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7月我国PPP项目发展现状分析》

  • 来源专题:水体污染治理
  • 编译者: 王阳
  • 发布时间:2018-08-24
  • PPP项目是指由社会资本和政府通过多种合作方式一起提供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投资的模式,其收益来源于三种途径:使用者付费、可行性缺口补助和政府付费。根据运作方式的不同,PPP项目又可以分为服务外包类、特许经营类和永久私有化类,目前我国PPP项目主要采用BOT模式,占比达到74%。

    PPP项目发展经历了从爆发到规范的过程。2014年末财政部和发改委先后颁布PPP项目操作指南和指导意见,随着2014年财政部43号文和2015年新预算法的执行,政府的融资途径受阻,PPP模式的优越性显现。在2015年中旬关于PPP项目的顶层设计文件发布后,PPP项目正式进入加速期。

    2018年7月全国共成交了183个PPP项目,共计1923.97亿元,截止至2018年7月底,全国范围内公布中标的PPP项目已达到11.52万亿元,总个数为7904个。7月PPP落地项目规模较上月有所增加,但项目个数有所下降。

    从项目规模和项目数量看,均呈现出两个共同的特点。其一,2018年PPP项目成交规模和数量较2017年显著下降;这是因为PPP项目爆发式增长背后问题凸显,2017年11月多部委出台规范PPP项目的监管意见,PPP项目入库速度开始放缓。

    财政部开始对PPP项目库进行整理,一些不符合规范或者不适合使用PPP方式的项目逐渐被清理出PPP项目库。其二,2018年4月份开始PPP项目规模和数量呈下降趋势,一直延续到7月份;这是因为此前财政部退库的时间节点为2018年3月底,而在此后“对于逾期未完成清理工作的地区,由财政部PPP中心指导并督促其于30日内完成整改”。

    我国PPP项目投向:交通和市政为主

    根据财政部和发改委发布的PPP指导意见,PPP项目主要投向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项目需要具备透明的定价机制、稳定的现金流。具体来看,19个一级行业包括能源、交通运输、水利建设、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市政工程、城镇综合开发、农业、林业、科技、保障性安居工程、旅游、医疗卫生、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社会保障、政府基础设施等。

    截止到2018年7月底,交通运输行业累计成交1096个PPP项目,累计金额为34507.3亿元。排名第一的交通运输行业包括了公路、铁路、航道航运、交通枢纽、港口码头、机场、隧道、桥梁等12个二级行业。

    截止到2018年7月底,市政工程行业累计成交3292个PPP项目,累计金额为34450.9亿元。市政工程包括了供水排水、污水处理、供电供气、供热供冷、公园、停车场、地下综合管廊、垃圾处理、市政道路等18个二级行业。

    截止到2018年7月底,城镇综合开发行业累计成交3554个PPP项目,累计金额为16376.2亿元。城镇综合开发包括了园区开发、城镇化建设、土地储备、厂房建设等5个二级行业。

    2018年7月,市政工程行业以617.5亿元的成交金额占据了行业成交榜的首位,生态环境保护和城镇综合开发行业也贡献了较大的成交份额。7月份的行业分布与历年累计行业分布情况稍有不同,但前四名基本保持一致,只是在侧重点上有些差别,具体如下图所示。

    我国PPP项目资金:社会资本以国有企业为主

    社会资本在参与PPP项目的时候往往会成立一个项目公司,而项目公司的资金来源于两块。一块是公司本身的资本金,主要来自PPP项目发起人入股资金、政府相关事业单位投资、财政补贴以及PPP基金的股权投资。根据规定,PPP项目公司的资本金要求在20%-30%,具体各行业之间会有所差异。例如交通运输类项目最低资本金为20%,港口机场类项目资本金为25%,保障性住房项目资本金为20%。除了资本金以外,项目的其余投资资金主要来自贷款,其中包括银行贷款和项目发起公司的委托贷款。值得注意得是,项目发起公司将资金以贷款而不是资本金形式投入PPP公司,主要是为了降低投资风险,因此也造成了“小马拉大车”的问题。同时,目前PPP项目也在尝试发行项目收益债和利用资产证券化来实现项目融资。

    2018年7月中标规模最大的项目为南阳市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一期)PPP项目,项目规模达到了138.17亿。

    参与PPP项目的社会资本有超过76%来自国有企业。据明树数据统计,按照社会资本的所有制进行划分,国有非上市公司占PPP项目投资公司的55%,而国有上市公司占21%。相比之下,民营非上市公司和上市公司占比仅为15%和9%。国有企业参与PPP项目一方面是因为建筑承包商中国有企业占比较高,另一方面,也反映出PPP项目的民间资本参与度并不高,这违背了政府鼓励发展PPP项目的初衷。

    2018年7月,东莞市东清水污染治理有限公司以累计231.93亿元的中标金额在市场力压群雄。排名前10的社会资本分别如下表(以下仅统计社会资本作为牵头人或者单独中标的业绩),前十名中仅一个企业中标社会资本源于民营企业。

相关报告
  • 《2018年1-7月我国PPP项目发展现状分析》

    • 来源专题:水体污染治理
    • 编译者:王阳
    • 发布时间:2018-08-24
    • PPP项目是指由社会资本和政府通过多种合作方式一起提供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投资的模式,其收益来源于三种途径:使用者付费、可行性缺口补助和政府付费。根据运作方式的不同,PPP项目又可以分为服务外包类、特许经营类和永久私有化类,目前我国PPP项目主要采用BOT模式,占比达到74%。 PPP项目发展经历了从爆发到规范的过程。2014年末财政部和发改委先后颁布PPP项目操作指南和指导意见,随着2014年财政部43号文和2015年新预算法的执行,政府的融资途径受阻,PPP模式的优越性显现。在2015年中旬关于PPP项目的顶层设计文件发布后,PPP项目正式进入加速期。 2018年7月全国共成交了183个PPP项目,共计1923.97亿元,截止至2018年7月底,全国范围内公布中标的PPP项目已达到11.52万亿元,总个数为7904个。7月PPP落地项目规模较上月有所增加,但项目个数有所下降。 从项目规模和项目数量看,均呈现出两个共同的特点。其一,2018年PPP项目成交规模和数量较2017年显著下降;这是因为PPP项目爆发式增长背后问题凸显,2017年11月多部委出台规范PPP项目的监管意见,PPP项目入库速度开始放缓。 财政部开始对PPP项目库进行整理,一些不符合规范或者不适合使用PPP方式的项目逐渐被清理出PPP项目库。其二,2018年4月份开始PPP项目规模和数量呈下降趋势,一直延续到7月份;这是因为此前财政部退库的时间节点为2018年3月底,而在此后“对于逾期未完成清理工作的地区,由财政部PPP中心指导并督促其于30日内完成整改”。 我国PPP项目投向:交通和市政为主 根据财政部和发改委发布的PPP指导意见,PPP项目主要投向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项目需要具备透明的定价机制、稳定的现金流。具体来看,19个一级行业包括能源、交通运输、水利建设、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市政工程、城镇综合开发、农业、林业、科技、保障性安居工程、旅游、医疗卫生、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社会保障、政府基础设施等。 截止到2018年7月底,交通运输行业累计成交1096个PPP项目,累计金额为34507.3亿元。排名第一的交通运输行业包括了公路、铁路、航道航运、交通枢纽、港口码头、机场、隧道、桥梁等12个二级行业。 截止到2018年7月底,市政工程行业累计成交3292个PPP项目,累计金额为34450.9亿元。市政工程包括了供水排水、污水处理、供电供气、供热供冷、公园、停车场、地下综合管廊、垃圾处理、市政道路等18个二级行业。 截止到2018年7月底,城镇综合开发行业累计成交3554个PPP项目,累计金额为16376.2亿元。城镇综合开发包括了园区开发、城镇化建设、土地储备、厂房建设等5个二级行业。 2018年7月,市政工程行业以617.5亿元的成交金额占据了行业成交榜的首位,生态环境保护和城镇综合开发行业也贡献了较大的成交份额。7月份的行业分布与历年累计行业分布情况稍有不同,但前四名基本保持一致,只是在侧重点上有些差别,具体如下图所示。 我国PPP项目资金:社会资本以国有企业为主 社会资本在参与PPP项目的时候往往会成立一个项目公司,而项目公司的资金来源于两块。一块是公司本身的资本金,主要来自PPP项目发起人入股资金、政府相关事业单位投资、财政补贴以及PPP基金的股权投资。根据规定,PPP项目公司的资本金要求在20%-30%,具体各行业之间会有所差异。例如交通运输类项目最低资本金为20%,港口机场类项目资本金为25%,保障性住房项目资本金为20%。除了资本金以外,项目的其余投资资金主要来自贷款,其中包括银行贷款和项目发起公司的委托贷款。值得注意得是,项目发起公司将资金以贷款而不是资本金形式投入PPP公司,主要是为了降低投资风险,因此也造成了“小马拉大车”的问题。同时,目前PPP项目也在尝试发行项目收益债和利用资产证券化来实现项目融资。 2018年7月中标规模最大的项目为南阳市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一期)PPP项目,项目规模达到了138.17亿。 参与PPP项目的社会资本有超过76%来自国有企业。据明树数据统计,按照社会资本的所有制进行划分,国有非上市公司占PPP项目投资公司的55%,而国有上市公司占21%。相比之下,民营非上市公司和上市公司占比仅为15%和9%。国有企业参与PPP项目一方面是因为建筑承包商中国有企业占比较高,另一方面,也反映出PPP项目的民间资本参与度并不高,这违背了政府鼓励发展PPP项目的初衷。 2018年7月,东莞市东清水污染治理有限公司以累计231.93亿元的中标金额在市场力压群雄。排名前10的社会资本分别如下表(以下仅统计社会资本作为牵头人或者单独中标的业绩),前十名中仅一个企业中标社会资本源于民营企业。
  • 《2018年污泥处理行业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 来源专题:水体污染治理
    • 编译者:王阳
    • 发布时间:2019-01-16
    • 污泥处理是指对污泥进行稳定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的过程。污泥处理包括浓缩、脱水、厌氧消化、好氧发酵以及干化等工艺过程。污泥处置是污泥经处理后的产物,回归自然环境或再利用,能够达到长期稳定并对生态环境无不良影响的最终消纳方式。污泥处置包括土地利用、填埋、焚烧以及建材利用等不同的方式,污泥焚烧后的灰渣可填埋,也可进行建材等方面的综合利用。 目前中国废水排放总量越来越大,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逐渐减少,城市生活废水排放量逐年增大。2017年,中国城市生活废水约为590亿吨,则相应保守污泥产量为2950万吨。 近几年,国家对工业生产提出更高要求,要求各工业企业节约用水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废水产出量。从国家公布的历年数据来看,我国工业废水排放量逐年下降。工业污泥产量减少使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减少,从而减少二次污染源。虽然我国在工业污泥处理与利用方面虽然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离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距离更大。 自上世纪末国内第一座污水处理厂污泥消化池落成以来,由于环保和城市用水的需要,污泥消化池的建设数量急剧增多。但是,国内建设的污泥消化处理系统运转的技术水平至今仍然较低。目前,中国在处理城市生活污水污泥方面,主要有四种方式。其中,污泥厌氧消化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污泥生物处理方法,同时也是一种应用于大型污水处理厂中较为经济的污泥处理方法。 技术的限制使污泥处理的成本升高,效率较低。污泥处理的总成本包括建设投资成本和经营成本。综合来看,焚烧和热干化处理污泥总成本最高,每吨处理成本在330-470元之间,相对来说,好氧发酵和填埋的总成本则较低,每吨处理最高成本不到150元。 环境治理是必要 资源化发展是趋势 2014年2月份以来,雾霾持续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笼罩我国约七分之一的国土面积,数亿人口身陷“十面霾伏”之中。雾霾的背后就是我国异常严峻的环境恶化问题,而我们每个人都是环境污染的受害者。为保护赖以生存的环境,政府提出了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而生态环境是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虽然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想要可持续发展,必须克服资源环境的约束,同时也要将地下水污染等困扰民生、损害健康的问题放在首位。 在政策的监管下,对污泥的处理更加严格,中国对污泥治理行业的需求将不断增加,会为污泥行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原料。在消费渠道方面,污泥处理费会作为污水处理费中的项目进行征收,收费效率提高。随着污泥处理资金的投入增加,价费政策和激励机制的完善,污泥处理将会成为治理污染的首要切入点。人均生活水平的提高,会使污泥中氮、磷等有机物质含量将上升,会使污泥行业向资源化发展。资源化,是指将废物直接作为原料进行利用或者对废物进行再生利用,使污染治理的效用最大化。 以上数据来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污泥处理处置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