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研究团队开发出新型纳米颗粒递送平台,可突破血脑屏障,为神经系统疾病开辟新的可能性》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生命健康领域集成服务门户
  • 编译者: 张学博
  • 发布时间:2021-01-15
  • 1月1日,美国哈佛医学院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出新型纳米颗粒递送平台。研究人员使用可降解的生物相容性聚合物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作为纳米颗粒的基础材料,用小分子干扰RNA(siRNA)作为治疗药物,来抑制在神经退行性病变中起关键作用的tau蛋白。该平台能突破血脑屏障,将治疗药物成功递送到大脑,且治疗效果显著,效率是传统递送方法的三倍,并可用于递送多种药物,为治疗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开辟新的可能性。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Science Advances》期刊。

  • 原文来源:https://advances.sciencemag.org/content/7/1/eabd6889
相关报告
  • 《美国研究人员开发出可突破血脑屏障的新型AAV变体,助力脑肿瘤和中枢神经系统遗传疾病的治疗》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网络监测与评估
    • 编译者:闫亚飞
    • 发布时间:2022-11-24
    • 据生辉公众号10月24日消息,美国哈佛大学布列根和妇女医院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型腺相关病毒(AAV)变体“AAV.CPP.16”,能突破血脑屏障的限制,可用于治疗脑肿瘤(如胶质母细胞瘤)和中枢神经系统遗传疾病。与常用的AAV9相比,AAV.CPP.16跨越血脑屏障的递送效率显著提高,并表现出较高的脑部神经元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脊髓神经元的感染亲和力。此外,AAV.CPP.16递送的HSV-TK1疗法结合腹腔注射GCV可明显杀伤肿瘤细胞,提高荷瘤小鼠生存率约至57%。该研究为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等脑肿瘤和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遗传疾病打开了新的大门。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期刊。
  • 《美国研究人员开发出可突破血脑屏障的新型AAV变体,助力脑肿瘤和中枢神经系统遗传疾病的治疗》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
    • 编译者:闫亚飞
    • 发布时间:2022-11-06
    • 据生辉公众号10月24日消息,美国哈佛大学布列根和妇女医院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型腺相关病毒(AAV)变体“AAV.CPP.16”,能突破血脑屏障的限制,可用于治疗脑肿瘤(如胶质母细胞瘤)和中枢神经系统遗传疾病。与常用的AAV9相比,AAV.CPP.16跨越血脑屏障的递送效率显著提高,并表现出较高的脑部神经元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脊髓神经元的感染亲和力。此外,AAV.CPP.16递送的HSV-TK1疗法结合腹腔注射GCV可明显杀伤肿瘤细胞,提高荷瘤小鼠生存率约至57%。该研究为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等脑肿瘤和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遗传疾病打开了新的大门。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