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 多样性带来稳定性: 跨生态系统的亚线性增长和竞争共存》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 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3-16
  • 2024年3月15日,麦吉尔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Science发表了题为Diversity begets stability: Sublinear growth and competitive coexistence across ecosystems的文章。

    世界范围内物种多样性的丧失使人们迫切需要了解多样化的生态系统如何维持稳定性。虽然早期的生态学思想和经典观察表明稳定性随着多样性的增加而增加,但生态学理论做出了相反的预测,导致了长期存在的 “多样性-稳定性辩论”。

    该研究表明,如果增长与生物量的次线性幂律 (指数 <1),这个难题可以解决,表现出一种类似于个体发育模型的群体自我调节形式。研究人员表明,具有亚线性增长的人群之间的竞争性相互作用不会像逻辑斯谛增长那样导致排斥,而是促进了更高多样性的稳定性。该模型将理论与经典观察重新对齐,并预测了大规模的宏观生态模式。然而,它做出了一个令人不安的预测: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可能会加速生态系统的不稳定。

  • 原文来源: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g8488
相关报告
  • 《研究发现基础物种的稳定可促进其所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liguiju
    • 发布时间:2020-03-01
    • 尽管许多研究认为生态系统基础物种的稳定性将促进整体稳定,但迄今为止,很少有研究对这种影响进行量化。 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海洋科学研究所(MSI)的研究人员利用南加州海带森林的长期生态数据来分析上述问题。研究发现,巨型海带的稳定性与海底大型藻类和海底无脊椎动物(如海绵)的稳定性,以及较高水平的生物多样性之间存在相关性。该研究结果已发表在《生态学》(Ecology)期刊上。 基础物种塑造其整个环境并定义生态系统。MSI生物学家Robert Miller说:“生态系统通常以基础物种命名,如牡蛎海床、珊瑚礁或红木森林。它们通常提供生态系统的物理结构或主要食物来源,因此对其他物种有很大影响。” 研究人员从圣巴巴拉海峡的9个浅礁中详细研究了18年的生态数据,包括物种规模和丰度、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量,以及其他许多有用的数据,并通过统计和数学建模发现数据中的趋势和模式。文章主要作者、MSI博士后研究员Thomas Lamy说:“我们发现巨型海带的稳定性与海底大型藻类和海底无脊椎动物的稳定性之间存在积极联系。”强壮的海带增加了物种的多样性,这反过来又增加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科学家认为未来海带的稳定性可能会改变。气候变化将带来更多的变暖事件、更大的海浪和更强的风暴,这些都会影响巨型海带的生存。了解基础物种的稳定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将有助于人类预测生态系统的反应,然后做出相应调整。 (刘雪雁 编译)
  • 《植物所森林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关系研究获进展》

    • 来源专题:生物科技领域知识集成服务
    • 编译者:陈方
    • 发布时间:2020-09-10
    •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关系(简称BEF)是生态学领域的核心科学问题之一。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之一,相比于草地生态系统,森林具有更高的生物多样性,树种间的生态位可能更相似,树木个体寿命也更长,因此森林BEF一直处于争论中。目前关于森林BEF的研究相对较少,且多是基于天然林观测实验的结果,无法去除自然条件下与生物多样性平行的其它共变因素(如非生物因素、林龄、物种组成以及演替阶段的差异)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因此,通过人工控制生物多样性实验,开展长期系统性研究,对于理清森林BEF的关系及其内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马克平带领的研究团队联合瑞士、德国的生态学家,于2009年至2010年在江西省新岗山共建了约为50公顷的亚热带森林开展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实验(简称BEF-China)。该实验设计有6种多样性梯度,种植了多个树种超过30万棵树,是当前世界最大的野外人工生物多样性控制实验。研究人员通过连续5年的观测发现,生物多样性能促进地上初级生产力,而且生物多样性的作用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增加。分析表明,随着时间的变化,物种间的互补效应显著增强;且互补效应与功能多样性的正相关关系也越来越显著。这表明具有不同功能策略的物种配对可能更高产。进一步研究发现,灌木多样性的结果也显示随着灌木多样性的增加,灌木与乔木间的竞争减弱。这表明森林中乔木与灌木之间也存在积极的互补效应。 该研究表明,不同生物多样性的森林在保护环境缓减气候变化中所起的作用具有明显差异,种植多物种混交林能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减缓气候变化双赢,是比种植纯林更好的植树造林策略。该研究结果也从经济学上说明了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估算显示,如果将实验中观察到的结果外推到世界现有森林,全世界树种多样性降低10%就会造成经济上每年200亿美元的损失。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2018年10月5日《科学》期刊。 丁陈君 摘编自http://www.cas.cn/syky/201810/t20181008_4665445.shtml 原文标题:植物所等在森林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关系研究中取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