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交通运输部等十部门发布《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与新能源汽车相关内容的总结如下:
一、战略目标
-
到2027年:新增汽车中新能源汽车占比逐年提升,交通运输绿色燃料生产能力显著提升。
-
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主流,新能源营运重卡实现规模化应用,基本建成绿色燃料供应体系。
二、基础设施建设
充电网络布局:
-
统筹规划公路水路充(换)电站设施网络
-
在公路沿线、城市周边、分拨中心等区域建设充(换)电站、加氢站
-
推动服务区实现新能源汽车绿电就地直充
加氢体系构建:
-
在港口、机场、枢纽等建设综合能源补给站
-
积极稳妥推广多元化氢能储运方式
三、应用场景拓展
-
公共领域电动化:持续推进新能源车辆在城市公交、出租、邮政快递、货运配送、港口、机场等领域应用
-
重载运输转型:推动新能源重型货车(卡车)规模化应用,发展零排放货运
-
新兴领域突破:推动新能源航空器应用推广,建立适航审定体系,发展绿色船舶(电力/LNG/氢能等动力)
四、技术创新支持
关键技术攻关:
-
车网互动(V2G)、智能微电网、构网型储能技术示范应用
-
动力电池、氢燃料电池、绿色燃料等核心技术研发
新型产业培育:
-
发展电池资产管理、新能源装备融资租赁
-
打造"车-站-桩-网"智慧融合创新平台
五、政策保障体系
财政支持:
-
新能源车船及充换电站享受税收优惠
-
2030年前免收集中式充换电设施容量电费
市场机制:
-
支持分布式新能源参与市场化交易
-
分时电价激励车网互动参与
标准建设:
-
制定电动重卡/氢能重卡/充换电站/加氢站等标准
-
推进国际标准互认与绿色燃料认证
六、示范项目布局
-
打造(近)零排放运输通道样板
-
建设丹江口库区、长三角船舶电动化先行区
-
创建(近)零碳服务区、港口示范工程
七、产业生态构建
-
上游保障:强化动力电池材料、氢燃料系统等供应链
-
循环经济:发展电池拆解回收、退役组件再利用产业
-
跨界融合:推动新能源汽车与智慧城市、能源系统深度融合
该规划系统构建了从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研发、产业扶持到应用场景拓展的全方位支持体系,着力通过交通能源融合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向规模化、智能化、零碳化方向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