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在全身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 来源专题:重大慢性病
  • 编译者: 黄雅兰
  • 发布时间:2025-09-10
  • 骨骼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之一,与全身能量代谢密切相关。这种整合部分是通过骨骼重塑过程介导的,这是维持骨量和质量的基础。重塑是一个能量昂贵的过程,由于以葡萄糖、脂质和氨基酸的形式向骨骼持续流动的底物,以及调节外周代谢的激素因子的输出,该过程有助于能量平衡。骨重塑是由骨细胞(骨中最丰富的细胞)协调的。因此,有理由认为,骨细胞也必须调节底物的可用性和利用率,不仅是为了其自身的功能,也是为了其他骨骼细胞(即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功能。骨细胞还分泌参与复杂分子信号网络的因子(如骨因子),影响葡萄糖代谢、胰岛素敏感性和能量稳态。重要的是,全身代谢和骨稳态具有相似的调节机制,包括RANKL和甲状旁腺激素信号通路。这篇综述总结了我们目前对骨骼如何调节全身能量代谢的理解,并得出结论:骨可能不是全身能量代谢的核心调节者,而是作为一个器官来调节这些复杂的过程。
  • 原文来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74-025-01162-4
相关报告
  • 《研究发现调控牦牛骨骼肌能量代谢的分子机制》

    • 来源专题: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
    • 编译者:姜丽华
    • 发布时间:2023-01-07
    •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牦牛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发现了参与调控牦牛骨骼肌能量代谢和肌纤维类型转换的关键候选基因、调控因子及信号通路,为牦牛肉品质性状的遗传改良提供了重要参考。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肉类科学(Meat Science)》。 动物的骨骼肌由多种类型的肌纤维组成。研究表明,肌纤维类型与肉色、酸碱值、剪切力和肌内脂肪含量等肉品质性状密切相关。目前对于牦牛肌纤维类型形成及转换的分子调控机制尚不明确。 科研人员对牦牛氧化型肌纤维为主的股二头肌和酵解型肌纤维为主的腹外斜肌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共鉴定到1436个差异表达基因,1172个差异表达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和218个差异表达环状核糖核酸,进一步分析发现,差异表达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和环状核糖核酸调控的靶基因主要参与骨骼肌能量代谢相关的信号通路。研究还构建了与骨骼肌能量代谢和肌纤维类型转换相关的分子调控网络,为解析牦牛肉品质性状形成的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该研究得到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通讯员:符金钟)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meatsci.2022.108948
  • 《牛磺酸参与肌肉、脂肪组织和肝脏的能量代谢》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殷小溪
    • 发布时间:2018-09-27
    • 能量代谢是人体获取和利用能量、维持正常功能的基本和一般过程,牛磺酸在能量代谢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牛磺酸缺乏可能导致能量代谢能力弱和能量代谢功能障碍。牛磺酸的生物合成能力有限,在饮食中进行补充可以增强肌肉性能、心脏功能、肝脏活动和脂肪组织的能量代谢。 将牛磺酸与其他药物组合可能在能量代谢方面获得良好的效果。 在许多代谢紊乱中,牛磺酸或牛磺酸与其他药物的组合也起到受损组织的修复治疗的作用,并且作为能量代谢平衡的促进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