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盐碱地产业发展大会在吉林长春召开》

  • 来源专题:耕地与绿色发展
  • 编译者: 张毅
  • 发布时间:2024-10-25
  • 10月21日,由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主办,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耕地保护监测与质量提升专业委员会承办的首届盐碱地产业发展大会在吉林长春召开。

    参加本次大会的领导有原农业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尹成杰,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会长张红宇,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唐园结,吉林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郑清,农业农村部原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原司长曾衍德,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所二级研究员梁正伟,中化环境修复(吉林)有限公司总经理葛艳俊,中国农业大学规划设计院农业所所长、中国农业科技园创新战略联盟执行秘书长邢春雨,吉林省新航宇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海艳,江苏永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志远,中粮家佳康养殖部总经理助理、中粮家佳康(洮南)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博等相关领导、专家。耕地保护监测与质量提升专业委员会、辽宁连石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平受邀参加本次会议。

    大会以深刻落实关于加强盐碱地综合利用的重要指示为核心,旨在推动盐碱地作物的开发推广,拓展适宜作物播种面积,发展深加工,打造盐碱地特色农业。

    在会上,张总详细剖析了当前全国土地面临的酸化、板结、中微量元素不足及土壤结构破坏等严峻问题,并着重介绍了连石生态富硒硅钙钾镁土壤调理剂。该产品凭借其独特的配方和显著效果,为解决土地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张总通过详实的数据和生动的案例,展示了该产品在水稻、苹果、花生、地瓜等多种农作物上的卓越表现,特别是在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品质、增强抗逆性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在水稻种植中,该调理剂不仅能显著提高产量,还能有效增强水稻的抗倒伏和抗病虫害能力,为水稻生产带来了全新的突破。

    此次大会的成功召开,不仅为盐碱地的综合利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思路,也为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期待更多类似的会议和活动,共同推动农业领域的创新与进步。


  • 原文来源: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g4NDcwODg3NQ==&mid=2247485047&idx=1&sn=e420068435734961a048ee71e4f6ace3&chksm=ce117cfe5cbe85a8c10cae46dc3e33b0062d5aa5df5affbf8e99276a7fdd3552f864544e59ab#rd
相关报告
  • 《吉林:“大安方案”为盐碱地治理注入新动能》

    • 来源专题:耕地与绿色发展
    • 编译者:张毅
    • 发布时间:2025-09-12
    • 9月9日至10日,第三届中国·白城苏打盐碱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田治理大安模式技术经验交流会在吉林省大安市举行。本届交流会围绕盐碱地产品生产安全和盐碱地治理的生态安全问题进行深度研讨,从追求产量向追求质量转变,进而推动盐碱地产品生产实现“国家技术标准规范”的目标。在退水治理方面,广泛征求与会专家和企业的意见,争取早日拿出“大安方案”。这将为大安进一步做好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国家试点工作注入新动能。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以“菌物在盐碱地改良”为主题,介绍了植物、动物和菌物循环在盐碱地治理中的作用。相关专家围绕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实践和碱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及产业化发展进行交流,深入盐碱地改良企业、综合治理地块等进行走访,了解实际成效。 据介绍,大安市自2022年获批国家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试点以来,在众多专家团队和企业的支持下,形成了以水定地、集中连片、生态改良、良种自育和现代化生产经营“五位一体”的盐碱地水田治理“大安模式”,探索了苏打盐碱地治理的技术路径和经验模式,尤其在中重度盐碱地培育了“从0到1”的农业新质生产力。截至目前,累计实施整治项目27个,可新增耕地19.57万亩,年增粮食产能2.35亿斤,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税增长和生态增值的多赢局面。 今年,大安首次将盐碱地产品“推介、展销、招商”一体化融入交流会之中,市民与游客可以边欣赏文艺表演,边品尝、选购弱碱大米、鲜食玉米、小龙虾、沙棘等特色农产品,共同见证科技赋能农业的成效。据了解,本次交流会实现盐碱地产品签约销售额1.2亿元。 近年来,大安汇聚了数十家国内盐碱地治理头部企业,各企业围绕“盐碱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开展深入研究的意愿强烈。大安实施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以来,始终秉承“政府主导、市场化实施”的原则。本次交流会,大安首次尝试由“企业”办会,把舞台交给企业,走市场化模式,实现理论和市场的融合对接。
  • 《第三届耕地保护与盐碱地综合利用大会在河北省雄安新区召开》

    • 来源专题:耕地与绿色发展
    • 编译者:张毅
    • 发布时间:2024-09-12
    • 9月4日至5日,由辽宁连石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协办,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耕地保护监测与质量提升专业委员会承办,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中国化工环保协会主办的第三届耕地保护与盐碱地综合利用大会在河北省雄安新区会展中心隆重召开。 参加本次会议的领导有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原校长顾秉林,原农业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尹成杰,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会长张红宇,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唐园结,中国化工环保协会理事长周献慧,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理事会理事长梅旭荣,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陈成敏,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总农艺师、推广研究员马常宝,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中心副主任王谦,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工程技术所所长鞠正山等相关领导。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耕地保护监测与质量提升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辽宁连石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平受邀参加本次会议。 本届大会以“粮食安全与农田高质量建设”为主题,将邀请政府有关部门、科研院校、实体企业、金融机构等单位领导和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当前耕地保护和盐碱地综合利用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凝聚优质资源推动形成土壤改良、产能提升和产业发展的闭环产业生态,并致力于打造全国耕地保护与建设领域的顶级交流合作平台。 张总在本次会议的发言中向与会领导详细剖析了当前全国各地区土地面临的严峻问题,如酸化、板结、中微量元素不足以及土壤结构破坏等,这些问题对农业生产构成了严峻挑战。接着,重点介绍了连石生态富硒硅钙钾镁土壤调理剂的主要特点,这款调理剂以其独特的配方和卓越的效果,为解决土地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特别强调了该土壤调理剂在水稻、苹果、花生、地瓜等多种农作物上的施用效果。他通过详实的数据和生动的案例,展示了调理剂在提升农作物产量、改善品质、增强抗逆性等方面的显著优势。尤其是在水稻上的应用,张总指出,该调理剂不仅能够显著提高水稻的产量,还能有效增强水稻的抗倒伏和抗病虫害能力,为水稻生产带来了全新的突破。 张总的讲话充满了对农业未来的信心和期待。他呼吁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共同关注土地问题,积极探索创新的解决方案,为推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他的发言得到了与会领导的高度关注和热烈响应,为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