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爆机制及其控制》

  • 来源专题:岩土力学与工程信息资源网
  • 编译者: 李娜娜
  • 发布时间:2024-12-18
  • 随着岩体工程向深部发展,开挖引发的围岩大变形和强冲击诱发的动力破坏日益严峻。岩爆作为深部地下工程中常见的一种强动力灾害,被称为岩土工程界的“癌症”,其具有突发性特点,难以有效预报及防治,严重地威胁着施工人员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何满潮院士通过对比岩石在真三轴卸荷和单轴压缩这2种应力路径下的储能差异,对岩爆多余能量机制进行探讨。首先,根据岩爆诱发机制的不同,将岩爆分为由应力集中导致的应变型岩爆和扰动诱发的冲击岩爆。然后,模拟开挖诱发的不同类型岩爆的应力路径进而在室内再现各种岩爆现象,并对其机制进行研究,自主研发3套真三轴岩爆模拟试验系统:第1代应变岩爆试验系统、第2代应变岩爆试验系统、冲击岩爆试验系统。同时,在实验室内成功模拟不同类型的岩爆:巷道应变岩爆、巷道交叉点应变岩爆、3个临空面矿柱应变岩爆、矿柱应变岩爆以及动荷载诱发的冲击岩爆。最后,为有效控制岩爆灾害,提出开挖补偿法,并研发具有负泊松比效应的宏观和微观NPR锚杆/索。工程实践证明,NPR锚杆/索能提供高预应力来补偿开挖造成的应力损失,同时具备良好的延展性和吸能效果,可为岩爆灾害的防治提供有效途径。

    研究指出要加强岩爆试验力学系统的研发,深入研究不同地质和工况条件下岩爆发生机制,可为岩爆源头治理和预警提供理论基础;同时,进一步研发抗冲击吸能NPR锚杆和NPR金属支架支护技术,并提高NPR支护技术施工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可更大程度地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研究成果发表于《隧道建设(中英文)》。

  • 原文来源:何满潮,李杰宇,刘冬桥,等.岩爆机制及其控制[J].隧道建设(中英文),2024,44(07):1321-1336.
相关报告
  • 《岩爆机制及其控制》

    • 来源专题:岩土力学与工程信息资源网
    • 编译者:李娜娜
    • 发布时间:2024-12-17
    • 随着岩体工程向深部发展,开挖引发的围岩大变形和强冲击诱发的动力破坏日益严峻。岩爆作为深部地下工程中常见的一种强动力灾害,被称为岩土工程界的“癌症”,其具有突发性特点,难以有效预报及防治,严重地威胁着施工人员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何满潮院士通过对比岩石在真三轴卸荷和单轴压缩这2种应力路径下的储能差异,对岩爆多余能量机制进行探讨。首先,根据岩爆诱发机制的不同,将岩爆分为由应力集中导致的应变型岩爆和扰动诱发的冲击岩爆。然后,模拟开挖诱发的不同类型岩爆的应力路径进而在室内再现各种岩爆现象,并对其机制进行研究,自主研发3套真三轴岩爆模拟试验系统:第1代应变岩爆试验系统、第2代应变岩爆试验系统、冲击岩爆试验系统。同时,在实验室内成功模拟不同类型的岩爆:巷道应变岩爆、巷道交叉点应变岩爆、3个临空面矿柱应变岩爆、矿柱应变岩爆以及动荷载诱发的冲击岩爆。最后,为有效控制岩爆灾害,提出开挖补偿法,并研发具有负泊松比效应的宏观和微观NPR锚杆/索。工程实践证明,NPR锚杆/索能提供高预应力来补偿开挖造成的应力损失,同时具备良好的延展性和吸能效果,可为岩爆灾害的防治提供有效途径。 研究指出要加强岩爆试验力学系统的研发,深入研究不同地质和工况条件下岩爆发生机制,可为岩爆源头治理和预警提供理论基础;同时,进一步研发抗冲击吸能NPR锚杆和NPR金属支架支护技术,并提高NPR支护技术施工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可更大程度地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研究成果发表于《隧道建设(中英文)》。
  • 《软化水装置及其再生控制方法》

    • 来源专题:水体污染与防治领域信息门户
    • 编译者:徐慧芳
    • 发布时间:2012-03-22
    • 提供一种随时间检测软化水处理的供应水硬度,根据该检测值,控制再生时间的软化水装置和其再生控制方法。配有:测定向软水器(1)的供应水的硬度的入口硬度测定装置(10),测定通过前述软水器(1)之后的处理水的流量的处理水量测定装置(11),检测再生时的盐水浓度的盐水浓度检测装置(8),检测再生时的盐水消耗量的盐水消耗量检测装置(9)。进而,配有测定通过前述软水器(1)之后的处理水的硬度、检测硬度渗漏的硬度渗漏检测装置(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