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植物园两项成果获国家专利授权》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jm
  • 发布时间:2022-07-20
  •  近日,武汉植物园园艺作物逆境生物学学科组和水生植物生物学学科组的两项科研成果获国家专利授权。

      一、发明专利“葡萄VabHLH036基因在提高植物抗寒能力中的应用”

      专利号:ZL202010390712.4

      发明人:辛海平;李绍华;孙小明;王青锋

      本发明涉及葡萄VabHLH036基因在提高植物抗寒能力中的应用,主要鉴定了一个参与葡萄低温响应的VabHLH036转录因子,并证实VabHLH036的表达具有增强葡萄抗寒性的功能。为通过提高VabHLH036的表达量来增强葡萄以及其他作物的抗寒能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用于沉水植物修复的围网装置”

      专利号:ZL202220565993.7

      发明人:操瑜;邓兆林;李伟;支永威

      本实用新型的围网装置,是借助鱼类的自主活动将其转移至恢复区外,能减少人工从恢复区捕捞出鱼类再放生的成本,也避免了人工捕捞过程对沉水植物生长的干扰。有利于沉水植物适应自然湖泊的生境,顺利实现沉水植被恢复、从而达到水质净化及生态修复的目的。

  • 原文来源:http://www.whiob.ac.cn/xwdt/kydt/yjjz/202207/t20220720_6487437.html
相关报告
  • 《武汉植物园“ 用于鉴定泰国莲种质的SSR分子标记及应用”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1-03-12
    •  2月10日,从国家知识产权局获悉,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的发明专利“用于鉴定泰国莲种质的SSR分子标记及应用” (ZL 201911080230.2)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发明人:杨美、杨东、宋贺云、刘艳玲、邓显豹。   本发明包括2个分子标记SSR01和SSR02,可准确将泰国莲种质与美洲黄莲、中国莲野生种质区分开来,有效克服表型早期鉴定难以准确区分泰国莲种质与美洲黄莲、中国莲野生种质的缺点,在莲种质资源鉴定、遗传多样性分析上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 《武汉植物园 "岩质边坡的生态修复方法" 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8-05-11
    • 4月 6日,从国家知识产权局获悉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的发明专利“岩质边坡的生态修复方法”( ZL 201610613789.7)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发明人:刘宏涛 ,王福龙 ,宋利平。  随着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加快,大规模的建设如公路、铁路、水利等工程迅猛发展。这些工程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但同时由于工程规模大、涉及面广,土石填挖工程形成的大量土石裸露边坡,破坏了既有植被,对当地生态环境影响较大,带来了严重的环境、生态问题。   目前,对于坡度小于60°的边坡处理方式:一是采用挡土墙、抗滑桩、板桩结构等工程防护,但存在以下不足:施工机械要求高,施工方法复杂,治理工程造价高;开挖面大,坡面不宜绿化,且边坡生态修复能力差;易滑坡,边坡的稳定性差。二是客土种子喷播技术、喷混植生、植生网等技术,短期绿化效果较好,但随着日积月累的雨水冲刷极易导致沉降、垮塌,且中、后期绿化效果难以维持。   针对上述问题,武汉植物园副主任刘宏涛研究员等率领生态与景观工程研究团队成员共同发明了“岩质边坡的生态修复方法”,通过在岩质边坡上安装一种结构简单、稳固性好的植生巢,在植生巢内填充基质与种植植物,从而实现对岩质边坡的长久绿化。不仅解决了上述问题,且发明的方法简单易行、实用性强、适用性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