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亲水又亲油”的新型海绵面世》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姜山
  • 发布时间:2017-12-29
  • 能让海绵如吸水一般快速地吸油吗?这恐怕是在众多漏油事故中,人们首先想到的最快捷、最简便的处理方法。记者日前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人员利用纳米纤维素和石墨烯的特性,通过浸涂法获得了超亲水超亲油的新型海绵。这种“双亲”海绵在油水分离领域,特别是海上漏油事故以及受到油污染的各类水资源中,将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近几年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聚合物复合材料研究组致力研究纳米纤维素和石墨烯的相互作用,并通过大量实验证实了纳米纤维素与二维石墨烯片层有较强的吸附作用。其中,石墨烯基多孔材料通常通过化学气相沉积、电化学沉积以及冷冻干燥等方法获得。

      “正是这两种纳米材料的相互作用,有效促进了石墨烯在海绵内部的扩散和表面吸附,使普通海绵能够达到具有超双亲的表面特性。”中国科学院金属所聚合物复合材料研究组刘冬艳副研究员说,这也是国际上首次通过浸涂法直接获得的超双亲聚氨酯海绵材料,“接触角度为零,表明水或油滴在材料表面时,会迅速达到铺展和吸收作用,接触角度越小,说明材料的吸收能力越强。”

      据悉,新型海绵能迅速吸附水和油,对制备具有特殊浸润性能的多孔弹性材料及其复合材料提供了新思路,在催化剂载体和智能高分子复合材料领域有望获得应用。

相关报告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来源专题:水体污染与防治领域信息门户
    • 编译者:徐慧芳
    • 发布时间:2006-03-27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网站,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成立于1950年8月1日,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学科最全的从事海洋科学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和新技术开发的综合性海洋科研机构。此网站提供科研动态,科技信息,重大课题等信息。
  • 《中国科学院声学所等实现新型声学拓扑绝缘体》

    • 来源专题:水声领域信息监测
    • 编译者:ioalib
    • 发布时间:2016-12-12
    • 近日,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噪声与振动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贾晗与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副教授祝雪丰等合作的研究工作《反常弗洛奎型声学拓扑绝缘体的实验论证》在《自然-通讯》上在线发表。 拓扑绝缘体是一类不同于金属和绝缘体的全新物态,其内部为绝缘体但表面却能导电,且该表面导电性源自材料的内禀性质,不受杂质和缺陷的影响。拓扑绝缘体因在自旋电子学、热电以及量子信息领域具有广大的应用前景而引起人们极大关注。近几年来,玻色子(光子和声子)的拓扑态也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 研究人员利用二维超材料环阵列,首次实现了时间反演对称型声学拓扑绝缘体。该工作类比电子自旋,将声在超材料环中的传播方向定义为一种赝自旋。在此基础上,理论和实验同时证实了环间强耦合条件下赝自旋边界态单向拓扑传输效应。另外,在环阵列中引入适当位错,可产生一种赝自旋拓扑界面态。该工作对于探索声波单向拓扑传输、声隔离和手性声学超材料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