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系统中风冷和液冷的区别》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 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4-07-10

  • 储能系统
    的设计与应用中,散热技术是确保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目前,风冷和液冷是两种最为主流的散热方式。究竟二者有何区别呢?本文将做详细介绍。
    区别一:散热原理不同
    风冷是依赖空气流动来带走热量,使设备表面温度降低,其散热效果会受环境温度、空气流通等因素影响。风冷要求设备的元件器之间要有一定的间隙作为风道,因此
    风冷散热
    的设备往往体积会比较大一些;另外由于留有风道,且需要与外界的空气做热交换,因此结构上往往做不到比较高的防护等级。
    液冷是通过液体循环来降低设备内部温度,要求发热的设备元件需要与散热板有良好的接触,以及散热的器件至少有一面是平整的、规则的;液冷控温的热交换最终是通过液冷机来将热量散失到外界,由于设备本身即带有液体,因此
    液冷散热
    的设备可以做到比较高的防护等级。
    区别二:适用场景不同
    风冷广泛应用于各种规模和类型的储能系统,特别是在室外环境中有更好的适用性。是目前最广泛采用的一种冷却技术,如应用于工业制冷、通信基站、数据中心、温控场景等,其技术成熟度和可靠性已经得到了广泛验证,尤其在中低功率场景下,风冷仍占据主流地位。
    液冷则更适用于大规模、高能量密度的储能项目。在电池包能量密度高、充放电速度快、环境温度变化大的场合,液冷的优势尤为明显。
    区别三:散热效果不同
    风冷的散热效果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如环境温度、空气流程等,因此对高功率设备的散热需求可能无法满足。而液冷的散热效果较好,能有效控制设备内部温度,提升设备的稳定性和延长使用寿命。
    区别四:设计的复杂程度
    风冷的设计相对简单直观,主要集中在散热风扇的安装和空气流通路径的设计上。其核心在于空调和风道的配置,以实现有效的热量交换。
    相对来说,液冷的设计则更为复杂,会涉及到液体循环系统的整体布局、泵的选择、冷却液的循环以及系统的长期维护等多个方面。
    区别五:成本及维护不同
    风冷的前期投入成本较低且维护简单。但由于防护等级做不到IP65以上,可能会导致设备内积尘,需要定期清理,会增加维护成本。
    液冷前期投入成本较高且需要维护液体循环系统。但由于设备内有液体隔绝,其安全性方面高一些,冷却液由于具有挥发性,需要定期检测加液。
    区别六:运行功耗不同
    二者的功耗组成不同,风冷主要包括空调和电气仓风扇的功耗;液冷主要是液冷机组和电气仓风扇的功耗。如若在相同条件下,为了维持相同温度,风冷的功耗通常要低于液冷。
    50kW/100kWh工商业光储一体机(风冷)
    区别七:空间需求不同
    风冷由于需要安装风扇和散热器,可能会占用更多的空间。相对来说,液冷的散热器体积较小,可以更紧凑地设计,因此对空间的需求较为灵活,能有效节省空间。如科士达125kW/233kWh工商业液冷储能系统,采用一体化高度集成设计,占地面积仅1.3m2,可大大节省空间。
    125kW/233kWh工商业液冷储能系统
    总结
    综上所述,风冷和液冷在储能系统中的应用各有优缺点,选择哪种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来决定。如果成本和散热效率是关键因素,液冷可能更适合;如果考虑到维护简便和环境适应性,风冷则更具优势。当然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混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
  • 原文来源:https://news.bjx.com.cn/html/20240709/1387844.shtml
相关报告
  • 《深入:液冷技术如何释放储能潜力》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7-30
    • 21世纪20年代将被人们铭记为储能十年。例如,2021年底,全球安装了约27GW/56GWh的储能系统。到2030年,这一总数预计将增加15倍,达到411GW/1194GWh。 大量涌入的储能背后有一系列驱动因素。可以说,最重要的驱动因素是必要性。到2050年,近90%的电力可以由可再生能源产生。充足的储能对于平衡如此大量的风能和太阳能发电至关重要。 在美国,公共政策也是更雄心勃勃的储能部署的重要驱动力。最近通过的《通胀削减法案》(IRA)为未来十年为太阳能和储能以及独立储能装置配对的项目提供了30%的投资税收抵免(ITC),为储能市场提供了急需的确定性。过去,只有太阳能加储能项目符合ITC的资格。《通货膨胀削减法案(IRA)》通过后,研究公司Wood Mackenzie将其对2022年至2026年间美国储能市场的预测上调至191GWh以上。 最大化储能价值 虽然很明显,未来几年对储能的需求只会变得更加迫切,但同样重要的是要知道,并非所有的储能技术都是平等的。事实上,在安装成本、平准化能源成本(LCOE)、性能、运营和维护(O&M)以及安全方面,部署哪种储能技术的决定将产生重要影响。 当比较传统的风冷储能系统和液冷替代品时,技术选择的影响尤其明显,例如阳光电源公司生产的PowerTitan系列产品。这两种储能技术之间最明显的区别之一是容器大小。 阳光电源的高级技术销售经理Neil Bradshaw说:“如果你进行空气冷却,那么你必须有这些巨大的空气管道通道来输送空气,因为空气的比热容非常可怕。但水的比热容是所有材料中最好的,这意味着你只需要一个小管道,就足以冷却2.7MWh的电池模块。由于该管道占用的空间很小,这意味著我们可以将容器缩小到最小尺寸。” 事实上,PowerTitan比标准储能系统占用的空间减少了约32%。液体冷却也比空气更容易控制,空气需要一个复杂的平衡动作才能达到最佳效果。液体冷却的优点最终导致功耗降低40%,电池使用寿命延长10%。 液冷储存容器的尺寸减小具有许多有益的连带效应。例如,减小尺寸意味着安装更容易、更高效、成本更低。Bradshaw说:“你可以用一辆大卡车运送满载的电池单元。这意味着你不必在现场装载电池模块。这基本上都是预先完成的,你只需把它放在地上。”更小的尺寸也为设计储能系统的安装位置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 液冷系统的安全优势 只有解决安全问题,储能才能在可再生能源主导的脱碳电力系统中发挥关键作用。电力研究所(EPRI)追踪世界各地的储能故障事件,包括火灾和其他安全相关事件。自2017年以来,EPRI记录了50起商业和工业(C&I)以及公用事业规模的故障事件。 随着锂离子储能系统在当今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主要的安全问题是热失控。在基本层面上,当故障导致电池内部过热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这可能会导致产生大量热量和自加速反应,从而导致火灾或爆炸。热失控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内部电池缺陷、电池管理系统故障和环境污染。 液冷电池储能系统比风冷系统更能防止热失控。Bradshaw说:“如果你的电池单元发生热失控,你就有了这个巨大的散热器,可以将能量吸入其中。液体是一层额外的保护层。” PowerTitan储能系统经过了严格的测试,以确保其能够防止热失控。Bradshaw说:“我们测试的一部分是故意迫使电池进入热级联,并停止液体冷却。我们以每分钟5摄氏度的速度将温度升高到400摄氏度。我们将三个、四个或五个电池串联起来,然后移除热源并观察发生了什么。我们的目标是让级联自行耗尽。” 电池串级别控制 安全显然是任何电池储能系统的首要任务。但最安全的系统的一个重要区别是性能。在这方面,PowerTitan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一个是在串级包含DC-DC转换器。 原因是:串级管理意味着一些性能不佳或有故障的电池不会损害整个电池系统的性能。例如,性能不佳的电池会影响电池串的整体容量。Bradshaw说:“我们可以在电池串级别使用DC-DC将这种影响隔离到一个电池串上。”这意味着,一个容量不足20%的单元只会影响其电池串,而不会将24个或更多电池串的容量减少20%。 Bradshaw说:“这与客户的底线有很大不同。串级的DC-DC转换器隔离了这个问题,这样它就不会影响到其他部件。” (素材来自:Sungrow 全球氢能网、新能源网综合)
  • 《安全、高效、灵活的新一代液冷储能系统来啦!》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5-30
    • 5月20日,科华S³液冷储能系统新品发布会线上举行,集主动安全、智能高效、精简灵活于一身的科华新一代S³液冷储能系统于发布会亮相。 科华S³液冷储能系统由1500V 储能电池、簇级控制器、液冷系统、安全防护系统、智能管理系统组成,兼顾交流耦合和直流耦合两种方案,采用高密集成化、标准模块化设计灵活搭配,结合电力电子技术。可减少电池热失控影响概率,有效提升储能系统全方位安全和储能电池全生命周期寿命,为储能系统运行提供更安全的技术保障、更智能的管理策略、更高密的系统配置、更高效的运行控制,为储能用户带来高安全、高可靠、高智能、高收益的储能解决方案。 科华数能技术中心总经理曾春保在会上表示,当前,储能正面临安全性较低、系统成本偏高、电池系统均衡性较差等行业难题。为进一步突破储能行业壁垒,科华数能结合电力电子技术,提出的全新一代高安全、高可靠的S³液冷储能系统在主动安全、智能高效、精简灵活三方面独具优势。 在安全方面,系统拥有本体安全、设计安全、结构安全、系统安全、管理安全、消防安全六重安全设计,安全防范无遗漏。可精准定位每一个异常电池,精准故障检测,高效消防运维;采用三级防爆+三级消防的设计思路,从电芯级、pack级、集装箱系统级多个维度全面保护电站系统安全;实现三重绝缘监测与保障,即对电池系统内部的直流绝缘、电池与PCS之间的直流绝缘、PCS与升压箱变之间的交流绝缘。 在智能高效方面,科华数能开创性地在液冷储能系统中使用簇级控制器,实现全生命周期充放电容量提升6%以上,系统年可利用率>99%;同时,S³液冷储能系统结合智能温控均衡控制技术,可有效抑制热失控发生概率,系统寿命提升13% 。与此同时,S³液冷储能系统采用智能3D云图AI技术,数据3D图像化可视,节省运维时间30%以上。 在精简灵活性方面,相较于传统风冷的40尺3.44MWh集装箱,S³液冷储能系统功率密度可提升100%,系统采用预制模块化设计,集成化程度高,初始投资成本可降低2%以上;除此之外,S³液冷储能系统液系统可灵活配置及扩展,满足多台并联布置,采用液冷电池系统后,可节省占地面积40%以上。(文 | 本报记者 张金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