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海冰总量达38年来最低值》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 zhoubz
  • 发布时间:2017-03-03
  • Bryan Thomas是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阿拉斯加巴罗角天文台站站长,工作地点接近北冰洋的边缘。2月初他从办公室向北望向地平线,看到令人不安的一幕:“我看到了water-sky,就是水经过云的反射而形成的天空中大面积的暗影。”但是,这里通常都是绵延几百英里的海冰,不会出现水。“一般来说,北极在2月份应该有最大海冰面积。”

    然而,近年来北极地区出现的新异常现象远不止这些:

    1、据卫星数据显示,2017年1月的海冰面积比2016年减少100,000平方英里(约259,000 平方千米),为38年来最低。

    2、2016年11月至2017年1月期间,阿拉斯加巴罗角的平均温度为4.4 ºF,创下历史新高(之前最高记录是1929到1930年间的0 ºF),而相对的1921到2015年的11月—1月期间,巴罗的平均温度为-7.9 ºF。

    3、2016年的北极年平均气温是自1900以来的最高值。

    4、今年冬天海冰形成较晚且不太成功,也是众多异常现象之一,反复的极暖湿空气阻碍了海冰的形成。

    对于长年研究北极的科学家们来说,这些异常现象的发生速度之快令人措手不及。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主任Mark Serreze说到:“我们都知道,北极是我们感知气候变化影响的首站,不过,近几年的异常变化还是震惊了整个科学界。这种现象过去不曾出现过,如今变化发生的如此之快,我们很难跟上它的步伐。”

    (刘雪雁 编译)

相关报告
  • 《气候变化导致北极海冰消失的生态学效应》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zhoubz
    • 发布时间:2017-02-16
    • 每年北极的海冰覆盖面积会在夏季结束时9月达到最低点,随后逐步回升。但去年北极进入秋季时,本应回升的海冰面积却远不及往年,这是因为环绕北极的气流减弱,本该被“圈”住的冷空气南流到了西伯利亚,而暖气流入侵北极,造成气温异常,甚至一度升温20摄氏度,进一步影响海冰面积。研究人员表示这是气候变化重塑北极的鲜明例子,并担心至2030年,北极进入夏天最高温时,所有海冰都可能消失,这将彻底改变北极生态系统,破坏北极生物群落。 研究人员也在根据北极海冰变化的情况,了解北方居民的养殖以及北极区域动物所面临的风险。对北极动物来讲,生存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北极熊狩猎、繁殖均将遭遇严重考验。海冰继续衰减,将导致未来北极熊数量减少30%。但研究人员表示,如果未来能够扭转目前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那么海冰有可能重新再生长。目前是北极海冰衰落的时期,人们必须要为了海冰面积快速回升做出响应。 北极海冰衰退将直接影响北极400万居民,如美国阿拉斯加州的许多人将被迫迁移,格陵兰岛的居民将很难再冰面行走,西伯利亚的居民无法再保障饲养的驯鹿等。事实上,北极冰对全球气候都有巨大的影响,海冰可以反射阳光防止北冰洋吸收热量,格陵兰大的冰川阻止海平面上升有巨大贡献。如果海冰持续消退,北极生态系统无疑将遭受最大打击,大量海象在楚科奇海海岸上岸就是鲜明的例子,生命周期与海冰相关的物种将遭遇严重挑战。 目前距离“北极夏季无冰”还有多远?没人能给出准确答案。不管从政治层面还是技术层面,保住北冰洋夏季的海冰都不会简单。石油天然气巨头们早已对海冰之下的资源虎视眈眈,更容易进入的北极也意味着渔业、旅游业的可能性和更好看的经济数据。新上任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于气候变化的质疑让去年生效的《巴黎气候协议》变数横生,而让海冰重新“结”回来所需要的全球减排力度,却远在巴黎协定之上。即便人来努力减排使北极海冰回来,但其如何工作尚属未知。 (鲁景亮 编译)
  • 《法国2017年核发电量降至2000年以来最低值》

    • 来源专题:核动力监测服务
    • 编译者:xuwenwhlib
    • 发布时间:2018-01-31
    • 根据法国电网公司RTE公布的数据,法国2017年核发电量为378 TWh,比2016年低6 TWh,是自2000年以来的最低值。 法国共有58台核电机组,总装机容量63.13 GWe。从图1可见,法国核发电量在2014年和2015年达到近420 TWh的高值后,在2016年和2017年均出现下降。这主要是因为在2015年发现法国唯一在建机组即弗拉芒维尔3号机组反应堆压力容器上封头和下封头部分位置的碳含量超标之后,法国加强了在运核电机组的安全检查,导致部分机组长时间停运。碳含量超标可能会降低压力容器抗裂纹扩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