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溶易分离离子液体均相催化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18-06-21
  • 生物柴油不含硫和芳烃、十六烷值高、润滑性好, 是一种优质的清洁柴油。传统的生物柴油制备工艺, 多采用硫酸或氢氧化钠等均相酸碱为催化剂, 该方法虽然高效, 但该类催化剂难以回收重复利用, 产品需要中和洗涤, 副产物甘油分离精制困难, 酸碱污染严重, 以上问题严重制约了生物柴油的绿色工业化发展。因此, 寻找高效环保的催化剂对生物柴油工业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离子液体作为一种新型的环境友好型酸碱催化剂、拥有液体酸碱的高密度反应活性位和固体酸碱的不挥发性、同时它的结构和酸碱性可调、与传统酸碱催化剂相比、腐蚀性低、过程清洁、稳定性高、转化率高、易与产物分离、可重复使用、是真正意义上的绿色溶剂和催化剂、近年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但现有采用的离子液体对反应底物溶解性差, 油脂与短链醇基本不互溶, 生物柴油制备过程, 是一个典型的非均相酯化反应, 反应速率慢, 反应时间长, 且离子液体在室温下为液态, 离子液体催化剂需要蒸馏精细回收才能够重复利用,后处理工艺长。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所生物质能生化转化研究室利用离子液体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开发出一种在室温条件下为固态,加热到80℃以上熔融成液体,对油脂和短链醇溶解性好的离子液体。在生物柴油制备过程中,离子液体即作为催化剂又作为反应底物的增溶剂,使反应体系呈相溶的“一相”状态,进而有利于反应进行。反应结束后,通过冷却,离子液体结晶析出,其增溶作用也随之消失,反应体系转变成以离子液体为“固相”,生物柴油为主并溶解有少量未反应的油脂原料的“油相”以及以甲醇和甘油组成的“醇相”3个异相。反应后的体系经过滤和倾析就很容易进行分离,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离子液体对底物的溶解性差,油脂与短链醇基本不互溶,反应速率慢,反应时间长,离子液体需要蒸馏回收等问题。

      该成果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一种增溶易分离离子液体均相催化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专利号:ZL 201510078892),其工艺操作简单方便、反应速度快、转化率高、产物易分离纯化,催化剂离子液体价可重复使用、腐蚀性低、不污染环境,绿色环保,能快速制备生物柴油,能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具有较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相关报告
  • 《负载锆基mofs离子液体催化麻风树油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pengh
    • 发布时间:2020-10-20
    • 以1-甲基咪唑、1,3-丙基磺酸和H2SO4为原料制备环境酸性离子液体,并成功将B型酸性离子液体装入3个锆基MOFs中,采用浸渍法制备麻风树油制备生物柴油的催化剂。通过XRD、SEM、FTIR和BET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对三种催化剂(PSH/UiO-66、PSH/UiO-66NO2、PSH/UiO-66- nh2)活性的比较,发现PSH/UiO-66- no2的催化活性最高,麻风树油转化率为96.69%。研究了甲醇油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麻风树油转化为生物柴油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PSH/UiO-66-NO2催化剂的最佳反应条件。得到了最佳反应条件:反应温度为343 K,催化剂加油量为4 wt%,甲醇油比25:1,反应时间为4 h,麻风树油的平均转化率为97.57%,甲酯率大于99.98%。结果表明: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甲醇油比四个因素对麻风树油转化率有显著影响。
  • 《武汉植物园“一种快速高效获得多花火球花愈伤组织的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2-05-18
    •  5月13日,从国家知识产权局获悉,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园艺保育中心“一种快速高效获得多花火球花愈伤组织的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202110299783.8。发明人:钟志祥;王青锋;严雪;胡光万;刘艳玲;李洪林。   多花火球花 (Scadoxusmultiflorus subsp. multiflorus) 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潮湿、阴凉的生境,也极易遭受食叶害虫危害。该物种原产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广大地区,从塞内加尔到索马里,从埃塞俄比亚到南非都有分布。多花火球花叶形优美,株形俊秀,花色艳丽,花形奇特,先花后叶,是十分优良的盆栽花卉和景观绿化植物。多花火球花叶片和球茎都富含有剧毒的生物碱,球茎可以用来治疗水肿、疥疮、咳嗽等疾病,也可以用来制作鱼毒和箭毒;叶片则不能为牲畜食用,否则中毒。   目前,我国有少量的引种栽培,但是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生产的实际需求,大量扩繁显得尤为重要。全球对此物种常采用的扩繁方法是播种繁殖和分株(分球)繁殖,但这两种繁殖方式繁殖数量极为有限,大量采挖野外植株严重破坏了野外种群。为了避免野外采挖,以及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开发多花火球花的大规模繁殖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园艺保育中心高级实验师钟志祥和李洪林等发明了“一种快速高效获得多花火球花愈伤组织的方法”,此发明方法与传统的分株繁殖、播种繁殖相比,具有不破坏母株、单次产苗多、易于规模化生产等优点。其方法简便,成本低,适合大量扩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