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99%的陆地冰被覆盖在南极和格陵兰岛的冰原上,但南极冰原在过去几十年中质量不断减少。由于气候变化,即使这些冰的部分融化也会大大促进海平面上升。例如在1992~2017年全球海平面上升7.6海平面上毫米,其中约三分之二发生在2007~2017年之间。大约20%的冰流失发生在南极半岛,那里的冰川加速、变薄和退缩是大气变暖、相关地表融化增加以及冰架崩塌的结果。剩余的大部分冰损失归因于海洋温度升高引起的冰架下海洋诱导融化(简称基底融化)引发的动态变化。那么现在就存在一个问题:极地冰原到底会使海平面上升多少呢?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基于气候模式的南极浮冰基本融化速率计算方法。另外还提出了两种标定方法:(1)基于平均南极熔体速率和(2)基于松岛深接地线附近的熔体速率。来自13个国家的冰川学家、海洋学家和气候学家首次联手做出新的预测,南极冰盖可能导致2015~2100年间海平面上升30厘米。然而一些情况也表明,降雪增加到冰盖上的体积将超过融化造成的损失,部分抵消了上升的影响——最多7.8厘米。这种大范围的估计主要反映了对冰架底部发生的融化过程的不准确了解。但是这些漂浮的冰川边缘(大约占据了法国一半的面积)覆盖了冰原的其余部分。新的预测表明,如果它们消失了,海洋将在500年内上升几米。在同一个2015-2100年期间,格陵兰冰盖将增加1.5~14厘米,具体的将取决于温室气体排放水平。为了改进他们的预测,科学家们正在转向新一代的气候模型,除了需要大气、海洋和生物地球化学因素外,还需要整合冰层的数据。
相关论文链接:https://tc.copernicus.org/articles/14/3111/2020/
(郭亚茹 编译;於维樱 审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