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化所等揭示天然金刚石形成新机制》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wukan
  • 发布时间:2018-03-07
  • 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和上海高压先进科研中心和美国卡内基研究院地球物理实验室科研人员合作研究发现了天然金刚石形成的新机制,为了解地幔中碳的赋存形式提供了重要依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PNAS )上。

    天然金刚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主要途径包括星球撞击和巨大星球内部地质作用。目前研究表明,地球上大部分金刚石来源于地表以下 150-240km 深度, C-O-H 流体或熔体等流动性含碳相与地幔岩石中碳酸盐或硅酸盐反应,碳被还原为金刚石;在上述的深度之下,金刚石生成是碳酸盐熔体与金属铁等还原剂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也就是说,地球内部的金刚石形成均涉及了流体相或熔体和另一种还原剂的存在,尚未发现碳酸盐在没有外部还原剂条件下发生亚固态分解形成金刚石的现象。

相关报告
  • 《广州地化所揭示δ98/95Mo在化学风化过程中分馏的新机制》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liguiju
    • 发布时间:2018-04-28
    • 限定陆源输入到海洋Mo同位素组成和通量是运用Mo同位素反演地质历史时期全球海洋和大气缺氧事件重要的前提。厘清Mo同位素在地壳岩石风化过程中分馏机制和探寻风化产物中偏轻的δ98/95Mo的主要宿主是限定河流输入到海洋中Mo同位素通量的主要途径。然而,目前关于Mo同位素在岩石化学风化过程中的具体分馏机制仍然不清楚,同时,风化产物中偏轻的δ98/95Mo的主要宿主仍未找到。因此,解决以上两个科学问题对于限定陆源输入到海洋的Mo同位素组成通量和完善Mo同位素指示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最近,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韦刚健研究团队(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学科组)王志兵博士及合作者调查了中国华南地区花岗岩风化剖面(长约40米)全岩、不同化学提取相态、粘土矿物组分以及剖面周边河流的δ98/95Mo组成特征。全岩结果显示,从风化剖面底部到顶部,Mo的迁移率(τ MoTiO2)从59.1%逐渐降低到 –77.0%,而δ98/95Mo组成从–1.46‰逐渐升高到–0.17‰。研究表明,风化剖面中δ98/95Mo组成的这种变化特征主要受吸附和解吸附过程控制,在这个过程中偏轻的δ98/95Mo优先被吸附和释放。依据化学提取实验进一步得出,Fe氧化物是风化产物中Mo的主要吸附体或宿主,其占据总Mo比例为41.5%–86.2%,同时,Fe氧化物相态δ98/95Mo组成(–1.57‰ - –0.59‰)偏轻于相应的全岩。因此,研究认为Fe氧化物吸附和解吸附过程控制着风化剖面中δ98/95Mo组成的变化特征。最后,通过对比风化剖面和河流δ98/95Mo组成特征相对于母岩的分馏程度,发现二者互补性明显,进一步说明了岩石化学风化控制着河流Mo同位素组成特征,进而影响着陆源输入Mo同位素组成和通量。   该研究首次提出Fe氧化物控制着化学风化过程中Mo同位素的分馏,其对深入了解化学风化过程中Mo同位素分馏机制和地表过程Mo同位素平衡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关成果发表在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期刊上。该项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广州市科学(技术)研究专项重点项目项目资助。   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16703718300619
  • 《广州健康院揭示自噬调控新机制》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3-09-07
    •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张小飞团队在Cell Reports期刊发表了题为“MARCH7-Mediated Ubiquitination Decreases the Solubility of ATG14 to Inhibit Autophagy”的研究论文,揭示了E3泛素连接酶MARCH7通过泛素化修饰ATG14抑制自噬,导致蛋白聚集体通过自噬途径降解受阻的机制。   自噬是真核细胞中保守且重要的分解代谢机制,自噬失调、紊乱与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衰老等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对自噬的研究不断深入,人们发现泛素化这种广泛存在的蛋白翻译后修饰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自噬复杂而精准的调控网络至今仍未完全清晰,对自噬密码的解读仍然是未来几十年基础研究工作不可缺少的部分。   该研究通过蛋白质谱等技术鉴定出自噬核心机制中关键蛋白ATG14的E3泛素连接酶MARCH7,并进一步确定其对ATG14的泛素化修饰位点以及修饰类型。研究为补充泛素链功能提供研究依据,为完善自噬调控机制提供新的证据,也为自噬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及研究靶点。   广州健康院张小飞课题组博士生史雪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广州健康院张小飞研究员为通讯作者。成果得到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香港创新科技署项目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