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as ECE研究人员开发了创建二维材料激光的方法》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
  • 编译者: Lightfeng
  • 发布时间:2019-12-15
  • 半导体激光器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们发送、接收和存储信息的方式。二维材料是一种新的材料平台,具有许多潜在的应用,例如未来电子或光学技术中的柔性、透明、紧凑组件。Texas ECE的研究人员现在已经发现了一种创建二维激光的方法。

    由Emanuel Tutuc博士指导的ECE博士生Will Burg证明,通过堆叠两个不同的半导体层,在层之间精确控制零度扭曲角,可以实现二维激光。这两层放置在显微光栅上,该光栅捕获入射光并激发各层中的激光。这项工作代表了二维激光的概念证明,它比目前的激光技术更紧凑,并且可以与现有材料系统更好地集成。

    这项研究是密歇根大学与Eunice Paik、Long Zhang合作研究,已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该演示是使用原子级薄的二维异质结构创建新型更高效、紧凑集成半导体激光器的第一步。 Burg和Tutuc希望使用不同的2D异质结构集成电控制以优化载流子动力学实现更有效的激光发射,涵盖不同的波长,调谐和调制激光输出以及探索多体现象。

    Will Burg是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和微电子学研究中心的博士研究生。在2015年加入德克萨斯ECE之前,他获得了堪萨斯大学的学士学位。

    伊曼纽尔·图图克(Emanuel Tutuc)在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获得电气工程学学士学位,他于2016年当选为美国物理学会(APS)会员。

相关报告
  • 《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人员创建全新的原子薄二维材料库“ic-2d”》

    • 来源专题:后摩尔
    • 编译者:shenxiang
    • 发布时间:2020-06-24
    • 新加坡国立大学(NUS)的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全新的原子薄二维(2d)材料库,命名为“ic-2d”,以表示一类基于天然原子自嵌入晶体层间空隙的材料。 原子薄的二维(2-D)材料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平台,可以在受限的2-D系统中探索各种有趣的特性。然而,为了制造标准二元或三元化合物以外的新材料,对过渡金属二羟基化合物的成分进行调整是一项挑战。在过去,理论家们试图通过将原子结合成一种晶体结构来预测新的性质,在这种晶体结构中,金属和硫原子位于基本构建块(单元单元)内共价键合的位置。然而,他们的理论并没有解决同一个金属原子位于两个单元细胞之间的情况(填补范德华间隙)。 现在,由国立大学理学院化学系的Kian Ping LOH教授和国立大学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Stephen J.PENNYCOOK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首次进行了综合和描述,晶圆级原子薄ic-2-D材料的图集,基于在过渡金属二卤化物的van der Waals间隙之间插入相同的金属原子。 通过观察金属原子超过硫原子(S)、硒原子(Se)、碲原子(Te)的条件下的生长,研究小组实验发现了10多种不同类型的ic-2-D材料。更令人兴奋的是,在某些相中检测到铁磁性。此外,高通量理论计算表明,自插层法适用于大类二维层状材料。这意味着有一个新的ic-2-D材料库等待被发现。 论文信息:Xiaoxu Zhao et al. Engineering covalently bonded 2D layered materials by self-intercalation, Nature (2020).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241-9
  • 《研究者致力于光电二维材料》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chenfang
    • 发布时间:2016-03-28
    • 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领导的研究小组使用两层理论来解释光电二维材料之间的振动叠加模式。半导体材料在不同角度可以看做是一个新的研究方法,用来设计新一代的节能晶体管和太阳能电池。每一层的原子排列在六角形阵列之中。两层堆积和旋转时,,原子从一层重叠与另一层相合,可以形成一个无限数量的重叠模式,像波纹模式。结果使得两个屏幕覆盖和一个旋转的平面发生反应。理论计算预测一些电子和光学特性叠加模式,但实际上,这些模式可以固定的合成与表征的方式相互旋转。两层半导体材料创造了各种各样的双层叠加模式,这取决于扭转角。有效的表征这些叠加模式可能援助的探索在电子和光电方面潜在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