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酶的处理可用于补充常规清洁过程。大多数使用酶作为抗生物膜策略的研究都集中在它们在单一物种生物膜上的结果。然而,在真实环境中,混合生物膜是普遍的。在这项工作中,选择七种类型的双物种生物膜作为酶处理的目标,用于携带不同环境菌株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从乳制品,肉类和海鲜加工厂分离的伴随细菌的酶处理。 评价了9种商业酶制剂的有效性,包括链霉蛋白酶,纤维素酶,果胶酶,DNase I,溶菌酶,磷脂酶,过氧化物酶,β-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为此,在每种酶的作用后,通过擦拭和菌落平板计数确定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及其配偶体的残留附着活细胞。此外,在酶处理之前和之后通过分析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LSM)图像,以量化生物膜厚度,覆盖面积和体积的变化。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可行附着群体几乎不受所测试的所有酶的影响,平均仅消除了最初附着群体的90%(约1log10cfucm-2减少)。然而,在双物种生物膜中,一些伴侣物种(大肠杆菌和腐生葡萄球菌)有时受到保护免于酶促分离,这取决于测试的酶和伴随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菌株。CLSM图像显示DNase I,链霉蛋白酶和果胶酶处理后生物膜覆盖面积和体积的重要变化。这些结果表明,酶可以大大削弱双物种生物膜结构。然而,不能忽视这些处理中的分离细胞仍然可行。因此,在设计有效的消毒处理之前,必须始终考虑在食品工业中酶促程序后控制细胞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