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北方清洁供热,双良节能再获大单》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0-11-08
  • 近日,双良节能成功中标石家庄环网供热有限责任公司石热区域对接长输中继能源站项目补燃型大温差机组采购项目,中标金额为9573万元,是继2018年双良承建的总装机容量220MW补燃型大温差中继能源站后又一个标志性项目。

    项目概况

    据悉,该项目单站制热规模达960MW,目前为制热量较大的中继能源站,其中应用的16台单机容量60MW补燃型大温差溴化锂换热机组亦是目前世界单机制热量较大的补燃型溴化锂大温差换热机组。该项目是石家庄西柏坡电厂废热利用入市长输项目的配套工程,采用16台双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单机容量60MW补燃型大温差换热机组,实现了供/回水温度115℃/30℃的大温差换热,充分利用了西柏坡电厂余热为近2100万平米居民供暖。西柏坡电厂废热利用首站项目应用的也是双良节能产品,采用8台套44MW吸收式热泵机组,回收了电厂循环冷却水余热146MW,经45公里长输管线为石家庄供热,是石家庄西柏坡电厂废热利用入市长输项目的热源侧配套工程。

    该项目是石家庄市2020年重点民生工程,项目建成对于破解石家庄"火电围城"困局、改善大气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自2013年河北省会石家庄实施煤改气大力提倡清洁能源供热,仅在石家庄地区,双良为供热领域提供超过2880MW清洁能源装备,涵盖回收电厂循环水余热首站一类热泵、溴化锂吸收式大温差换热机组、燃气(煤)锅炉烟气余热热泵、高效燃气锅炉。

    技术科普

    补燃型大温差机组是热水驱动型与直燃驱动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技术组合应用,属于双热源驱动型机组,从机组结构、控制技术要求均是目前行业内要求较为复杂、标准较高的设备。在采暖季大部分时间由长输热网高温热水驱动,满足二次侧供热温度需求同时,通过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技术降低一网侧回水温度,达到降低长输网侧回水温度的要求,减少长输网侧热量输送能耗,直燃驱动部分在长输网侧热量不足或二次侧需要进一步升温时投入,具有燃气调峰功能。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杭州望江门热电厂筹建阶段就已开始着手研究利用热水驱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技术解决城市热网热水输送经济性,双良为此研发了"多段式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装置"并取得发明专利。同时期,双良在国内率先提出热计费收费应考虑以下因素:(《制冷技术》1999)*热价主要受两方面影响:热量的制取成本和热量的输送成本,如果只按热量收费,则主要考虑了热量的制取成本,而忽视了热量输送成本;*现行热量收费中应体现回水温度的差异。

    目前,随着国内长输热网建设,降低热网回水温度是提高长输热网热量输送经济性重要手段之一,利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装置作为热网侧换热设备解决长输热网低温回水是关键技术途径;同时,通过热网回水温度与热价联动机制推动热力公司改造积极性已成为国内城市供热管理决策者的共识。

    双良节能一直致力于溴化锂吸收式技术的自主研发创新之路,所有产品均具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在研发过程中共申报溴化锂吸收式技术方面的国家专利380余项,已获授权专利302项。此次合作双良节能将为实现石家庄市政府碧水蓝天、清洁供暖的蓝图做出重要贡献,为行业发展树立了典范。

相关报告
  • 《2.75亿!双良节能获亚洲硅业大单》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10-18
    • 【国际能源网 讯】10月18日,双良节能发布公告宣布,公司全资子公司江苏双良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近日与西宁红石贸易有限公司签订了《供货合同》。合同标的为多对棒还原炉设备及还原撬块,包括全部设备及备品备件等,合同总金额为人民币27,472.40万元。 根据公告显示,西宁红石贸易有限公司为亚洲硅业(青海)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根据亚洲硅业(青海)股份有限公司官网信息,亚洲硅业(青海)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 年 12 月,是全球领先的高纯硅材料供应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已建成 9万吨/年电子级多晶硅(东川和甘河园区)和 9000 吨/年光纤级四氯化硅生产能力及 185MW 并网光伏电站。 本次交易履约期限为多对棒还原炉设备为合同生效且收到需方通知后 4.5 个月至6.5 个月内分批发货;还原撬块为合同生效且预付款到账后 4 个月至 6 个月内分批发货。 双良节能表示,本次合同总金额为人民币27,472.40万元,占公司2022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1.90%。本次合同若顺利实施,预计对公司本年度及未来资产总额、资产净额和净利润有一定积极影响,进一步彰显公司多对棒还原炉设备及其撬块在多晶硅料行业的市场地位。
  • 《硅片、硅料扩产如火如荼,上游设备企业双良节能又添大单》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01-19
    • 双良节能公告:中标新疆大全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5万吨光伏组件及配套项目(B阶段)还原炉及撬块,金额29,220万元人民币;中标云南通威高纯晶硅有限公司一期4万吨高纯晶硅项目还原炉,金额17,670万元人民币,合计中标金额达4.69亿元,再创多晶硅还原炉订单历史佳绩! 受国内政策目标以及各国新能源利好政策影响,光伏装机量预期上扬,光伏行业进入发展快车道。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这是继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大一般性辩论宣布的中国为氧化碳排放力争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实现碳中和、12月12日习近平主席又在气候雄心峰会上发表题为《继往开来,开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征程》的重要讲话后,我国做出的重要经济部署。受国内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及各国新能源利好政策影响,可再生能源也将在“十四五”引来更大的发展。 全球伴随着新冠疫情影响减弱、需求逐步恢复,且2021年是“碳中和”和“十四五”规划的元年。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综合测算,2020-2025 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可由 2019 年的 115GW上升至 2025年的 301-391GW。国内以 2030 年前碳达峰、2060 年碳中和为目标,大力发展新能源行业;美国也预计尽快重返巴黎协定,加速电力领域去碳化进程。作为最具成本竞争力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全球光伏市场将进入发展快车道。 头部硅料厂商大部分被长单锁定,硅片扩产如火如荼,上游设备率先受益。 受2020年硅料供需失衡影响,中下游硅片厂商下半年多以长单形式与硅料厂商签约,少数以合作建厂的方式签约,保证硅料供应充足。据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统计,截至目前亚洲硅业、新疆协鑫新能源及其子公司江苏中能、新疆大全、通威股份、新特能源五大硅料巨头已签出 86.73 万吨硅料,折合到 2021 年约22.6~23.7万吨。以2020年五家头部企业 41.8 万吨硅料产能测算,54%-57%的硅料产能已被长单锁定,部分头部硅料企业产能已有80%被硅片企业锁单。2020 年通威股份、江苏中能、新疆大全、亚洲硅业4家企业抛出20余万吨的扩产计划,与此相比,2020 年各大硅片企业发布的扩产已达227.1GW,紧平衡格局将持续。 硅片厂商扩产叠加去年年中供给因生产事故缩紧,硅料价格迅速抬升后持稳,受下游增长需求支撑,价格下降趋势不明显。多晶硅价格继续上涨,绝大多数硅料企业1月份的订单均已签订完毕,甚至有部分订单签到2月份,多晶硅企业均无余量可签。13日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获悉,在之前涨价的基础上,当周多晶硅价格继续上涨,国内单晶复投料价格区间在8.5-9.1万元/吨,成交均价为8.78万元/吨,周环比继续小幅上涨0.23%。 随着硅料成交价的持续走高,降本增效提利润成了硅料生产厂商的重中之重。国内企业纷纷通过不断募投新产能,引入国产化多晶硅生产设备,降低单位产出成本。 双良节能:龙头硅料设备生产厂商,公司成长性逐渐出现较大拐点。 在多晶硅生产设备国产化替代之前,多晶硅行业的关键设备还原炉,由于其生产运行工况苛刻,在材料、结构、制作和表面处理方面有特殊要求,因此国际多晶硅技术和市场长期以来都被美、日、德3国的公司完全垄断,2005 年之前我国多晶硅产能及产量全球占比都不到0.5%。 从2003年起,随着中国开始首个千吨级多晶硅项目的建设,国内涌现出一批生产还原炉设备的企业,国内设备供应商主要有双良节能、上海森松等。其中双良节能作为上市公司,逐步占据还原炉成套设备市场份额第一位。其依托了自身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及二十多年机械制造经验,为国内多晶硅厂商量身定制还原炉配套设备,并且现已形成了从12对棒到72对棒产品系列化,得到客户充分认可。 2015-2018年,公司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年年攀升,2019年受光伏531政策影响,光伏行业紧急“刹车”对公司多晶硅还原炉业绩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公司在底部进行了技术升级和市场开发等深耕工作,随着硅料厂家的陆续扩产,2020年10月双良签约通威永祥多晶硅还原炉大单1.5557亿元,近日又中标云南通威1.7670亿元的还原炉大单,以及新疆大全2.922亿元还原炉及模块采购大单。目前累计已中标及签约还原炉总订单为6.2447亿。 随着下游硅料生产企业扩产放量,预计未来还原炉订单量还将增长,并且在国内“碳中和”的目标和各国新能源利好政策环境下,硅料扩产周期变得更长,行业高景气度有望维持更长时间,预计将会直接带动公司多晶硅还原炉系统的销售,以双良为代表的光伏上游设备,将率先受益,迎来较大的发展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