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投资12.6亿元!嘉宝莉签下年产50万吨新材料项目》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9-07-18
  • 2019年7月16日,嘉宝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安徽明光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成功签约,嘉宝莉投资新建年产50万吨新型建材(含涂料)生产及配套项目正式落户安徽明光市化工集中区。该项目总投资12.6亿元,建设年产“50万吨厚浆涂料、乳胶漆、多彩漆、干粉涂料等”,项目总用地约400亩,其中一期计划用地约220亩。

    此次签约仪式在明光市召开,嘉宝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仇启明,集团总经理谢芳,供应链总监秦昌骏,明光市委书记王珏,明光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徐军等双方项目有关负责人出席了此次签约仪式。

    嘉宝莉集团创始人仇启明携嘉宝莉管理团队参与出席签约仪式,在讲话中对明光的营商发展环境予以高度评价,对明光市委、市政府热情帮扶表示感谢,对在明光投资和参与此次项目的领导班子充满了信心,表示将发挥企业集团的领先优势,为明光工业经济发展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致力打造明光精细化工集中区领军品牌企业。

    嘉宝莉作为全球涂料40强企业之一,凭借逾二十年涂料行业的专业经验,以持续提供环保健康、性能卓越的涂料产品获得了众多消费者的认可与青睐。如今嘉宝莉集团拥有7家一级子公司,7大生产基地,员工3200余人。零售终端已铺设至全国3000多个县镇市场,开设了超过16000家门店,拥有2500多名经销商,年销售额超32亿元,品牌价值224.76亿元,在中国本土涂料中处于强势地位。

    随着嘉宝莉集团业务的高速增长,加速了嘉宝莉向全国布局生产基地的步伐。嘉宝莉投资新建年产50万吨新型建材(含涂料)生产及配套项目是集团的重大项目,将强化嘉宝莉在华东市场的战略布局。预计明光生产基地的投产,将极大提升嘉宝莉的整体产能,完善全国的产能布局,促进产能分布的持续优化,同时也意味着嘉宝莉开始快速抢占新型建材领域的市场,不断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产品需求和全国性的供货要求。

    一直以来,嘉宝莉顺应时代的发展方向,在涂料生产过程中采用环保材料、关注新材料研发,落实以科技的、健康的涂料为消费者带来绿色环保的家居生活。在新材料领域,嘉宝莉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在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上。而在2018年,真石漆、质感漆等系列产品更是通过了国家工信部“绿色设计产品”认定,原生产工厂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工厂。

    如今,在国家绿色发展政策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以及在消费者高度追求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的形势下,嘉宝莉立足于新材料的投资与生产,顺应环境与市场趋势,在明光建立生产基地,该基地项目拟生产的相关产品为嘉宝莉性能卓越的高端涂料,符合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产品满足国家绿色产品的相关标准要求。嘉宝莉作为涂料行业唯一的“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在明光生产基地建设和投产将进一步推动涂料行业的绿色制造,柔性制造和智能化制造。

    据了解,安徽明光地处南京1小时都市圈、上海3小时经济圈,区位优越,交通便捷,是长三角辐射华中、华北的重要枢纽。除了地理位置和交通运输等优势,明光境内资源十分丰富:以凹凸棒粘土、玄武岩、石英岩、钾长石、绢云母为主的非金属矿产储量大,品位高。而更为重要的是,明光现已形成了精细化工、新型材料集群。嘉宝莉选择在此建立生产基地,充分利用地理、资源以及齐全的涂料产业链配套优势,这将更有利于嘉宝莉新型建材产品的良好发展。

    2019年,嘉宝莉将继续投入正在高速增长的新材料市场,努力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环保产品,为推进地区经济的发展贡献自己一份力量。未来,嘉宝莉值得你期待!

相关报告
  • 《华鲁恒升总投资41亿元建高端新材料项目》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22-03-01
    • 2月25日,山东省举行2022年春季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900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建设。集中开工的重大项目,辐射带动作用强。山东聚集优势要素资源,全力推动一季度经济实现“开门红”。   今天集中开工的项目有900个,分为产业升级发展、“七网”基础设施、社会民生保障、平台融合建设四大类,总投资7345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2317亿元。按照要素跟着项目走的原则,各市也将集中优势资源,合力攻坚项目建设。 image.png 德州分会场所在的华鲁恒升高端溶剂及尼龙66高端新材料项目,总投资41亿元,产品用于新能源电池、高强度材料等领域,具有国内领先的自主研发技术,明年3月项目全部投产后,将新增销售收入超百亿元,企业营销总收入可突破350亿元,引领带动全市新材料千亿级产业集群发展。 下面来看看华鲁恒升两个项目具体建设内容: 1.高端溶剂项目 建设地点: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天衢西路24号,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现有厂区。 建设内容:以草酸二甲酯为原料,建设60万吨/年碳酸二甲酯装置;以碳酸二甲酯和乙醇为原料,建设30万吨/年碳酸甲乙脂装置,副产5万吨/年碳酸二乙酯,公用工程、辅助设施和安全环保设施相应配套。 建成投产后,年产碳酸二甲酯30万吨、碳酸甲乙脂30万吨,年副产碳酸二乙酯5万吨。 2.尼龙66高端新材料项目 建设地点:位于山东省德州市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现有园区内 总投资:316834万元 建设内容:建设2套4万吨/年尼龙66装置、1套20万吨/年己二酸装置、1套4万吨/年己二胺装置、1套36万吨/年硝酸装置,以环己醇、氢气、液氨、己 二腈为原料经己二酸、己二胺,最终生产尼龙 66。同时建设与之配套的原料和产品的储运设施、公用工程及辅助生产设施、环保设施等。部分水、电、气等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环保设施依托公司现有。基础原料液氨、氢气、环己醇由公司现有装置自给。最终产品为8万吨/年尼龙66、14.8万吨/年己二酸。 据了解,己二腈国产化点燃了下游尼龙66投资热情,国产化黎明前夜,截止到2月底,下游530多万吨尼龙66产能已经悄然上路,2022年国内尼龙66开始进入扩能期。 未来两年,新进入的尼龙66产能还会增加,值得注意的是,进入尼龙66这条赛道,有拥有原料的化工企业,有洞察需求的尼龙66改性企业,有传统的化纤企业等的各路资本,采用的聚合技术既有连续法,也有间歇式,未来尼龙66将从单一产品进入应用场景、一体化、生态赛道。 另据华鲁恒升最新财报显示,公司预计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亿元至75亿元,同比增长289.32%到317.13%。 报告期内,受市场供求等诸多因素影响,国内化工行业景气度较高,主导产品价格同比有较大增长;虽三季度后期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但公司适时调整产品结构,实现了生产装置稳定高效运行,经营业绩同比实现较大提高。
  • 《总投资115亿元,嘉兴港区引进年产8000吨高分子薄膜新材料项目》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9-04-11
    • 燕归春来、生机勃发。日前,在嘉兴港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嘉兴瑞华泰薄膜技术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顺利地拿到了公司营业执照,这标志着总投资115亿元的中国航天瑞华泰年产8000吨高分子薄膜新材料项目主体公司正式成立,项目推进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作为今年嘉兴港区引进的首个百亿级项目,瑞华泰的加速推进,成为嘉兴港区“开局就奔跑”的最好缩影。据了解,今年一季度,嘉兴港区累计引进瑞华泰高分子薄膜新材料项目、全球低轨卫星移动通讯及空间互联网系统项目等三个百亿项目,总投资超330亿元。 百亿项目接踵而至,仅占全市土地面积1.27%的嘉兴港区,发起了“大招引”战役的“春季攻势”,奏响了招大选优最强音,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增添新动能。 聚焦“大招引”,全面提升区域发展能级 从华侨城欢乐港湾项目到三江·美福项目,再到今年一季度签约的三个百亿项目,自去年二季度以来,嘉兴港区招商引资工作捷报频传,世界500强、投资超亿美元、行业龙头企业等“高精尖特”项目加速集结。 嘉兴港区秉持以高质量的项目推动高质量发展,形成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浓厚氛围,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这一个个项目,涉及高端制造业、航空航天、高分子材料、文化旅游、生产性服务业等多个产业及领域,紧扣接轨上海、科技创新、人才创业等主题,充分体现了嘉兴港区突出“接轨上海”、突出制造业服务业并举、突出“双招双引”、突出“做优平台”的招商理念。 招大引强的新突破、重大产业项目的快速推进,形成虹吸效应,加码嘉兴港区重点产业投资项目汇聚磁吸力,全面提升区域发展能级和后劲。 大项目推动大发展,大平台谋划大格局。去年以来,嘉兴港区全力以赴打造五大万亩产业平台,除了核心的化工产业外,给招商引资带来了新的契机。 航空航天产业被誉为制造业的“皇冠”。嘉兴港区抓紧夯实航空航天产业基础,在做大做强化工新材料产业的同时,培育临港现代装备·航空航天产业园,打造港区“双子星”产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占地10.3平方公里的临港现代装备·航空航天产业园是目前港区最具潜力的核心产业平台。作为港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主战场和主阵地,临港现代装备·航空航天产业园将立足于整机整车整台套的高端制造、智能制造开展招商。 目前,已有飞瑞航空华东通航产业基地和中车绿色智能交通基地项目落户航空航天产业园。其中,总投资86.7亿元的飞瑞航空项目已于去年10月正式开工建设,有望造出嘉兴第一架飞机。 聚焦“高质量”,探索转型发展“港区路径” 嘉兴港区作为全市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是嘉兴建设大湾区的重要战场和发展海洋经济的龙头。但是由于港区区域面积小、资源禀赋薄弱,要素制约日益显现,嘉兴港区遇到“成长的烦恼”。 近年来,嘉兴港区在突出招大引强选优工作的同时,不断深化“亩均改革”,努力探索出一条高质量转型发展路径。 围绕中国化工新材料(嘉兴)园区建设,嘉兴港区始终坚持产业链发展,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从空间布局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清洁生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组织管理创新等方面进行循环化改造,以实现提高园区的资源化利用率、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的目标。园区先后荣获了“浙江省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全国循环经济工作先进单位”、“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 去年以来,嘉兴港区以中国化工新材料(嘉兴)园区为主阵地,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加快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强链补链、倒逼腾退,完成“低弱散”企业整治228家,整合优势资源,深化“亩均”改革工作,一场工业减量提质的行动全面打响,新旧动能加快转换。 去年,中国化工新材料(嘉兴)园区首次跻身全国十强榜单。权威数据显示,中国化工新材料(嘉兴)园区单位面积产值达407万元/亩,排名全国第一,单位面积利润32万元/亩,列全国第四。 去年,是嘉兴港区优势产业蓬勃发展的一年,五亿企业、十亿企业、五十亿企业、百亿企业不断增加。港区唱响了振兴实体经济主旋律,规上工业总产值达766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8.2%,增速位居嘉兴全市第一。 嘉兴港区党工委、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嘉兴港区将持续以“亩均论英雄”为抓手,以科技创新为引领,通过腾笼换鸟、兼并重组、强链补链,做大做强市场主体,实现绿色发展。力争再经过3至5年努力,新增各类上市企业3至5家,打造3家以上超百亿元企业,实现化工新材料园区产出超千亿元,对标国际国内一流产业园区,实现千亿产业带、百亿企业群、生态示范园的高质量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