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as ECE研究人员开发了创建二维材料激光的方法》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
  • 编译者: Lightfeng
  • 发布时间:2019-12-15
  • 半导体激光器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们发送、接收和存储信息的方式。二维材料是一种新的材料平台,具有许多潜在的应用,例如未来电子或光学技术中的柔性、透明、紧凑组件。Texas ECE的研究人员现在已经发现了一种创建二维激光的方法。

    由Emanuel Tutuc博士指导的ECE博士生Will Burg证明,通过堆叠两个不同的半导体层,在层之间精确控制零度扭曲角,可以实现二维激光。这两层放置在显微光栅上,该光栅捕获入射光并激发各层中的激光。这项工作代表了二维激光的概念证明,它比目前的激光技术更紧凑,并且可以与现有材料系统更好地集成。

    这项研究是密歇根大学与Eunice Paik、Long Zhang合作研究,已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该演示是使用原子级薄的二维异质结构创建新型更高效、紧凑集成半导体激光器的第一步。 Burg和Tutuc希望使用不同的2D异质结构集成电控制以优化载流子动力学实现更有效的激光发射,涵盖不同的波长,调谐和调制激光输出以及探索多体现象。

    Will Burg是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和微电子学研究中心的博士研究生。在2015年加入德克萨斯ECE之前,他获得了堪萨斯大学的学士学位。

    伊曼纽尔·图图克(Emanuel Tutuc)在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获得电气工程学学士学位,他于2016年当选为美国物理学会(APS)会员。

相关报告
  • 《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人员创建全新的原子薄二维材料库“ic-2d”》

    • 来源专题:后摩尔
    • 编译者:shenxiang
    • 发布时间:2020-06-24
    • 新加坡国立大学(NUS)的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全新的原子薄二维(2d)材料库,命名为“ic-2d”,以表示一类基于天然原子自嵌入晶体层间空隙的材料。 原子薄的二维(2-D)材料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平台,可以在受限的2-D系统中探索各种有趣的特性。然而,为了制造标准二元或三元化合物以外的新材料,对过渡金属二羟基化合物的成分进行调整是一项挑战。在过去,理论家们试图通过将原子结合成一种晶体结构来预测新的性质,在这种晶体结构中,金属和硫原子位于基本构建块(单元单元)内共价键合的位置。然而,他们的理论并没有解决同一个金属原子位于两个单元细胞之间的情况(填补范德华间隙)。 现在,由国立大学理学院化学系的Kian Ping LOH教授和国立大学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Stephen J.PENNYCOOK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首次进行了综合和描述,晶圆级原子薄ic-2-D材料的图集,基于在过渡金属二卤化物的van der Waals间隙之间插入相同的金属原子。 通过观察金属原子超过硫原子(S)、硒原子(Se)、碲原子(Te)的条件下的生长,研究小组实验发现了10多种不同类型的ic-2-D材料。更令人兴奋的是,在某些相中检测到铁磁性。此外,高通量理论计算表明,自插层法适用于大类二维层状材料。这意味着有一个新的ic-2-D材料库等待被发现。 论文信息:Xiaoxu Zhao et al. Engineering covalently bonded 2D layered materials by self-intercalation, Nature (2020).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241-9
  • 《研究人员发现一种纳米多孔三维结构与二维结构可逆转换的柔性材料》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6-05
    •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科学家们近期开发了一种类似于变形金刚的新型三维纳米多孔材料,这种材料可以在外界的刺激下,改变材料微观构象变成二维非多孔结构材料。而且当这些二维非多孔结构材料在受到与之前相反的刺激时,便会恢复为原来的三维纳米多孔结构。 该研究是由西班牙国家研究委员会(CSIC)的一个研究小组开发的,并且其详细报道于今天发表在了“Advanced Materials”杂志上,就其应用而言,由于其特有的性质,可能在选择性气体分离或气体吸附的膜,化学反应的催化剂,活性物质封装和药物递送或危险废物的吸附方面有着潜在的应用。 研究人员以活性柔性球形二十面体硼基分子作为配体来开发了这种三维纳米多孔材料。来自巴塞罗那材料科学研究所(ICMAB-CSIC)的无机材料和催化实验室的Jose Giner说:“配体的球形形状是使结构回到其原始形状的关键因素,其允许不同部分的重新排列,且不会影响整个结构发生变化。” 该材料属于一类多孔晶体材料,其是由金属离子或与桥接有机连接体自主装形成的(称为金属-有机框架)。且在该项研究中,使用球形有机连接体代替平面有机连接体,对材料的稳定柔性结构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Giner解释说到:“球形连接物可以避免结构坍塌,简单一点来讲,就是如果使球体分离,两层将会彼此翻转;而如果使用非球形柱体,则这个分子结构将会塌陷。” ICMAB超临界流体和功能材料小组的AnaLópez-Periago说:“这里所观察到的转变不仅是由对流有机溶剂引起的,而且也存在着绿色超临界二氧化碳的引发,这为可持续过程开辟了道路。“” 第三代MOF的灵活性和意想不到的动态行为在这里是第一次进行了讲述。合成策略是基于二吡啶基碳硼烷连接体的柔性和球形形状,其作用是作为刚性层之间的支柱,并提供了一个三维多孔结构。通过操纵不同溶剂和多孔三维结构之间的主客体相互作用,可以诱导固体的相变以产生新的无孔二维结构。来源:ICMAB-CSIC 作为潜在应用的概念证明,富勒烯分子的封装是通过在可逆的二维到三维过渡期间捕获它们而实现的。 Giner又补充到:“观察到的过程构成了一种新的方法来封装不易扩散到多孔材料中的大分子。 LMI集团科学活动的重点在于硼簇的化学性质。其几何形状,以及它们含有半金属离子硼的事实,赋予了它们许多鲜为人知的独特特性。该小组研究了新结构的合成及其在抗肿瘤药物,催化剂,海水淡化以及传感器等不同领域的应用。 原文来自:phys, 原文题目:Researchers develop flexible materials that switch from nano-porous 3-D to 2-D structures in a reversible 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