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油田杆式泵新工艺实现增效》

  • 来源专题:超深层油气勘探
  • 编译者: cncic
  • 发布时间:2018-01-26
  • 1月16日, 西北油田采油三厂创新割缝筛管工艺技术实现新突破, 预计实现经济效益总额540万元。在杆式泵工作过程中, 井筒液体进入油管后, 直接垂直进入泵筒, 易携带修井作业时掉入油管的小件落物或地层异物进泵筒导致杆式泵凡尔漏失或失灵。因杆式泵主要应用于深抽井, 洗井作业一般无法建立循环, 洗井效果差, 油井因异物导致凡尔漏失或失灵后只能靠检泵恢复生产。2014年以前每年因异物进泵筒导致检泵8井次, 严重影响油井的正常生产。在杆式泵泵筒底端设计加装小筛管, 防止异物进入泵筒。小筛管结构简单、安装时可通过丝扣直接连接在杆式泵底部、入井安全可靠、小筛管过流面积大、在不降低流速前提下、将进泵液体流向由垂直流改为径向流及减小进液孔径、对进泵液体进行了二次过滤、从而防止异物进入泵筒。

相关报告
  • 《西北油田: 低成本新工艺高效益创新路》

    • 来源专题:超深层油气勘探
    • 编译者:cncic
    • 发布时间:2017-11-28
    • "以前的调剖, 都是调几个微米的孔隙、几个毫米的裂缝, 世界上根本没有调溶洞的技术。"回想当时研发流道调整技术的压力, 何龙记忆犹新。一年过去了, 流道调整技术不仅形成了6大类10种流道调整配套用剂体系, 且实施8井次, 累积增油超万吨, 目前正在继续平稳生产。今年, 西北油田工程院紧紧围绕降本增效, 着力实施 "沟通井周、稳油控水、改善水驱" 三大工程, 构建了低油价下的石油工程技术新体系。截至目前, 低成本提高采收率新工艺共实施25项技术、71井次, 累计增油6.2万吨。沟通井周的目的是 "修路", 就是用酸压技术修建油气流动的裂缝通道, 确保油气畅通入井。一直以来, 储层改造技术都是增效工艺的 "大户人家", 2017年以来, 西北油田实施复杂缝体积酸压、脉冲波压裂等7项储层改造技术, "沟通井周" 年增油3.2万吨。
  • 《西北油田: 首用牵引式测井实现降本增效》

    • 来源专题:超深层油气勘探
    • 编译者:cncic
    • 发布时间:2018-03-20
    • 3月7日, 西北油田在TK155X井二开斜井段, 首次正式采用牵引式方法进行固井测井作业, 成功获取斜角为71度的斜井段固井质量资料, 标志着西北油田大斜度井和水平井测井技术水平迈上新台阶。随着西北油田的钻井工艺水平不断提高, 大斜度井、水平井、超长水平段水平井已经普及, 但是给测井作业带来了难题, 在斜井和水平井的套管内输送测井仪成为难点。在常规作业中, 测井仪器依靠重力下放, 到一定斜度的井段便无法进入水平段, 需要采用钻杆输送的方式将测井仪输送到预定位置, 不仅要动用大量大型设备, 而且耗时长, 成本相对高。此次采用的牵引式测井技术通过电缆借助爬行器将仪器送到井底, 利用地面软件和控制箱对井下牵引器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测, 操作员使用软件设置井下牵引器的工作参数, 远程控制完成测井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