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套ALK与PEM联合制氢系统正式落地》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5-15
  • 国内氢能产业迎来里程碑式进展——大冶市绿电绿氢制储加用一体化氢能矿场项目成功产氢,标志着我国首套ALK(碱性)与PEM(质子交换膜)联合制氢系统正式落地。该项目不仅是湖北省唯一入选国家发改委“清洁低碳氢能创新应用工程”的重点项目,更开创了国内岩穴储氢技术科研攻关的先河,为绿氢规模化生产和商业化运营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技术融合突破:ALK+PEM协同提效降本

    项目核心设备由阳光氢能提供,包含多套1000Nm3/h ALK电解槽及200Nm3/h PEM电解槽。通过联合运行,系统兼具ALK的低成本、高稳定性与PEM的快速响应、宽功率调节优势,实现制氢负荷范围拓宽至5%-110%,功率调节速率大大提升。项目负责人表示:“双技术耦合不仅保障了风光波动性电力下的持续产氢,更使制氢能耗大大降低,为大规模绿电消纳提供了灵活解决方案。”

    智慧管理赋能:安全与经济性双项标杆

    项目通过阳光氢能自主研发的智慧氢能管理系统实时监测电解槽运行状态、动态分配电力负荷,实现多设备集群控制与远程运维。该系统可精准匹配可再生能源发电波动,在提升制氢效率的同时,降低设备故障率和监测场站安全,为行业树立了安全与经济性的双标杆。

    凭借ALK与PEM双线研发能力和领先的电氢耦合控制技术,阳光氢能验证了多技术协同制氢的商业可行性。大冶项目通过技术融合创新与新型储氢模式探索,打通了从波动性绿电接入到智能制氢、规模储氢的全链条,为我国可再生能源制氢规模化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板,也将加速绿氢在冶金、化工等领域的替代应用。

  • 原文来源:https://www.nengyuanjie.net/article/114344.html
相关报告
  • 《我国单套最大PEM电解水制氢装置成功投产》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1-02
    • 12月25日,我国单套最大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水制氢装置在中原油田成功投产,该装置是中国石化兆瓦级可再生电力电解水制氢示范项目的核心设备。该项目配套的光伏工程已同步并网发电,投产后日产高纯度“绿氢”1.12吨,为我国可再生能源制氢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样板。   该项目采用的质子膜电解水制氢工艺,是现阶段与风电、光电耦合度最好的电解水制氢技术路线。该工艺的“适应能力”更强,对电的波动与否没有过多要求,制氢系统可以随时关停,这也便于就地消纳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波动性较强的可再生“绿电”,全过程没有任何污染物排放。   项目拥有国内单套最大的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装置,电解功率达2.5兆瓦,其制氢的效率更高。就像发动机是汽车的核心部件一样,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系统是该项目的核心设备。它利用纯水作为电解液,在电解过程中不添加任何化学药品,具有较高的电流密度和安全性。   为了实现“绿电”制“绿氢”,该项目还配套建设3.66兆瓦的光伏电站,以及9兆瓦风电工程。两个制氢配套工程年发电量约2500余万千瓦时。目前光伏配套工程已经同步并网发电,为该项目的投产提供了绿色动能。   项目由中国石化中原油田牵头,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广州工程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共同参与建设。中原油田将以此项目为契机,围绕氢气制氢技术、氢气储运技术、氢能利用技术、储氢安全及氢能标准体系建设等领域开展研究。预计未来4年,中原油田将建成年产能4500吨的中国石化豫北地区“绿氢”供应中心,促进氢能产业规模化、效益化、产业化的发展。   近年来,中国石化加快推进能源转型、产业升级,全面推进氢能全产业链建设,已在加氢站、制氢技术、氢燃料电池、储氢材料等多个领域取得突破。目前,公司是全球建设和运营加氢站最多的企业;启动建设全球最大光伏绿氢项目——新疆库车2万吨/年绿电制氢示范工程,并加快推进内蒙古鄂尔多斯、乌兰察布、包头,福建漳州等一批绿氢炼化重大项目,打造中国第一氢能公司。
  • 《我国首款百公斤级车载液氢系统“赛道1000”实现新跨越》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5-03-20
    • 由航天科技集团六院101所自主研发的国内首款百公斤级车载液氢系统“赛道1000”经正式发布后,目前,已完成与一汽解放蓝途“星熠”液氢燃料电池牵引车的跑车测试,凭借其行业领先的性能指标与稳定的系统输出,在应用场景中展现出显著性能优势,标志着液氢重卡研制和示范迈入新阶段。此前由101所牵头制定的全国首个《车载液氢系统整车匹配安全要求》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液氢加注规程》北京市地方标准已率先落地,为液氢商业化应用筑牢技术基石。 作为液氢重卡的核心动力源,“赛道1000”车载液氢系统以五项突破性技术奠定行业制高点,核心技术指标测试过程经第三方现场见证:航天级低温绝热性能,静态蒸发率小于3%,运行工况下气瓶压力平稳;质量储氢密度达10%,实现高效储氢,助力液氢重卡续航冲刺1000km;超临界瞬态响应达4kW/s,燃料电池供氢压力1.3MPa以上;首次实现液氢系统故障诊断,并和整车动力系统联动;液氢系统总重较首代产品大幅降低,实现轻量化集成设计,携氢量达百公斤级。 截至目前,101所与一汽解放技术团队已在京完成“赛道1000”与一汽“星熠”重卡的跑车验证,搭载国内先进300kW液氢燃料电池系统,为液氢系统用大功率燃料电池开发提供了新思路。动态跑车过程全运行工况供氢压力1.3MPa以上,稳压能力安全可靠;首次连接液氢加氢枪,实现液氢加注前自动吹扫置换,泄漏风险趋近于零。 目前101所研发团队已启动下一代技术攻关。侧置式液氢系统完成拓扑优化,空间利用率提升35%;通过增压绝热耦合算法迭代,蒸发率目标突破2%大关,供氢压力覆盖各型燃料电池系统需求;匹配多元化加注方式,拓展饱和态液氢气瓶和过冷液氢气瓶新型谱。后续,航天六院101所将联合产业链优势单位共同开展攀枝花液氢应用示范区建设,“赛道1000”将率先参与液氢重卡跑车示范。 从航天装备到绿色交通,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到液氢示范产业前沿,从搭载福田汽车的全球首款液氢重卡到“赛道1000”与一汽解放重卡的珠联璧合,既展现了液氢技术产业链上下游的深度融合,更体现了我国在氢能交通领域的创新突破。随着液氢重卡逐步走向示范运营,“赛道1000”车载液氢系统正在为商用车新能源化探索可持续解决方案,为交通领域绿色转型开启更具潜力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