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确编辑活细胞基因组的能力具有巨大的潜力,可以加快生命科学研究,改善生物技术甚至治疗人类疾病。
用于基因组编辑的方法-主要是锌指核酸酶和类似转录激活因子的效应器(TALE)核酸酶-已经存在了几年,但是在2013年,被首次设计的CRISPR-Cas9系统的效率,有效性和精度迅速使它们黯然失色。博德研究所(Broad Institute)和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张峰(Feng Zhang)利用其进行哺乳动物基因组编辑。
CRISPR系统
像锌指和TALE一样,CRISPR系统也是天然产物。然而,CRISPR-Cas在一个关键方面与锌指和TALE不同,这使其在基因组编辑应用中具有优势:而锌指和TALE通过直接的蛋白质-DNA相互作用与DNA结合,需要针对每个新靶点重新设计蛋白质DNA位点,CRISPR-Cas通过小的RNA可以实现靶标特异性,可以很容易地将其交换为靶向新位点的其他RNA。
在自然界中,CRISPR-Cas系统可帮助细菌防御攻击性病毒(称为噬菌体或噬菌体)。它们由两个组件组成,CRISPR(聚簇的,规则间隔的回文重复序列)阵列和Cas(与CRISPR相关的)蛋白。 CRISPR序列可阻止细菌从入侵的噬菌体复制而来的短片段DNA,从而保留了过去攻击它们的病毒的记忆。然后将这些序列转录为短RNA,将Cas蛋白引导至匹配的病毒序列。 Cas蛋白通过切割来破坏匹配的病毒DNA。自然界中存在许多不同类型的CRISPR-Cas系统,它们的组成各不相同。 CRISPR-Cas9系统仅使用一种蛋白质Cas9来发现并破坏目标DNA。在2015年,Zhang和同事成功地利用了另一个名为CRISPR-Cpf1的系统,它具有用于更简单,更精确的基因组工程的潜力。
工程CRISPR工具箱
2011年初,张峰刚刚在Broad大学和MIT成立了自己的研究小组,在那里他是McGovern脑科学研究所的研究员,并且是脑与认知科学和生物工程系的教职员工。在广泛会议的一次科学会议上了解了现有的CRISPR研究之后,他很快意识到具有单个RNA引导蛋白的系统可能会改变基因组编辑技术。他已经在研究DNA靶向方法,并曾作为哈佛的初级研究员帮助开发TALE系统。该系统可以靶向并激活哺乳动物基因组中的基因。
Zhang和他的团队专注于利用CRISPR-Cas9在人类细胞中使用。 2013年1月,他报告了在人类细胞中基于Cas9的基因组编辑的首次成功演示,该论文已成为被引用最多的CRISPR论文(Cong等,Science,2013)。哈佛大学乔治·丘奇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同一期《科学》上也报道了类似的发现(Mali等,《科学》,2013年)。 Zhang和Church的论文表明,Cas9可以靶向人类基因组中的特定位置,并在那里切割DNA。然后通过插入由研究人员提供的新的DNA片段修复被切割的DNA,从而基本上实现了人类基因组的“查找和替换”功能。
2015年9月,Zhang和合作伙伴介绍了另一种系统Cpf1,该系统似乎对研究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Cpf1系统更简单,因为它仅需要一个RNA。 Cpf1酶也比标准SpCas9小,从而更易于传递到细胞和组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