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水电产业前景:中国绿色能源的选择》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 pengh
  • 发布时间:2018-08-29
  • 能源安全非常重要,尤其是在绿色能源选择迫切需要的时候。随着化石燃料燃烧引发的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中国将在未来做出改变,以应对从化石燃料转向绿色能源的需求。我国水电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尤其是长江流域水电在我国能源结构调整中起着关键作用。然而,有许多阻碍其发展,包括住宿和消费问题,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问题,移民问题等。中国已经停止发展的大多数中小型水电工程,水电以来长江流域也有许多缺点。本文通过对长江流域水电产业现状的总结,运用外部性特征分析和SWOT分析对其发展进行了全面的探讨。一系列的发展计划方面的制度、技术、商业和政治是为了帮助使水电是一个更好的绿色能源的选择,实现水电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在长江流域,并确保在中国能源结构调整的顺利进行。

    ——文章发布于2019年2月

相关报告
  • 《长江流域的绿色工作者:守护一江碧水,两岸青山》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8-06-29
    • 万州:任凭,万州区林科所林业正高级工程师,9年前开始带领团队在长江万州段的消落带试种中山杉,取得成功。他走过的这片中山杉是2006年栽种的,原来3、4米高的中山杉已长大成林。 通讯员 冉孟军 摄 负责浇灌的谭天篮和村民为消落带“穿绿衣”。她和村民一样,祖祖辈辈都住在长江边。她说:“光石板(指消落带)变美了,镇上还沿江建起十里长廊,吸引不少市民周末来度假,村民的腰包也鼓了。” 通讯员 冉孟军 摄 巫溪:巫溪县兰英乡高洞村,生态护林员在崖路沿途写护林防火标语。记者 谢智强 摄 巫溪县兰英乡高洞村,生态护林员在荒坡上栽树。近年来,巫溪县林业局聘请辖区内建卡贫困户为生态护林员,在划定区域护林,每人每年补贴8000元。目前,全县共有1500名生态护林员。 记者 谢智强 摄 巫山:张兵夫妇在巫峡峡口清漂。一年四季,夫妇俩风里来、浪里走、毫无怨言。 通讯员 王忠虎 摄 △张兵夫妇在清漂船头留影。通讯员 王忠虎 摄 重庆日报消息,4月29日清晨,不到7点,巫山县城还笼罩在一层薄雾里,张兵、李东燕夫妇就驾船驶离了港口。 作为巫山清漂队队员,从2009年开始,夫妇俩就从事着长江水域巫山段的清漂工作,负责着长江干线55公里和支流128公里水域的清漂以及两岸的保洁。 每年汛期,由于江面上漂浮物猛增,清漂队员都是清晨7点开始作业,直到太阳落山才收工。 “我们绝不让漂浮物出重庆。”张兵说,巫山是长江在重庆境内流经的最后一个地方,要守好这“最后一道防线”。 清漂工作早出晚归,风里来雨里去,但张兵夫妇却九年如一日,始终坚持着,“就为了长江干净整洁,我们心头也舒服。” 张兵夫妇守着长江重庆段“最后一道防线”,而在万州,为了守护长江坡岸,52岁的任凭和同事们也在努力着。 4月29日14时,两鬓斑白的任凭和比自己小1岁的吴晓洪在江边丈量着土坑直径。任凭是消落带栽种中山杉实验的专家,吴晓洪则是消落带栽种中山杉实验结果推广应用的企业家。 如今,长江万州段消落带上已经种植了1500亩中山杉,总数超10万株。随着消落带栽种中山杉应用技术的成熟,接下来还会在开州、合川等地进行推广。 任凭和吴晓洪在长江边种出了一片一片树林,巫溪县兰英乡高洞村村民谌祖友,则全心全意守护着阴条岭坡上岭下这片森林。 “我们还是娃儿的时候就晓得,大宁河的水这些都是从阴条岭里流出来,不守好这片林子,水就没得了。”5月1日,巫溪林业局聘请的生态护林员谌祖友和李家财一起,在巫溪县通城镇至双阳乡的公路沿线用白漆涂写着护林防火标语,“做好宣传,让更多人和我们一起守好林子。” 张兵、李东燕、任凭、吴晓洪、谌祖友、李家财……他们只是千千万万用自己的辛劳守护着长江这一江碧水、两岸青山的重庆儿女中的普通一员,但正是有了这千千万万的普通人,水会更清,岸会更美! 重庆日报记者 陈维灯
  • 《邓宏兵:强力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9-03-25
    • 一、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髓,以共同的思想理念和认知为前提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 第一,必须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庆讲话精神,旗帜鲜明地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绿色发展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主旋律,推动深层次的绿色发展改革是全面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具体路径,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讲话精神的具体举措。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召开的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明确指出长江经济带要走绿色发展之路。绿色发展理念是“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讲话精神指明了长江经济带战略的核心精髓和方向。 第二,必须统一思想,深刻认识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新常态特征。“绿色发展”已成为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新任务,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绿色发展”已贯穿长江经济带转型发展全过程,“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需要不断创新。 第三,必须实现思维方式大转变。要真正转变思维方式,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价值必须得到汄同,并扎实推进思维方式转变和价值认同的深化工作。坚持绿色发展、坚持市场导向、坚持民生目标。 二、加强理论研究,建构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理论体系 第一,在资源与环境面临严峻挑战,自然资源处于消耗的“天花板”这一大背景下,通过分析长江经济带历史发展特点,明晰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现状,梳理不同区域绿色发展状态,明确新常态下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背景、意义与紧迫性。 第二,现有关于绿色发展研究的理论支撑主要从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循环发展等角度进行分析,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因此,对国内外绿色发展的进展进行总结分析,结合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实际、构建绿色发展理论体系意义重大。 第三,绿色发展问题不仅是关系到什么是绿色发展的理论问题,更是发展方式如何转变、能源利用效率如何提高的实际应用问题。 第四,绿色发展问题归根结底是如何推进绿色发展,通过学习、研究国外区域绿色发展模式,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模式提供经验借鉴,同时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模式选择提供依据。 三、以生态产业为突破口,夯实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经济基础 目前,世界产业模式正在经历从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再向生态产业发展的趋势,生态产业是最有希望从根本上改善经济与环境间深刻矛盾的产业形式,因而是科技含量最高的产业形式。 第一,合理引导生态农业发展。全面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保障农产品安全生产。加快长江经济带现代水利建设,加大农产品附加值,因地制宜地发展林下经济、精品农业,拓宽农业发展思路。 第二,科学引导生态工业发展。一是要率先疏浚长江经济带航运主通道,打通城市间运输通道。同时要大力整治高耗能、高污染企业,严禁废水、废渣向长江排放。二是要鼓励企业改进生产技术,清洁生产、循环生产,向绿色可持续生产企业转型。三是要利用流域内产业集聚特征,改造传统产业园,大力建设生态工业园。重视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进一步融合。 第三,正确引导生态服务业发展。比如,生态旅游就是生态保护和生态开发的有机结合,要大力发展。 四、破解发展制度障碍,以体制改革为动力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 第一,破解绿色发展制度障碍、构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制度体系。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制度障碍主要来自以下三方面:具体的强制性制度较多,而自发性制度相对不足;规章制度条块化和部门性化,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综合性观念层面的制度供给不足。 第二,构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制度体系,包括绿色监管制度、绿色消费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生态移民制度、水系山脉生态管理区划制度、碳排放交易制度、生态文明政绩考核制度等等。 第三,创新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体制机制,包括生产方式绿色化、生活消费绿色化、绿色产业发展、国土空间优化、科技创新驱动、政绩考评体系、生态法治建设等等。 五、正确认识长江经济带绿色区情,提升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质量 第一,要正确认识长江经济带绿色区情,差异化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区域地理位置、资源禀赋等差异导致整个流域在发展过程中不均衡,对不同区域绿色发展状况和基础要进行综合评价,认识客观存在的空间差异特征,据此提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差异化战略和突破口。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重点是中上游发展和保护以及上中下游的协调。 第二,长江经济带发展不仅要速度,更要质量,绿色发展的核心是质量,要强化质量意识,提升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质量。真正做到生态与经济的协调,而不能牺牲环境带来发展。 六、真正做到开发和保护相结合,高度重视长江经济帶生态安全 第一,科学认识生态安全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内在关系与相互作用机理;客观评估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现状与问题;科学分析生态安全在长江经济带发展进程中的效应与约束。 第二,加强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功能区建设与研究。一是分析长江经济带生态功能区建设现状和问题,探讨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功能区建设路径。二是加强流域重点生态敏感区保护,加大太湖、巢湖、鄱阳湖等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和保护,有条件时,可探索建立沿江国家公园。 第三,建立、完善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机制,以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省际利益协调机制、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区域资源配置机制、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产权交易机制为重点。推动长江经济带建立区域内污染物排放指标有偿分配机制,协调上中下游地区排污指标,通过市场化的《污染物排放权交易合同》,试行收取交易费用制;探索碳汇交易补偿机制,争取国家支持在江西设立中国南方森林碳汇基金,推进碳汇造林和碳减排指标有偿使用交易,探索长江流域下游发达地区向上游欠发达地区购买碳排放指标,以抵消下游地区的减排任务;以节能减排交易所为基础,以产权交易共同市场为平台,建立统一的排污权、碳排放交易市场。 第四,关注长江经济带水资源利用和管理。关于这一点,应研究长江经济带重点水体水质监测和综合治理问题、长江经济带水资源污染治理区域联动机制问题、长江经济带水资源创新管理体制机制问题等,以实现综合治理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