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溶易分离离子液体均相催化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18-06-21
  • 生物柴油不含硫和芳烃、十六烷值高、润滑性好, 是一种优质的清洁柴油。传统的生物柴油制备工艺, 多采用硫酸或氢氧化钠等均相酸碱为催化剂, 该方法虽然高效, 但该类催化剂难以回收重复利用, 产品需要中和洗涤, 副产物甘油分离精制困难, 酸碱污染严重, 以上问题严重制约了生物柴油的绿色工业化发展。因此, 寻找高效环保的催化剂对生物柴油工业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离子液体作为一种新型的环境友好型酸碱催化剂、拥有液体酸碱的高密度反应活性位和固体酸碱的不挥发性、同时它的结构和酸碱性可调、与传统酸碱催化剂相比、腐蚀性低、过程清洁、稳定性高、转化率高、易与产物分离、可重复使用、是真正意义上的绿色溶剂和催化剂、近年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但现有采用的离子液体对反应底物溶解性差, 油脂与短链醇基本不互溶, 生物柴油制备过程, 是一个典型的非均相酯化反应, 反应速率慢, 反应时间长, 且离子液体在室温下为液态, 离子液体催化剂需要蒸馏精细回收才能够重复利用,后处理工艺长。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所生物质能生化转化研究室利用离子液体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开发出一种在室温条件下为固态,加热到80℃以上熔融成液体,对油脂和短链醇溶解性好的离子液体。在生物柴油制备过程中,离子液体即作为催化剂又作为反应底物的增溶剂,使反应体系呈相溶的“一相”状态,进而有利于反应进行。反应结束后,通过冷却,离子液体结晶析出,其增溶作用也随之消失,反应体系转变成以离子液体为“固相”,生物柴油为主并溶解有少量未反应的油脂原料的“油相”以及以甲醇和甘油组成的“醇相”3个异相。反应后的体系经过滤和倾析就很容易进行分离,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离子液体对底物的溶解性差,油脂与短链醇基本不互溶,反应速率慢,反应时间长,离子液体需要蒸馏回收等问题。

      该成果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一种增溶易分离离子液体均相催化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专利号:ZL 201510078892),其工艺操作简单方便、反应速度快、转化率高、产物易分离纯化,催化剂离子液体价可重复使用、腐蚀性低、不污染环境,绿色环保,能快速制备生物柴油,能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具有较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相关报告
  • 《负载锆基mofs离子液体催化麻风树油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pengh
    • 发布时间:2020-10-20
    • 以1-甲基咪唑、1,3-丙基磺酸和H2SO4为原料制备环境酸性离子液体,并成功将B型酸性离子液体装入3个锆基MOFs中,采用浸渍法制备麻风树油制备生物柴油的催化剂。通过XRD、SEM、FTIR和BET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对三种催化剂(PSH/UiO-66、PSH/UiO-66NO2、PSH/UiO-66- nh2)活性的比较,发现PSH/UiO-66- no2的催化活性最高,麻风树油转化率为96.69%。研究了甲醇油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麻风树油转化为生物柴油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PSH/UiO-66-NO2催化剂的最佳反应条件。得到了最佳反应条件:反应温度为343 K,催化剂加油量为4 wt%,甲醇油比25:1,反应时间为4 h,麻风树油的平均转化率为97.57%,甲酯率大于99.98%。结果表明: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甲醇油比四个因素对麻风树油转化率有显著影响。
  • 《物探院一种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中国石化新闻网》

    • 来源专题:现代化工
    • 编译者: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4-08-14
    • 物探院一种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来源:中国石化报时间:2024-08-12 07:55 本报讯 近日,物探院地震成像技术研究所申报的“一种限存状态全波形速度反演方法”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授权。 随着超深层油气勘探开发不断深入,传统速度建模方法无法满足地下超深层地震成像的速度和精度要求。全波形反演技术可以提供高精度地震速度模型,但受限于计算量问题,难以实现大规模生成应用。为此,物探院科研人员开展技术攻关,研发了一种限存状态全波形速度反演方法。 该方法能够解决海量数据全波形反演计算与存储难题,显著提高全波形反演计算效率,降低计算成本。目前已在多个探区成功应用,提供高精度地震速度模型,提升超深层地震成像质量,助力勘探降本增效。(杜泽源 齐 鹏) ( 责任编辑:刘小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