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和其他相关食品工业细菌的双物种生物膜的酶促扩散》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 mj
  • 发布时间:2018-07-27
  • 基于酶的处理可用于补充常规清洁过程。大多数使用酶作为抗生物膜策略的研究都集中在它们在单一物种生物膜上的结果。然而,在真实环境中,混合生物膜是普遍的。在这项工作中,选择七种类型的双物种生物膜作为酶处理的目标,用于携带不同环境菌株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从乳制品,肉类和海鲜加工厂分离的伴随细菌的酶处理。 评价了9种商业酶制剂的有效性,包括链霉蛋白酶,纤维素酶,果胶酶,DNase I,溶菌酶,磷脂酶,过氧化物酶,β-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为此,在每种酶的作用后,通过擦拭和菌落平板计数确定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及其配偶体的残留附着活细胞。此外,在酶处理之前和之后通过分析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LSM)图像,以量化生物膜厚度,覆盖面积和体积的变化。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可行附着群体几乎不受所测试的所有酶的影响,平均仅消除了最初附着群体的90%(约1log10cfucm-2减少)。然而,在双物种生物膜中,一些伴侣物种(大肠杆菌和腐生葡萄球菌)有时受到保护免于酶促分离,这取决于测试的酶和伴随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菌株。CLSM图像显示DNase I,链霉蛋白酶和果胶酶处理后生物膜覆盖面积和体积的重要变化。这些结果表明,酶可以大大削弱双物种生物膜结构。然而,不能忽视这些处理中的分离细胞仍然可行。因此,在设计有效的消毒处理之前,必须始终考虑在食品工业中酶促程序后控制细胞活力。

相关报告
  • 《25kb质粒pLMSZ08介导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抗逆性,运动性和生物膜形成》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mj
    • 发布时间:2018-07-27
    •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是一种食源性病原体,恶劣的环境条件下耐受性高,可以形成生物膜,因此长期存在于食品中,对食品安全构成重大风险。虽然已经表征了一些与抗逆性和生物膜形成相关的染色体遗传决定因子,但质粒介导的应激抗性,特别是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菌株的知识较少。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展示了从生肉加工环境中分离出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菌株SZ08(血清型1/2b),该菌株含有25kb质粒,命名为pLMSZ08。在含有新生霉素的选择条件下孵育后,从SZ08成功地固化pLMSZ08。与其亲本菌株SZ08相比,固化菌株SZ08在高浓度氯化钠(5.5%)下不能很好地生长。与其亲本菌株SZ08相比,固化菌株SZ08显示出更高的斑块形成效率。不同温度和pH条件下,两种不同SZ08菌株没有显著的生长差异。在孵育48小时后,SZ08的生物膜形成显著降低。此外,SZ08中鞭毛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上调。我们对pLMSZ08进行了测序,测序结果显示pLMSZ08含有与转录调控,金属/药物转运,组氨酸激酶和ATP酶相关的基因。这些结果表明,由pLMSZ08编码的这些基因与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SZ08中的耐受性,运动性和生物膜形成有关。
  • 《丁香油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抑菌机制》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mj
    • 发布时间:2018-07-27
    • 尽管丁香油广泛用于食品保鲜,但对其可能的抗菌机理知之甚少。为揭示其抗菌机理,本文分别研究了丁香油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抑制作用及其对细胞膜,呼吸代谢的影响及其与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丁香油的处理可导致三种生物大分子(蛋白质,ATP和DNA)的泄漏和两种细胞内酶(β-半乳糖苷酶和AKP)活性的减少,这表明丁香油对细胞膜通透性有影响。抑制率和叠加率试验证实,丁香油影响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呼吸代谢的途径是TCA途径。丁香油的处理可降低TCA途径中三种关键酶(异柠檬酸脱氢酶,柠檬酸合酶和α-酮戊二酸脱氢酶)的活性,并影响该途径中代谢物的含量。紫外吸收光谱结果表明,丁香油的主要成分丁子香酚可以通过丁香酚-DNA嵌合体的形成改变DNA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