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微流体平台分离细胞类型进行RNA分析》

  • 来源专题:人类遗传资源和特殊生物资源流失
  • 编译者: yanyf@mail.las.ac.cn
  • 发布时间:2019-02-22
  • 麻省理工学院布罗德研究所(Broad Institute)和麻省总医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的科学家领导的一个团队开发了一种原型设备,利用微流体技术对从临床样本中提取的细胞类型进行分类,以进行RNA测序。

    “这个平台允许我们在样本中分离特定的细胞亚群,因此我们可以进行RNA测序,并解决不同细胞类型的生物学问题,”第一作者Miguel Reyes解释道。“我们已经把这条复杂的管线浓缩成一个更容易使用的设备,有可能扩大规模,用于需要大量人群参与的研究——这是许多分析工具一直在努力解决的问题。”

    领导的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进步,雷耶斯和高级作者保罗•Blainey核心成员广泛研究所和生物工程系副教授在麻省理工学院,和Nir Hacohen研究所成员广泛,中心主任癌症免疫疗法在马萨诸塞州综合医院和哈佛医学院的副教授。

    这个团队开发了他们的平台来帮助研究人员以更高的分辨率分析细胞。对于血液和其他类型的临床样本,批量RNA测序是一种标准分析方法。然而,使用这种方法混合不同的细胞提供有限的信息,具体的细胞类型。

    这个新平台有可能填补血液样本的批量RNA测序和高分辨率单细胞RNA测序之间的空白,这一过程对于大量样本来说仍然难以扩大规模。

    研究人员表示,通过将细胞分类过程集成到单个设备中,该平台不再需要获取、编程和监控复杂的液体处理机器人,也不再需要将多个仪器集成到工作流程中。该团队将他们的系统与通常手工实现的用于细胞子集净化和RNA-seq库构建的标准方法进行了基准测试,发现在资源效率更高的情况下,该方法的性能同样好或更好。

    作为试点分析,研究人员还对5名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和布里格姆妇女医院的5名健康对照组的免疫细胞进行了排序。他们利用该平台分离了CD4+ T细胞、CD8+ T细胞、B细胞和CD14+细胞,确定了经典狼疮基因表达特征主要在B细胞中表达。

    Hacohen说:“有数百万的血液样本仅仅是全血的形式,没有任何细胞的分离。只有这样的数据,很难对不同的细胞类型提出问题。”“该领域需要一种成本效益高的方法,将全血样本转化为能够独立分析的细胞子集。”

    该团队设想了一种管道,其中单细胞分析可以作为一种无偏发现工具,首先用于首批样本。Blainey说:“一个团队可以使用这样的平台来分离他们想要研究的类型——在一个可扩展的水平上,潜在地在单细胞还不可行的大群体中。”“我们已经证明,这类工作的小型化和流程集成是可能的。”

    这项研究的部分资金由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U24 AI118668)和Burroughs Wellcome基金提供。

相关报告
  • 《通过13种人体组织的单细胞RNA测序鉴定人类冠状病毒的细胞类型和受体》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0-02-25
    •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和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的科研人员在bioRxiv预印版平台发表论文“Single cell RNA sequencing of 13 human tissues identify cell types and receptors of human coronaviruses”,通过13种人体组织的单细胞RNA测序鉴定人类冠状病毒的细胞类型和受体。 文章提到,从2019年12月开始,中国湖北武汉爆发了新的冠状病毒(2019-nCoV),已宣布为全球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是2019-nCov感染人类细胞的宿主受体,尽管据报道ACE2在肺、肝、胃、回肠、肾脏和结肠中表达,但其表达水平相当低,尤其是在肺中。2019-nCoV可能使用共受体/辅助蛋白作为ACE2伴侣来促进病毒进入。为了确定潜在的候选受体,科研人员探索了包括13种人类组织的119种细胞类型在内的单细胞基因表达图谱,并分析了51种报道的RNA病毒受体和400种其他膜蛋白的单细胞共表达图谱。与最近的其他报道一致,科研人员证实ACE2主要在肺AT2、肝胆管细胞、结肠细胞、食道角质形成细胞、回肠EC、直肠EC、胃上皮细胞和肾近端小管中表达。有趣的是,研究发现,候选共受体在13种人体组织中与ACE2的表达模式最为相似,都是肽酶,包括ANPEP、DPP4和ENPEP,其中ANPEP和DPP4是人类CoV的已知受体,这表明ENPEP是人类CoV的另一种潜在受体。此外科研人员还进行了“CellPhoneDB”分析,以了解CoV目标与其周围不同组织周围细胞之间的细胞串扰,发现巨噬细胞经常通过趋化因子和吞噬作用信号与CoVs靶标通讯,突显了组织巨噬细胞在免疫防御和免疫发病机制中的重要性。
  • 《Elispot分析:先进的细胞免疫功能研究平台》

    • 来源专题:再生医学与健康研发动态监测
    • 编译者:malili
    • 发布时间:2017-10-13
    • 在综合考虑灵敏度、易用性和成本时,Elispot平台很可能成为科研、治疗和诊断领域开发多功能T细胞分析的上乘之选,在最近方兴未艾的细胞免疫治疗方法开发中再获关注。 在体外T细胞效应功能研究中,最常用的分析包括流式细胞分析、Elispot、ELISA、多重微球芯片(又称为多因子检测或液相芯片等)和定量PCR。虽然每种分析都有着特定的优点和限制,但Elispot分析具有明显的优势:ELISpot就像基于流式细胞术的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ICS),能直接确定抗原(Ag)特异的T细胞频率——而这正是免疫诊断的核心竞争力。 这样的分辨能力是上清分析所无法达到的,如ELISA或多重微球芯片,它们的测定是基于特定样品孔中所有细胞产生的大量细胞因子。在急性HIV患者中,产生IFNγ以应答共同回忆抗原(如TT或PPD)的细胞频率与健康个体相当,而斑点尺寸大大降低。这一结果表明,HIV特异的T细胞功能受到损伤,而非细胞数量减少。 同样地,与“旧的”记忆T细胞相比,最近体内激活的T细胞可能表现出每个细胞的细胞因子生产量有所增加。区分长期记忆亚群和最近激活亚群的能力对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慢性感染的T细胞诊断很有意义。大量分析结果被先天免疫系统的背景信号所混淆。抗原特异应答的稀释导致整个信号峰变得扁平,而这个问题在检测罕见群体的存在时影响最大,例如PBMC中的循环肿瘤细胞(CTC)或骨髓中的散布肿瘤细胞,它们都是转移的早期标志物。 已知T细胞能够识别几乎无限数量的可感染物质并且同时能将它们与自身区分开来,总的初始细胞库包含≥1012种独特的T细胞受体(TCR)特异性。因此,在不存在感染时,特异识别一种抗原的循环记忆细胞的出现频率是相当低的,通常在1:10,000 -1,000,000。要检测如此罕见的细胞,对于灵敏度的下限仅为0.02%的流式平台来说完全无法胜任。 而那些以培养上清检测细胞因子的方法,如果液相芯片或ELISA,因周围环境对分析物的稀释、周围细胞的吸收以及酶的降解,其检测灵敏度会被进一步降低。相比之下,Elispot分析显示出每100万个PBMC中不到25个生产IFNγ的T细胞的检测阈值(0.0025%);这相当于检测灵敏度提高了近10倍。Elispot分析的高灵敏度对过敏研究也很重要,其中鉴定极低频率的Th2产细胞因子细胞对疾病监控和免疫疗法的开发都很关键。特别是在流式细胞仪和ELISA平台上都已证实不足以检测的IL-4,而这正是Th2驱动应答的主要指标。 Elispot分析的开发始于1983年,是以平板为基础的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和以膜为基础的Western blotting技术的融合,可实现在单细胞水平检测分泌的分析对象。与标准的聚苯乙烯表面相比,聚偏二氟乙烯(PVDF)膜大大改善了抗体结合特性,更强的结合膜表面具有更高的Ab密度,带来更明确的斑点。微孔板形式则进一步提高了操作通量,也容易实现自动化;更多样品,更多刺激条件,或更多不同的细胞因子可在相邻孔中同时平行。Elispot是可实现对单细胞进行生物学功能(如细胞因子的释放)定量分析的少数几种技术之一。 流式细胞仪刚刚启动时会有不少样品损失,与之不同,Elispot中的每个细胞都会被测定。Elispot 需要的细胞数仅为流式分析的十分之一,这对于那些珍贵的(如远程取样)和/ 或有限的(如细胞治疗病人,小儿或免疫抑制检测的受试者)的样品至关重要。96孔板一直存在一个问题,即小规模分析中浪费了未使用的孔,比如单个患者样品的诊断分析。默克生命科学特别提供了8联管(目录号M8ips4510),这种联管是透明的,适合FluoroSpot应用,以及标准的酶学分析,表现与标准96孔板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