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新能源累计装机破7000万千瓦》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6-18
  • 据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透露,5月份,江苏地区新能源装机净增172.6万千瓦,而1至5月期间,新能源装机净增规模更是高达846.7万千瓦,累计装机总量已达到7376.5万千瓦。

    从能源结构分析,江苏的新能源装机主要由风电和光伏两大领域构成。其中,光伏并网装机规模最为显著,总量达到4590万千瓦。值得一提的是,在2024年前4个月的时间里,光伏净增装机达到了662万千瓦,这一数字创下了同期历史新高。同时,风电并网装机总量也达到了2297万千瓦,特别是以南通、盐城等为主要阵地的江苏海上风电并网装机总量更是高达1183万千瓦,连续多年位居全国首位。

    江苏作为重要的海洋大省,其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对于发展海上新能源具有显著优势。目前,江苏海上风电和光伏装机总量达到1183万千瓦,占全省新能源装机总量的16.43%。近年来,江苏致力于构建沿海绿电就近消纳体系,重点推进了10个沿海地区工业园区的绿电并网消纳工作,并积极支持附近工业园区开展交直流配网、新型储能、多能互补等新型电力系统技术的综合运用。

    在南通启东地区,当地供电公司成功建成了220千伏永阳开关站,用于绿电的调配和输送。该开关站每年可向区域电网输送约22亿千瓦时的绿色电能,并通过新型储能系统调峰,确保区域内绿色电力的高比例、可溯源和稳定消纳。

    江苏电力发展部主网规划处处长汪惟源表示,去年该公司成功完成了超过1000万千瓦的新能源接入系统评审工作,为新能源消纳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公司还积极开展了一系列新型电力系统重点工程建设,如我国首个“交改直”输电工程、姑苏换流站功率互济能力提升等,旨在推动清洁能源向长三角地区的输送,为我国能源结构的不断优化贡献力量。

  • 原文来源:https://www.nengyuanjie.net/article/92287.html
相关报告
  • 《江苏新能源装机突破5000万千瓦》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3-18
    • 3月17日,记者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截至2023年2月底,江苏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已突破5000万千瓦,达到5294.06万千瓦,位列华东区域首位。单位面积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每平方公里493.84千瓦,在国内各省中排名第一。至此,江苏新能源装机占比超过32%,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较“十二五”末增长5倍以上。   据了解,江苏新能源组成主要来自风电、光伏。其中,光伏并网装机最多,达2696万千瓦;风电并网装机总量2259万千瓦,以南通、盐城等为主阵地的江苏海上风电并网装机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一,为1183万千瓦。此外,生物质发电并网装机约308.3万千瓦,排名全国第三。 同时,新能源替代作用日趋明显。2022年江苏全省新能源发电量904.2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30%,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2.22%。其中,风电发电量512.83亿千瓦时,光伏发电量254.94亿千瓦时,生物质发电量135.72亿千瓦时。 近年来,江苏新能源发展呈现“风光剧增、海陆并举”的高速增长态势。风电方面,江苏以高塔筒、大叶轮为特点的低风速风机技术世界领先,内陆140米以上风能得到有效利用,海上风电则通过使用约99千米柔性直流海缆,将布局沿海的海上风电推向深海;光伏方面,江苏在南通开发区率先建成了全国首个分布式光伏示范区,并网规模超过150兆瓦,示范区拉动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光伏发电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硅片、晶硅电池等产品远销海外,品牌效应凸显,形成了“世界光伏看中国、中国光伏看江苏”的名片。 为了更好地保障新能源消纳,2022年,国网江苏电力完成100余项新能源接入系统评审,助力海上风电、分布式光伏等新能源项目并网接入。同时,该公司积极开展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群支撑能力提升工作,建设智能监测平台,实现对台风、寒潮等极端气象的动态预警;创新构建配电网可观可测感知体系,有效解决了分布式光伏状态监测和功率预测难题。一系列举措有效推动江苏能源清洁低碳转型,为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增添“一抹绿色”。 根据《江苏省“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规划》,预计“十四五”末,江苏省内新能源占全省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将达到15%以上,装机规模将达到6600万千瓦。针对未来江苏电网新能源接入量持续提高的新形势,国网江苏电力创新提出省内“北电南送”整体加强方案,预计江苏主网架新能源承载能力将提升至9000万千瓦。
  • 《华能集团新能源装机突破8000万千瓦背后》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4-07-15
    •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 能源安全 新战略10周年,今年对于各能源央企来说 ,也是意义重大的一年。 在年初的工作会议上, 华能集团 董事长温枢刚强调突出抓好能源安全保供、自主创新、战新产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经营提效、改革深化提升等六方面重点工作。 (来源:能见 作者:李洋) 半年时间已过,「能见」梳理了上半年温枢刚的会客单,以此管中窥豹。 对华能集团来说,上半年的大事件: 新能源 装机规模突破8000万千瓦一定是必在列的。 2022年9月27日,温枢刚出任华能集团董事长后,华能集团新能源事业在2023年跑出前所未有的加速度。当年,华能集团年内实现新能源装机6000万、7000万千瓦“双跨越”,新能源装机增速突破40%。 不仅如此,据「能见」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30日,华能集团新成立了10家新能源企业,涉及风电、光伏、储能。成立数量为电力央企首位。 从近几年温枢刚拜会与会见地方政府的交流中发现,“新能源开发”“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就是其高频词。上半年,温枢刚拜会与会见9次,共计13位省(市、区)主要领导,主要集中在华北、西北、西南地区的交流,其中内蒙古、云南会面次数均为2次。 内蒙古凭借其优越的风光资源,一直是各大能源电力央企合作布局的重要区域。但在华能集团上半年的能源足迹中,将云南提到了与内蒙古同等重要的位置,就值得关注了。 大胆推断,其一是华能集团水电业务最终整合的唯一平台——华能水电的水电资产主要布局于云南省内,拥有澜沧江全流域干流水电资源开发权。截至2023年末已投产水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752.8万千瓦。 在年报中,华能水电曾表示确定“全速推进澜沧江风光水储一体化开发一条发展线,坚持水电与新能源发展两个并重点,立足云南、西藏、湄公河次区域三块战略去”的战略定位,全力推进澜沧江风光水储多能互补基地开发。 其二是,据「能见」不完全统计,华能集团今年在云南拿到不少风光指标,其中光伏超2.4GW。 “水电+新能源”双线并举,是华能集团在上半年与云南会面2次的原因之一。 在双方会晤中,温枢刚强调:下一步,中国华能将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全力以赴保障电力供应,持之以恒推动流域水电开发和新能源发展,全力支持乡村振兴,不断增强区域内生发展动力。希望双方加快推动合作项目建设,共同打造央地能源合作新样板,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云南实践中实现共赢发展。 在与央国企领导的会面中,更注重同上游设备商的深化合作事宜。需要注意的是,上半年与中央企业领导会面时,还着重提到了核电和储能。 华能集团作为我国第四张核电运营“牌照”获得者,其建设的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于2023年底正式投入商运。这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也实现了第四代核能系统技术从实验堆迈向商用市场的跨越。 此外,温枢刚上半年还会见了7家风、光等新能源头部企业,重点集中于项目开发和技术创新的交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