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提出的全球首个电力储能用超级电容器国际标准成功立项》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7-21
  • 近日,由我国提出的《电力储能用超级电容器》国际标准提案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成功立项。该提案由中国华能西安热工研究院专家牵头,得到了德国、日本、芬兰等国的大力支持,是全球首个应用于电力储能领域的超级电容器国际标准。

    该国际标准基于超级电容器在电力储能领域的技术路线、应用现状,分析现有超级电容器国际标准在电力储能领域的差距和不足,提出未来标准规划建议,将对全球储能用超级电容器标准化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超级电容器具有卓越的电气特性、超长的循环寿命、环境适应性以及高水平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电力储能领域具备取代锂离子电池的潜力,特别是在电力调频、平抑功率波动和改善电能质量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我国在超级电容储能技术领域处于全球领先水平,已成功建成了全球首个5MW超级电容火储调频示范项目、全球容量最大的16MW全超级电容储能调频示范项目。目前,全球储能用超级电容装机容量已突破1GW,且增长迅速,预计2030年全球储能用超级电容规模将达到5GW~10GW。

    电力储能用超级电容器国际标准的成功立项,标志着我国储能用超级电容器成功实现研发、生产、应用全产业链闭环,将有力支撑我国“双碳”战略实施及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也为全球未来储能市场提供中国标准化解决方案。

  • 原文来源:https://www.china5e.com/news/news-1191561-1.html
相关报告
  • 《超级电容器多孔炭首个国际标准发布》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7-26
    • 记者近日从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获悉,日前由该所主持,宁波中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及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共同参与制定的国际标准——电化学电容器多孔炭(简称电容炭)空白详细规范,经国际电工委员会纳米电工产品与系统技术委员会通过,正式对外发布。该标准由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709组技术团队承担制定工作。该标准的制定,一方面能全方位梳理总结材料影响器件性能的潜在因素,从内部把技术做精做细,另一方面也能促进国内研发人员与技术水平先进的国际公司充分交流,帮助技术升级,从而助力国产电容炭走向国际市场。 这一电容炭领域首个国际材料空白详细规范,全面梳理了材料对器件性能的影响因素,包括电容炭的化学、物理、结构及电化学关键控制特性23项,其中电化学关键控制特性除了比容量、倍率性能等一些短期性能指标,还包括了下游用户更加关心的长期稳定性、温度耐受性等指标。标准对这23项关键控制特性的测试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且通过查阅国际国内标准,对这些测试方法的标准化成熟度进行了归类。 电化学电容器以其超快的充放电能力、长循环寿命、宽工作温度范围、高安全可靠性和低维护成本,被广泛用于电力监测通信终端、电网调频和规模储能等领域,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然而,我国电化学电容器的关键活性材料——电容炭,长期依赖日韩进口。近年来,我国电容炭生产技术取得重要突破。此次标准发布对于国内电化学电容器的国产化进程起到了关键作用。
  • 《全球首个智能制造服务平台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姜山
    • 发布时间:2018-05-02
    • 近日,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所属单位航天云网天智公司牵头提出的《智能制造服务平台制造资源/能力接入集成要求》标准提案,经国际电工委员会工业过程测量控制与自动化技术委员会(IEC/TC65)投票,以92.9%的赞成率高票通过,成为国际上首个面向智能制造服务平台的标准规范,国际标准号为IEC PAS 63178。   该标准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在智能制造服务平台接入领域拥有了国际认可的自主核心技术,为全球异构工业云平台提供了可参照的统一制造资源接入技术方案。同时也意味着航天科工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国际标准化进程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有力提升了我国在国际标准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工业互联网(工业云平台)是支撑智能制造的重要基础设施,能够通过提供强大的数据传输、存储和处理能力,帮助制造业企业对内收集和分析大量数据,对外实现制造资源共享和协同,进而促进企业提升产品附加值、提高生产效率、创新商业模式,加快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制造资源/能力接入是工业互联网有效运作的前提,但目前各类工业云平台制造资源/能力类型和接入手段存在差异,缺乏统一标准,导致企业内、企业间工业系统互联的难度较大、成本较高。为解决这一难题,航天云网天智公司成立了国际标准项目团队,启动《智能制造服务平台制造资源/能力接入集成要求》国际标准的研究,连续三年获得 “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相关国际标准培育研究”集团标准化项目支持。基于项目研究经验,航天云网天智公司提出了《智能制造服务平台制造资源/能力接入集成要求》标准提案,提案最终获IEC批准,成为全球首个面向智能制造服务平台的国际标准,并正式发布。这将为我国智能制造的发展提供可操作性指引,同时将为航天科工航天云网打造可用好用的国家级工业互联网主平台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