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发表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杂志上的科研成果通过对保存在南极冰层中长达150万年的气泡的分析,发现冰川侵蚀可能导致大气氧(PO2)含量在过去80万年有所下降。
莱斯大学Yuzhen Yan认为,大气氧含量在更新世晚期开始有所下降,与同时期广泛而强烈的冰川作用密切相关。更新世晚期广泛发育的冰川伴随着强烈的磨蚀作用,使得沉积物内部结晶表面暴露于空气中,随之而来的氧化反应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导致浓度降低。冰川导致氧气浓度降低的另一种方式是暴露埋藏数百万年的有机碳。
俄勒冈州立大学、缅因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Yan、Higgins及其同事在东南极洲Allan Hills蓝冰区钻取的150 Ma的不连续冰样本,扩展了PO2的冰核记录。统计数据表明,1.5~81 ka冰芯样品的PO2没有显著差异,这表明表明晚更新世氧源和氧汇的不平衡开始于中更新世40~100 ka冰期旋回过渡时期(约1.2 Ma~700 ka)。这项研究利用冰芯气泡来显示氧气在过去的80万年里浓度的研究表明,地球的大气层含氧量比现在降低了大约0.2%。Yan认为,地球生物圈从大气中吸收的氧气和它产生的一样多,因此对PO2下降没有贡献,而风化和氧化作用可以有效地解释PO2下降。(傅圆圆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