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临泽:光伏产业靓戈壁》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1-02-17
  • 近年来,甘肃省临泽县紧紧抓住国家新能源战略实施的发展机遇,发挥戈壁光照资源充裕的优势,大力引资发展光伏发电产业,目前已建成并网发电的光伏发电规模超过110万千瓦。图为俯瞰张掖市临泽县扎尔墩滩光伏发电项目,偌大的戈壁滩被连片的光伏板所覆盖。

  • 原文来源:http://www.cnenergynews.cn/guangfu/2021/02/10/detail_2021021090970.html
相关报告
  • 《戈壁滩上的光伏产业》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8-02
    •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绵延数百平方公里的塔拉滩生态光伏发电园区里,深蓝色的“光伏海洋”蔚为壮观,光伏板下牧草茂盛,绿意盎然。 落日余晖中,牧民索南卓玛骑着一辆摩托车,沿着归家的方向,缓缓跟在羊群后面。“自从装了光伏板,生态治理同步发力,一些戈壁滩变成了绿地,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了。”对眼前土地发生的变化,生于斯长于斯的索南卓玛深有感触。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海南州探索出了光伏治沙新模式,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呈现“双下降”趋势。“光伏+生态治理+生态牧业”的建设模式,发挥出生态修复功能,助力草场牧场恢复,实现了板上发电、板下放羊,进一步带动了当地牧民增收。 青海有充足的太阳能光照资源、丰富的荒漠化土地资源。近年来,青海省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清洁能源、不断壮大光伏产业。其中,海南州地处高海拔地区,光照时间长、辐射强,年平均日照时间2719小时,拥有大面积戈壁荒滩,发展光伏发电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如今,光伏产业在这里茁壮成长。 海南州充分利用大面积荒漠化土地和太阳能资源优势,集中连片实施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建设,推进新能源发电项目落地,并探索建设多能互补模式。 一根根高压线路,将光电从光伏园区输出,直连50多公里外的龙羊峡水电站,组成了青海装机容量最大的水光互补电站。 截至目前,海南州已建成和在建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达2794万千瓦,其中光伏装机容量1573万千瓦。通过专为清洁能源外送建设的特高压通道——西电东送青豫直流特高压,当地的绿色电力输送至河南,流向企业、工厂和千家万户。 “十四五”期间,海南州以国家建设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为契机,在州内共和、同德、贵南、兴海等戈壁地区建设光伏发电基地,计划建设4213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当地以打造清洁能源高地为突破口,正向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迈进。 (本报记者韩春瑶) 《 人民日报 》( 2022年08月02日 07 版)
  • 《甘肃:新能源项目为戈壁沙漠披绿添金》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12-10
    • 在甘肃玉门鑫能50兆瓦熔盐塔式光热电站,工作人员清洗定日镜(12月8日摄)。 甘肃省风、光、热资源富集,有着广袤的戈壁沙漠,发展新能源产业条件得天独厚。近年来,甘肃省积极推进新能源项目,据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统计,截至2021年10月,甘肃省新能源装机总量达2520.12万千瓦,预计到2025年有望突破8000万千瓦,实现经济和生态效益共同发展,为甘肃的戈壁沙漠地区披绿添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