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患有COVID-19的孕妇的临床特征以及母婴结局的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jm
  • 发布时间:2020-04-07
  • 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于3月24日在线出版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的研究论文“Clinical features and obstetric and neonatal outcomes of pregnant patients with COVID-19 in Wuhan, China: a retrospective, single-centre, descriptive study”,该文章旨在阐明患有COVID-19的孕妇的临床特征以及母婴结局。研究人员纳入了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2月8日之间同济医院收治的7例患有COVID-19的孕妇,评估了临床特征、治疗以及母婴结局。
    该研究发现,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2岁(范围29-34岁),入院时平均孕龄为39周零1天(范围37周至41周零2天)。临床表现为发烧(6例,86%患者)、咳嗽(1例,14%患者)、呼吸急促(1例,14%患者)和腹泻(1例,14%患者)。所有患者在有临床表现的3天内进行了剖腹产,平均孕龄为39周零2天。随访的最后日期是2020年2月12日,产妇和新生儿的预后良好。4名新生儿出生后28天的随访期间未发现发烧、病理性黄疸或其他症状而出院。对其他3名新生儿进行SARS-CoV-2核酸检测,其中1名新生儿在出生后36小时的SARS-CoV-2核酸检测呈阳性,被转到感染COVID-19的儿童指定医院武汉儿童医院进行治疗,在连续2次核酸检测阴性后的2周后该新生儿出院。
    研究解释称,在妊娠晚期感染COVID-19孕妇的母婴结局看来非常好。这些COVID-19患者在怀孕期间的临床特征与文献中报道的未怀孕的成人COVID-19患者相似。

  • 原文来源: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inf/article/PIIS1473-3099(20)30176-6/fulltext
相关报告
  • 《3月24日_武汉市患有COVID-19的孕妇的临床特征以及母婴结局的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 来源专题:COVID-19科研动态监测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20-03-26
    • 1.时间:2020年3月24日 2.机构或团队: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3.事件概要: 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于3月24日在线出版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的研究论文“Clinical features and obstetric and neonatal outcomes of pregnant patients with COVID-19 in Wuhan, China: a retrospective, single-centre, descriptive study”,该文章旨在阐明患有COVID-19的孕妇的临床特征以及母婴结局。研究人员纳入了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2月8日之间同济医院收治的7例患有COVID-19的孕妇,评估了临床特征、治疗以及母婴结局。 该研究发现,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2岁(范围29-34岁),入院时平均孕龄为39周零1天(范围37周至41周零2天)。临床表现为发烧(6例,86%患者)、咳嗽(1例,14%患者)、呼吸急促(1例,14%患者)和腹泻(1例,14%患者)。所有患者在有临床表现的3天内进行了剖腹产,平均孕龄为39周零2天。随访的最后日期是2020年2月12日,产妇和新生儿的预后良好。4名新生儿出生后28天的随访期间未发现发烧、病理性黄疸或其他症状而出院。对其他3名新生儿进行SARS-CoV-2核酸检测,其中1名新生儿在出生后36小时的SARS-CoV-2核酸检测呈阳性,被转到感染COVID-19的儿童指定医院武汉儿童医院进行治疗,在连续2次核酸检测阴性后的2周后该新生儿出院。 研究解释称,在妊娠晚期感染COVID-19孕妇的母婴结局看来非常好。这些COVID-19患者在怀孕期间的临床特征与文献中报道的未怀孕的成人COVID-19患者相似。 4.附件: 原文链接: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inf/article/PIIS1473-3099(20)30176-6/fulltext
  • 《武汉市221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0-03-12
    •     3月4日,SSRN预印平台的《柳叶刀》预印版发表了来自武汉大学和德州农工大学的题为“Clinical Features and Treatment of 221 Patients with COVID-19 in Wuhan, China”的文章,文章旨在分析COVID-19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及其治疗方法及结果。     研究人员对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患者进行了单中心病例回顾性研究。2020年1月2日至2020年2月10日,共招募了221例经实验室确认为SARS-CoV-2感染的患者,包括55例严重患者和166例非严重患者。从标准化病例报告表中收集了流行病学、临床、实验室检查、放射学和治疗方法等数据,并对COVID-19的重度和非重度患者进行比较;具体分析了皮质类固醇对在ICU病房的重症患者的治疗结果。     结果显示:在221名COVID-19患者中,有108名(48.9%)是男性,只有8名(3.6%)患者有华南海鲜市场的接触史。与非重症患者相比,重症患者的中位年龄明显偏大(62.0岁对51.0岁),他们更有可能患有慢性并发症,包括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文章指出,重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高烧、厌食和呼吸困难。入院时,221名患者中有73名(33.0%)表现出白细胞减少,163名(73.8%)表现出淋巴细胞减少。实验室结果显示,严重患者的凝血异常、肝损伤、心肌损伤和肾损伤的严重程度更高。此外,严重的患者的细菌或真菌的并发感染率更高,并且他们更有可能出现并发症,包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心律不齐、急性心脏损伤、休克和急性肾损伤。截至2020年2月15日,共有42位患者(19.0%)出院,12位患者(5.4%)死亡。55例重症患者中,有44例(80%)接受了ICU护理,其中23例因症状缓解而转入了普通病房,死亡率为21.8%。     该文章认为,在这个单中心病例研究中,在中国武汉确诊的221例COVID-19住院患者中,55名高龄重症以及并发慢性病的患者发生了不止一种并发症。重症患者的死亡率显着高于非重症患者(21.8%vs 0.0%)。该文章指出,APACHE II和SOFA评分较高、PCT水平升高、输液量过多以及延迟使用皮质类固醇的年龄大的男性患者死亡风险可能会增加。     *注,本文为预印本论文手稿,是未经同行评审的初步报告,其观点仅供科研同行交流,并不是结论性内容,请使用者谨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