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采三: 杆式泵升级改造获成功》

  • 来源专题:超深层油气勘探
  • 编译者: cncic
  • 发布时间:2018-05-14
  • 目前, 西北油田采油三厂对杆式泵升级改造后, 相继在TP134、TK887井投入使用取得成功, 预计全年避免检泵10井次, 增效290万元。杆式泵是该厂机采井主要的人工举升方式。在使用过程中, 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 泵座钢圈易破损、固定阀卡软密封胶皮、异物卡泵、杆式泵解封困难和固定阀漏失等, 严重影响油井正常生产, 降低检泵周期, 增加修井费用。据统计, 仅2017年, 固定阀漏失12井次, 卡泵8井次, 无法解封3井次, 泵座漏1井次, 支出检泵作业费用700余万元。 针对出现的问题、该厂工艺技术人员不断钻研、对杆式泵进行升级改造、将泵座钢圈加高由24毫米提升至34毫米; 间隙配合改为过盈配合、把钢圈外径由9毫米扩大至9.5毫米; 软密封由后置型改为前置型; 泵出液口由斜口改为直口; 坐封面倒角由30°改为45°;单固定阀改为双固定阀。经过这次改进杆式泵结构,大大提升杆式泵性能,较好地解决固定阀漏失、卡泵、杆式泵解封困难、泵座钢圈易损等疑难问题。这标志着杆式泵技术改造又上新台阶,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关报告
  • 《西北采三: 新型井口调试支撑器研制成功》

    • 来源专题:超深层油气勘探
    • 编译者:cncic
    • 发布时间:2018-06-12
    • 近日, 采油三厂研制出新型井口调试支撑器在TK743、TK850、等井成功实施, 有效地对采油井口扶正, 成功地解决了井口偏斜、光杆偏磨的问题, 不仅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而且大大提高了生产时效, 每口井可节约各种成本费用3万元左右, 经济效益可观油井完钻后由于各类原因井口装置存在一定程度的倾斜, 自喷生产时影响不明显, 转抽后井口与抽油机悬绳器不在同一垂线上, 导致光杆偏磨、抽油机负荷异常, 易造成设备损坏, 增加维护成本。通常解决办法是使用千斤顶把井口采油树顶正, 然后用木桩或者铁管将井口支撑校正, 此方法易造成木桩或铁质钢管飞出, 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装入的木桩在前期使用时效果良好, 但经雨水淋湿或者阳光暴晒后易变形导致支撑移位, 光杆再次偏磨, 需要再次更换支撑装置, 影响生产。
  • 《西北油田杆式泵新工艺实现增效》

    • 来源专题:超深层油气勘探
    • 编译者:cncic
    • 发布时间:2018-01-26
    • 1月16日, 西北油田采油三厂创新割缝筛管工艺技术实现新突破, 预计实现经济效益总额540万元。在杆式泵工作过程中, 井筒液体进入油管后, 直接垂直进入泵筒, 易携带修井作业时掉入油管的小件落物或地层异物进泵筒导致杆式泵凡尔漏失或失灵。因杆式泵主要应用于深抽井, 洗井作业一般无法建立循环, 洗井效果差, 油井因异物导致凡尔漏失或失灵后只能靠检泵恢复生产。2014年以前每年因异物进泵筒导致检泵8井次, 严重影响油井的正常生产。在杆式泵泵筒底端设计加装小筛管, 防止异物进入泵筒。小筛管结构简单、安装时可通过丝扣直接连接在杆式泵底部、入井安全可靠、小筛管过流面积大、在不降低流速前提下、将进泵液体流向由垂直流改为径向流及减小进液孔径、对进泵液体进行了二次过滤、从而防止异物进入泵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