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 可溶性和功能性膜蛋白类似物的计算设计》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 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6-22
  • 2024年6月19日,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和瑞士生物信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Nature发表题为Computational design of soluble and functional membrane protein analogues的文章。

    使用单独的计算方法重新设计复杂蛋白质折叠仍然是一个重大挑战。

    该研究使用一个强大的深度学习管道来设计复杂的折叠和可溶性的完整膜蛋白类似物。独特的膜拓扑结构,如来自G蛋白偶联受体,在可溶性蛋白质组中没有发现,研究人员证明它们的结构特征可以在溶液中重现。生物物理分析表明,该设计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实验结构显示了显著的设计精度。可溶性类似物被天然结构基序功能化,作为将膜蛋白功能引入可溶性蛋白质组的概念的证明,可能为药物发现提供新方法。

    总之,该研究设计了复杂的蛋白质拓扑结构,并通过膜蛋白的功能丰富了它们,实验成功率很高,导致功能性可溶性折叠空间的扩大。

  • 原文来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4-07601-y
相关报告
  •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阐述昆虫可溶性嗅觉蛋白功能的多样性》

    • 来源专题:转基因动植物新品种培育
    • 编译者:Zhao
    • 发布时间:2017-05-22
    • 近日,国际生物学顶级刊物《生物学评论(Biological Reviews)》在线发表了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王桂荣研究团队与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合作撰写的综述文章《昆虫可溶性嗅觉蛋白功能的多样性》,着重阐述了气味结合蛋白(OBPs)和化学感受蛋白(CSPs)这两个昆虫化学感受基因家族的最新研究进展。 气味结合蛋白和化学感受蛋白主要用于化学感受,是性信息素以及其它气味的载体,通常表达于触角、口器等化学感受器官上。该综述从结构、生理功能、进化等多个方面对已经报道的气味结合蛋白和化学感应蛋白进行了比较分析,系统的总结了两者在不同生物体内不同器官中的重要功能。结果发现,除在传统的化学感受器官表达外,气味结合蛋白和化学感受蛋白还表达于生殖腺等器官,用于信息素组分向环境中释放或进行雌雄间传递。此外,两者在促进发育和再生、营养物质和色素运输、以及昆虫抗性中也有重要的功能。 本文全面地阐明了气味结合蛋白和化学感受蛋白的生物学功能以及技术应用的实际案例,极大的丰富了化学感受基因家族的生物学学科发展。 该综述以植保所为第一完成单位,王桂荣团队的保罗·佩洛西(Paolo Pelos)博士为第一作者,王桂荣博士和弗朗西斯卡·丹尼(Francesca R. Dani)博士为文章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创新工程资助。
  • 《减轻可溶性和不溶性木质素在生物炼制中的负面影响》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pengh
    • 发布时间:2021-04-29
    • 抑制剂的存在仍然是一个需要解决的经济瓶颈,以便使生物炼制变得可行,这需要开发能够提高它们在生物燃料市场竞争力的技术。可溶性和不溶性木质素可以通过抑制、失活和非生产性吸附酶的酶解过程损害。清洗预处理生物质或在糖化过程中使用木质素阻断添加剂可以减轻这些负面影响,在未来的生物炼制。在此,就综合第一代和第二代(1G2G)甘蔗生物炼制中综合缓解过程的技术和经济可行性进行了调查。在高(液)和低(缓冲液)浓度的可溶性抑制剂/失活剂存在下,评估了生物质洗涤和大豆蛋白添加(单独或联合)对酶解葡萄糖产率的影响。洗涤和大豆蛋白添加组合的葡萄糖产率最高,可提高50%。缓解过程的影响可以通过作用于可溶性和不可溶性木质素的催化机制的组合来解释。在工业背景下,生物质洗涤(90°C, 15% (w/w)固体,3步),然后添加大豆蛋白(12% (w/v)固体)为生物乙醇生产提供了一种具有成本竞争力的方法,估计净现值为9.16 × 107美元,优化了1G2G甘蔗生物精炼厂的水解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