄气)的消息称,从雅库特恰扬达油气田向“西伯利亚力量”输气管道填充天然气的工作正在按计划进行。

    俄气称,“公司正在为经‘西伯利亚力量’输气管道向中国供应首批俄罗斯天然气做准备。从雅库特恰扬达油气田向输气管道填充天然气的工作正在按计划进行”。

    据悉,该油田主要安装设施正在进行调试工作。消息中称,“176个生产气井钻探工作已完成,即提前完成工作”。

    该公司还表示,伊尔库茨克州科维克塔气田的天然气将从2023年起输入“西伯利亚力量”管线,目前正在进行全面生产钻井工作。

    2014年5月,俄气与中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签署为期30年的东线供气合同,约定俄方每年通过“西伯利亚力量”管道向中方供应380亿立方米天然气,项目拟于2019年12月1日启动。

    观察者网此前报道,作为对华供气的主干道,“西伯利亚力量”西起伊尔库茨克州,东至远东港口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管道总长4800公里,连接伊尔库茨克州的科维克金油田和萨哈共和国的恰扬金油田,年输气量将达610亿立方米。

相关报告
  • 《俄罗斯按计划对华供应天然气,并承诺中俄2000亿目标不变》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cncic
    • 发布时间:2020-05-11
    • 俄防疫指挥部发布消息称,过去24小时,俄罗斯新增新冠病毒感染人数11231人,创最高纪录,累计感染人数达到177160人之前为了抗疫疫情,俄罗斯宣布全国自3月30日起开始带薪放假一周,至4月3日结束,不过疫情依然没有得到明显遏制,因此俄罗斯两度宣布将全国“放假”的命令延长,最终至5月11日,并且要求各地继续严格遵守当前采取的疫情防控措施。 而作为能源出口大国,俄罗斯的油气生产也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据俄罗斯塔斯社报道称,俄罗斯能源巨头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在西伯利亚察延达气田的承包商5月6日表示,将暂停在那里的工作,直到解除封锁措施。 俄罗斯上个月已经从该气田撤离了23名工人,此前有4名工人对该新型冠状病毒检测呈阳性,而该气田主要用于供应中国市场。不过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5月6日表示,正在按计划向中国供应天然气。 因为中国是俄罗斯天然气的重要市场,去年12月,中俄共同开发建设的中俄“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正式通气,俄气每年将通过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向中国出口380亿立方米天然气,为期30年。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于3月16日开始对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实施维护工作,如今维护工作完成之后,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已经在4月1日恢复对华供气。 中国天然气进口量在2018年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进口国,当年中国天然气净进口量达到120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2%,其中液化天然气(LNG)进口量为700亿立方米,增长33%,管道天然气净进口量为500亿立方米,增长30%。 更为关键的是,在疫情首先得到控制之后,中国正积极恢复经济,能源需求依然旺盛。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中国进口天然气3232.8万吨,增加1.5%;原油1.7亿吨,增加1.7%;煤1.3亿吨,增加26.9%,所以俄罗斯需要抓住机会稳住对华能源出口。 而除了能源领域之外,近些年来俄罗斯农产品也开始畅销中国市场,俄罗斯今年首次开始向中国供应牛肉,据报道,中国于今年1月17日允许俄罗斯牛肉对华出口,当时有两家俄罗斯牛肉生产企业获得资格,4月7日首批8个集装箱的俄罗斯牛肉已经进入中国市场。 据俄罗斯方面表示,中俄在20年前几乎从零开始发展该领域,此次俄罗斯牛肉能顺利出口中国,今后中俄贸易也会进一步扩大。据俄罗斯海关数据显示,2019年中俄双边贸易额继续增长,达到了1109.19亿美元,中俄也将继续坚定地往2000亿美元贸易目标迈进。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近来受疫情影响,中俄贸易有所停滞,但俄罗斯明确表示,和中国的经贸往来将不会因此中断,并且承诺2000亿贸易额目标将不会改变,给中俄贸易服下了一颗“定心丸”。
  • 《俄德天然气管道项目复工》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02-05
    • 据俄罗斯塔斯社近日报道,俄罗斯“福尔图娜”号铺管船已重新开始“北溪—2”海底输气管道项目作业。德国政府表示,尽管面临来自美国政府的压力,“北溪—2”项目不会停止。 1月15日,德国联邦海事和水文局为“北溪—2”项目颁发新许可,准许项目于9月末至次年5月末继续施工。至此,项目施工在德国水域不再需要其他审批手续,为该项目在德国水域最后一段管道铺设扫清了障碍。 “北溪—2”项目旨在铺设一条从俄罗斯经波罗的海海底到德国的天然气管道,可不经过乌克兰,把俄天然气输送至德国和欧洲其他国家。项目全长约1200公里,超过90%已铺设完成。2019年12月,美国“国防授权法案”借口“保护欧洲能源安全”,对参与这一项目建设的公司实施制裁。瑞士承包商随即宣布撤出,导致“北溪—2”项目一度停工。 美国国会参议院近日通过2021财年国防预算案,拟对“北溪—2”项目进行新制裁。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德国政府没有改变在“北溪—2”项目上的立场,仍然认为这一项目应该建成。 有分析称,美国阻挠“北溪—2”项目的主要目的是同俄罗斯争夺欧洲天然气市场,遏制俄在欧洲的影响力。德新社指出,该项目将为德国提供“价格公道”的天然气,这将导致美国天然气行业难以继续向欧洲兜售高价天然气。 俄罗斯战略研究所专家别利亚耶夫对“北溪—2”项目前景表示乐观。他指出,欧洲正积极寻求能源供应多元化。同时,欧盟正计划逐步弃用煤和石油等高污染化石能源,增加天然气使用量。欧洲是俄罗斯重要的天然气销售市场,俄总统普京此前表示,“北溪—2”项目的建成,对于包括德国在内的整个欧洲经济来说都是有利的。 美国新任国务卿布林肯近日表示,拜登政府将继续努力说服欧盟停止相关建设,否则将考虑使用制裁手段。分析认为,受美俄欧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影响,“北溪—2”项目建设依然面临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