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所承担的国网公司磁偏置高温超导限流器运行实验技术科技项目通过院士专家组验收》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0-06-16
  • 6月12日,来自中国科学院、国网公司、南瑞集团、高校等8位超导和电力相关领域专家组成的院士专家组,对等离子体所一室与国家电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以及沈阳特变电工共同参与实施的国家电网科技项目“磁偏置高温超导限流器运行实验技术”进行了验收。

      项目各课题承担单位对该项目进行了总结与汇报,验收专家组重点考察了各课题研究内容的执行情况、取得成果的创新性、考核指标的完成情况等内容。经过专家严格评审与论证,各项课题均达到了预期研究目标,顺利通过项目验收。

      为了验证磁偏置超导限流器在并网工况下的运行实验技术,国内首次在辽宁虎石台高压试验场搭建了超导限流器10.5kV并网运行试验系统,实现故障电流5毫秒内获得快速超导限流动作响应,获得超过额定电压7倍以上高压绝缘性能,超导限流电阻超过额定两倍。实验表明高温超导限流器并网试验技术领域取得了关键技术突破,为高压交流断路故障限流提供了技术依据,为推广应用超导限流器奠定技术基础。

      相关链接:http://www.ipp.cas.cn/xwdt/kydt/201910/t20191029_522261.html

      相关链接:http://www.ipp.cas.cn/xwdt/kydt/201901/t20190121_472954.html

相关报告
  • 《等离子体所在高温超导限流器制备关键技术研究中取得进展》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1-23
    • 1月18日,等离子体所装置总体研究室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和清华大学,自主成功制备自触发磁偏置超导限流器中的超导单元-平行带材式YBCO超导无感线圈,通过50A临界电流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液氮浸泡的环境下,超导线圈临界电流为81A,超过目标要求50A。150A故障电流冲击下持续时间超过3s,具有较好的失超稳定性,并且随着运行温度的下降,临界电流还有进一步大幅提升的空间。   超导限流器是利用超导材料失超特性,在系统因短路故障等原因出现过电流时,在串联线路中产生非线性高阻抗限制短路电流,可在极短时间内有效地限制故障电流。而自触发磁偏置超导限流器是基于无感超导线圈自触发实现一级限流,随后转移到双分裂电抗器支路进行二级限流,提高了限流的可靠性,避免了失超恢复等待时间。由于平行带材式YBCO超导无感线圈采用了自张紧装置,零部件精细,加工难度极大。通过与合肥科聚低温技术有限公司和合肥科烨电物理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开展联合攻关,在平行带材式YBCO超导无感线圈机械结构设计、关键工艺技术研究上实现了重要突破,攻克了高温超导线材自张紧结构设计、超导无感单元模块化集成及超导接头焊接等难题,为构造超导限流器提供了核心技术支撑,也为解决电网短路故障问题提供可靠的解决方案,是提高电网安全性的一条全新技术途径。   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磁偏置超导限流器运行实验技术研究”科技项目的资助下,该工作采用基于钇钡铜氧(YBCO)高温超导材料的平行绕制工艺流程、验证了自张紧平行绕制结构下的超导无感线圈的技术路线,为后续10 kV高温超导限流器的研发和挂网运行试验示范奠定基础。
  • 《聚变工程关键技术国际领先 等离子所承担ITER总装核心任务》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7-26
    • 近日,由等离子体所、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法国法马通公司组成的联合体,收到了来自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国际组织的通知,成功中标ITER托卡马克主机TAC-1安装标段工程。该标段是在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中心罗德隆主任的带领下,联合体各单位通力协作,历经两年多时间,中方团队最终在全球多家竞标商中脱颖而出,成功胜出。   TAC-1安装标段工程,是ITER托卡马克主机最重要的核心设备安装工程,也是自我国参与ITER计划以来通过国际竞标获得的金额最大的工程建造项目。TAC-1安装标段包括托卡马克主机超导磁体系统、磁体馈线系统、杜瓦、冷屏、诊断线缆等总装任务。现场装配的部件数以万计,精度要求高,标准严苛。TAC-1安装标段装配子任务有400余项,与托卡马克主机最核心的部件超导磁体和馈线系统相关的任务就有240余项,其中涉及到的磁体馈线系统、校正场线圈、极向场六号线圈等均由等离子体所制造完成。   等离子体所自2009年签订了第一个ITER采购包合同以来,主持了包括超导导体、校正场线圈、磁体馈线系统、电源、诊断等中国ITER采购包制造任务。通过自主创新和研发,目前等离子体所承担的大部分采购包部件实现100%国产化制造,质量和进度获得ITER组织高度赞誉。并且凭借出色的核聚变工程技术能力和可靠的质量保证能力,2013年通过国际竞标赢得了欧盟大型超导磁体(ITER PF6磁体)建造任务,该磁体将于今年正式交付给欧盟。   等离子体所在托卡马克装置上四十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国际影响力,让“中国设计”和“中国制造”应用于国际大科学工程,如承担欧美大科学装置的关键系统和部件的设计研制和安装,为俄罗斯NICA大科学装置提供高温超导电流引线,为德国ASDEX-U装置提供离子回旋天线,为法国WEST装置提供偏滤器,为美国聚变国家实验室提供大型超导馈线系统。这些核心技术的长期积累为中方团队成功获得TAC-1安装标段工程打下了夯实的技术基础。通过参与TAC-1安装工程标段的实施,将为我国进入欧洲核能领域的工程建造市场提供良好契机,同时也为我国后续自主建造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