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LNG槽车日发车量“破百”》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12-05
  • 近日,漳州LNG槽车运输单日执行量突破100车大关,正式吹响采暖季天然气保供“冲锋号”。 截至目前,漳州LNG已累计完成槽车液态外输2345车,合计约4.69万吨液化天然气。这些满载液化天然气的槽车将沿着既定路线驶向福建、江西、湖南等周边省份地区提供部分调峰和应急保供气源,将进一步优化福建省及周边区域能源结构,提升采暖季期间天然气供气稳定性和可靠性。 随着冬季能源需求的增长,国家管网集团闽投(福建)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漳州LNG”)积极统筹协调,全力做好保供工作。漳州LNG与各托运商紧密协作,不断深化沟通交流,迅速破解槽车数量短缺等问题。 漳州LNG项目属于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项目之一,为国家管网集团成立以来投产的第一座新建LNG接收站。该项目一期投资约63.13亿元,投产后,每年LNG加工能力可达300万吨,预计年外贸及来料加工总产值超过100亿元。LNG产业链的延伸和发展将有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目前,我市已开展LNG冷能利用综合产业园建设的前期工作,产业园建成后预计年创造冷能利用相关产值约10亿元。
  • 原文来源:https://www.china5e.com/news/news-1181670-1.html
相关报告
  • 《漳州LNG高压气化外输系统顺利投产》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7-06
    • 7月3日,漳州LNG高压气化外输系统顺利投产,这标志着漳州LNG具备了高压气化外输条件及供气能力,漳州LNG试运投产工作又迈进了坚实的一步。 漳州LNG一期建设共有四台高压气化装置 ,气化外输能力为1800万方/日,目前漳州LNG联络线白天进行升压作业。高压气化外输系统未投用之前,每日仅能通过BOG压缩机系统给下游升压,外输量较小,每日管道升压只有0.1Mpa左右,升压缓慢。随着高压气化外输系统的投用,自7月1日至3日,仅用三个白天就将下游管线从4Mpa升压至8.4Mpa,极大提高管道升压速率,加快下游管道试运投产进程,为漳州LNG后续外输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也为漳州LNG成功试运投产做好设备保障。 此次投产期间,漳州LNG成立了试运投产党员先锋队,党员干部齐上阵,各站生产支援人员、投产保驾人员齐心协力,不畏苦累,克服酷热,24小时连续奋战,严格按照方案要求预冷,及时有效处置各种故障问题,以专业的技能水平,历时六天顺利完成产高压气化外输系统投产任务,充分发扬了管网铁军精神。
  • 《漳州:“百大千亿”工程的驱动力》

    • 来源专题: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18-11-05
    • 漳州出台激发民间投资活力12条措施,对100个重点民间投资项目进行跟踪、解决问题,大大促进了民营经济的发展。 今年1—9月,漳州市完成民间投资1205.9亿元,同比增长18.9%,高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幅3.1个百分点,民营经济成为漳州经济发展的亮点和主要动力。 民间投资快速增长的背后,是漳州市《关于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十二条措施》和“百大千亿”工程的强大驱动力。“百大千亿”工程,就是从2018年市级重点项目中筛选100个、总投资1000亿元以上涉及工业、城建、农林水等领域的民间投资项目,定期进行跟踪调度,协调解决问题,为项目建设全程保驾护航。 良好的营商环境,让众多民营企业在漳州大地上活力四射。 “三零”服务力促项目落地 “3天内就顺利办完工商、刻章、商业银行、税务等相关部门的手续,真是太方便了!”在漳浦投资新项目的经历,让福船一帆新能源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方学明赞叹连连。 福船一帆位于漳浦县六鳌镇,是从事风力发电塔筒和相关重型钢构件生产、制造、运输的民营企业。公司与合作方谈妥的一个新项目,正是“百大千亿”工程中的项目之一。 听说漳州将通过月度跟踪调度工作机制,为“百大千亿”项目保驾护航,方学明内心欣喜,却又有点不大相信。以前,像制造业生产企业,从注册到开工涉及几十个部门、上百个公章、几十本资料,虽然企业尽心尽力准备,也难免有疏漏。一旦前置要件缺失,整个项目审批就得延迟。为此,方学明专门交代办事人员:“办事的时候客气点,问问他们十天能不能批下来。” 针对新注册项目手续烦琐等问题,漳浦县推行零等待、零延误、零障碍的“三零”服务。方学明估算了一下,以前,公司营业执照、公章、银行开户、涉税事项等企业办理流程,按照正常的流程,至少要15天才能完成办理。如今,3天内就顺利办下来。 瞄准海上风电快速发展的机遇,公司今年初上马5000吨级码头。到了征海环节,遇到了麻烦事。“我们工期比较紧,计划三个半月要生产。但群众对码头项目不太理解,配合起来比较难。”方学明说,问题反映到漳浦县政府,副县长蓝主保立即带队来到企业,一坐就是4个小时。摸清情况之后,镇村干部立即进村入户,挨家挨户聊天谈心。慢慢地,群众消了心结,表示理解支持。最终,渔民们全部按了手印,支持码头建设。 而每月两次的项目推进会,更让方学明开了眼界。漳浦县组织海洋、渔业、环保等数个部门一起,深入企业座谈。企业遇到什么问题,敞开说。能解答的当场就解答,暂时解答不了的,记录后再作安排。今年以来,仅通过这个渠道,福船一帆就解决项目建设中各类问题20余个。 特事特办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如果没有各级政府的鼓励和扶持,公司可能走不到今天。”芗城区三宝钢铁集团董事长王光文心怀感慨。过去两年,从濒临绝境到渐入佳境,王光文的梦想逐渐开花结果。仅1—9月,三宝集团已完成工业产值196亿元,同比增长27.83%。 “我们在环保部门的建议下,准备启动清洁化生产项目。从长远看,这肯定是一件大好事。但同时,也给相关部门出了一个大难题,因为企业‘直供气’在漳州没有先例。这事有政策,但没有细则。到底该怎么做?”王光文告诉记者,为了新项目上马,漳州市发改委、经信委等部门牵头,专门为此事成立研究小组,反复开会、讨论细则。从申请到备案,仅用了短短一个星期。“想不到,如此特事特办啊!在我看来,新出台的漳州市《关于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十二条措施》是切切实实鼓励企业引进先进设备,也支持标准化建设。 记者点评:民营经济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正因为如此,漳州主动服务、靠前服务、精准服务,频频出台有力措施,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为民营经济发展鼓劲加油。 对民企来说,好的营商环境如同活水,水活则鱼大。好的营商环境,权力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办事效率高,市场化进程快,有利于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等各类发展要素的流入与聚集,有利于激发民营企业的活力。打造好营商环境,要继续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企业反映的问题进行整改,多推“啃硬骨头”的举措,创造更为高效的制度环境,把“短期刺激”变为更加持久的“企业红利”。 这不仅体现在真金白银的奖励上,更是体现在各种具体行动上。” 因为符合征信要求,三宝集团在电力部门的指导下,加入直购电名单,一年节约电费5000万元。税务部门还深入企业,指导企业做好财务规划。此外,高效蓄热式加热炉节能改造、余热发电等一批技改项目也得到政府的鼓励和帮助。 “现在,大家对新时代的民营企业都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王光文认为,政府努力把服务做好,把企业负担降下来,企业就敢放开手脚,把企业做大做强。 两大政策激活民间投资 “以前办厂,审批难、贷款难、拿地难、回款难,现在不一样了,政府支持我们大胆去想、放手去做。他们提供研发经费和一栋楼让我们免费使用,建立汽车电子研究所,培养相关人才,为孵化出高技术企业做储备。”谈到对民企的支持,到龙海创业的博士陈少棠也很有感触。 汽车产业集群,是龙海市制造业升级的突破口之一。今年初,总规划占地面积逾5000亩的金龙汽车龙海新能源产业基地在龙海汽车产业园开工奠基。对陈少棠来说,这其中充满了无限机会。他研发出来的EPS转向系统控制器总成等系列产品可承受最严苛的考验,即便是超过120℃的高温,控制器也可正常工作。 在对这个汽车产业后起之秀的定期走访中,龙海市领导及时了解、解决了企业在用地、手续办理、技改支持等方面的问题。短短两年,凯思达生产的控制器已成功打入美国市场,以年翻两倍的速度增长,成为工业园发展最快的企业之一。 漳州市发改委总经济师黄瑞国告诉记者,为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去年8月开始,发改委就成立课题组,多次前往福州、龙岩、三明等地开展专题调研,学习先进经验和做法,并收集、筛选全国各地关于促进民间投资的特色经验做法。“百大千亿”工程不含房地产和商业综合体,筛选一批实实在在的产业项目和社会事业项目进行扶持;而“十二条”更是新政策新措施,通过设立基金、财政奖励、贴息补助等办法,端出真金白银的扶持措施,着力破解项目推进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