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能集团新能源装机突破8000万千瓦背后》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 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4-07-15
  •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
    能源安全
    新战略10周年,今年对于各能源央企来说 ,也是意义重大的一年。
    在年初的工作会议上,
    华能集团
    董事长温枢刚强调突出抓好能源安全保供、自主创新、战新产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经营提效、改革深化提升等六方面重点工作。
    (来源:能见 作者:李洋)
    半年时间已过,「能见」梳理了上半年温枢刚的会客单,以此管中窥豹。
    对华能集团来说,上半年的大事件:
    新能源
    装机规模突破8000万千瓦一定是必在列的。
    2022年9月27日,温枢刚出任华能集团董事长后,华能集团新能源事业在2023年跑出前所未有的加速度。当年,华能集团年内实现新能源装机6000万、7000万千瓦“双跨越”,新能源装机增速突破40%。
    不仅如此,据「能见」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30日,华能集团新成立了10家新能源企业,涉及风电、光伏、储能。成立数量为电力央企首位。
    从近几年温枢刚拜会与会见地方政府的交流中发现,“新能源开发”“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就是其高频词。上半年,温枢刚拜会与会见9次,共计13位省(市、区)主要领导,主要集中在华北、西北、西南地区的交流,其中内蒙古、云南会面次数均为2次。
    内蒙古凭借其优越的风光资源,一直是各大能源电力央企合作布局的重要区域。但在华能集团上半年的能源足迹中,将云南提到了与内蒙古同等重要的位置,就值得关注了。
    大胆推断,其一是华能集团水电业务最终整合的唯一平台——华能水电的水电资产主要布局于云南省内,拥有澜沧江全流域干流水电资源开发权。截至2023年末已投产水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752.8万千瓦。
    在年报中,华能水电曾表示确定“全速推进澜沧江风光水储一体化开发一条发展线,坚持水电与新能源发展两个并重点,立足云南、西藏、湄公河次区域三块战略去”的战略定位,全力推进澜沧江风光水储多能互补基地开发。
    其二是,据「能见」不完全统计,华能集团今年在云南拿到不少风光指标,其中光伏超2.4GW。
    “水电+新能源”双线并举,是华能集团在上半年与云南会面2次的原因之一。
    在双方会晤中,温枢刚强调:下一步,中国华能将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全力以赴保障电力供应,持之以恒推动流域水电开发和新能源发展,全力支持乡村振兴,不断增强区域内生发展动力。希望双方加快推动合作项目建设,共同打造央地能源合作新样板,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云南实践中实现共赢发展。
    在与央国企领导的会面中,更注重同上游设备商的深化合作事宜。需要注意的是,上半年与中央企业领导会面时,还着重提到了核电和储能。
    华能集团作为我国第四张核电运营“牌照”获得者,其建设的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于2023年底正式投入商运。这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也实现了第四代核能系统技术从实验堆迈向商用市场的跨越。
    此外,温枢刚上半年还会见了7家风、光等新能源头部企业,重点集中于项目开发和技术创新的交流上。
  • 原文来源:https://news.bjx.com.cn/html/20240711/1388470.shtml
相关报告
  • 《广东电网:新能源累计并网容量突破5500万千瓦》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8-22
    • 近日获悉,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为牵引,全面服务“双碳”目标高效推进,以实际行动推动绿色成为广东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数据显示,今年1-7月,广东新能源新增并网容量超过927万千瓦,累计并网容量突破5500万千瓦,同比增长46%,占各类型电源总装机容量超26%。“十四五”以来,广东电网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广东新能源新增并网容量增长实现翻两番。 海上风电装机规模突破千万千瓦大关 8月4日,广东省汕头市风电临海试验基地完成全球首台18兆瓦-20兆瓦风储荷网一体型海上风电机组吊装。随着广东海上风电的快速发展,这样的测试场景在这座国内首个风电临海试验基地已屡见不鲜。 无独有偶,在广东惠州惠东岸边向深海远眺,一条红色光带若隐若现,这是由海上风力发电机的航空障碍灯组成的一片“海市蜃楼”。近年来,南方电网广东惠州供电局在海上风电场并网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截至2024年6月,惠州地区建成彩石滩海上风电场一、二期项目,总装机容量达到100万千瓦,是唯一拥有海风场的大湾区城市。为搭建海上风电场“电力通道”,惠州供电局建立“上下联动、横向协同”的工作机制,成立市县两级工作专班,通过紧密对接用户建设进度、并网容量,把电网规划建设适度超前落到实处,逐一攻克选址选线、管控施工进度等难题,从海上风电场陆上集控站新出一回220千伏线路至220千伏埔仔变电站,电网网架版图也由此探向“深蓝”,为海上风电场从起步建设“启航”及后续新建项目“远航”助跑加速。 在这大规模扩建的海上风电场背后,暗藏着广东这座能源消费大省的减碳之路和将“蓝色动能”送往千家万户的决心。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底,广东海上风电装机规模已突破千万千瓦大关,年发电量约300亿千瓦时,可供1000万户家庭使用一年,基本满足一座大型城市一年用电需求。与同等容量燃煤电厂相比,可等效节约标煤约87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314万吨,种植约6.5万公顷森林,相当于超155万个篮球场大小的森林面积。 新增光伏装机占新能源总装机近七成 除风电外,广东光伏发电呈现集中式与分布式同步发展,分布式光伏爆发式增长趋势愈发显现。“十四五”期间,广东新能源新增装机3977万千瓦,其中,光伏新增2649万千瓦,占比超66%。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广东省内工商业分布式新增装机规模位列全国第三。 从南方电网广东肇庆供电局获悉,8月8日,该局管辖区域的光伏出力占新能源总出力近九成。近日,肇庆怀集县冷坑镇一期100兆瓦项目成功通过并网验收,预计平均每年可提供清洁能源电量超过1.2亿千瓦时,可节约标准煤约4万吨。与肇庆集中式光伏同期并网的还有玉湖冷链(广州)交易中心智慧能源项目,该项目分布式光伏面积超6万平方米,年发电量650万度以上,每年可减少碳排放4710余吨。 坚强的电网网架为新能源成为重要电源提供有力支持。广东电网持续推进基于湾区外环的柔直互联的目标网架建设,广东省东西部电力互济能力由400万千瓦提升至1000万千瓦;加强东西两翼地区大型电源外送通道建设,为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清洁能源送出筑牢基础。南方电网广东电网电力调控中心并网与新能源管理部高级经理刘洋说:“我们会持续提升新能源的高精度可观可测可控能力,推动新型储能多场景规模化应用,探索新型有源配电网调度模式,服务新能源的高质量发展。” “风光”发展势头迅猛,市场化手段消纳破难题。广东电网持续优化完善广东省可再生能源交易规则,重构绿电交易体系,扩大发用主体参与范围,实现全体用户均能参与绿电交易;改造升级交易系统及零售平台,简化各类经营主体交易流程,为全省经营主体提供便利高效的绿电交易服务。数据显示,今年1-7月,广东省绿电总成交电量55.3亿千瓦时,自2021年6月首次启动绿电交易以来,广东绿电交易累计成交电量达112.6亿千瓦时。
  • 《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装机突破1亿千瓦》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7-01
    • 6月30日,随着国电电力陕北锦界光伏100万千瓦、宁夏电力灵绍直流配套光伏100万千瓦等一批百万千瓦级新能源项目陆续并网发电,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1亿千瓦,其中风电规模6228万千瓦,保持世界第一;光伏规模4213万千瓦,实现跨越式增长;装机整体规模较“十三五”末增长超116.6%,占全集团发电装机总量比例由2021年的21.6%提升至31.4%。 当前,我国正在积极发展清洁能源,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国家能源集团对标对表“双碳”目标,多措并举、全面发力,多元化、快速化、规模化、效益化和科学化发展新能源,坚持区域统筹发展、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海上与陆地并进,抓实“两个联营”争取优质新能源项目,统筹谋划大基地项目,布局推进海上风电集群化发展,带动风光装机规模快速增长,实现了大基地建设率先起步、风电产业持续领跑、光伏产业跨越发展。今年上半年,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项目累计建设规模4554万千瓦,比去年同期增加1037万千瓦,预计今年年底新能源装机将突破1.2亿千瓦。 据悉,1亿千瓦新能源装机每年可发电2000亿千瓦时,可供6000多万户家庭使用。与火力发电相比,相当于年节约标准煤6000多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1.6亿吨,可有力促进能源结构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