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利用水下机器人拍摄苏格兰西海岸的鲨鱼活动》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 liguiju
  • 发布时间:2019-09-19
  • 一种名为REMUS SharkCam的自主式水下潜器(AUV)首次在英国被用于观察苏格兰西海岸内赫布里底群岛(Inner Hebrides)的鲨鱼行为。

    这项开创性的技术由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WHOI)海洋系统实验室设计和开发,旨在揭示世界第二大鱼类的秘密生活。研究小组希望AUV拍摄的图像能助力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姥鲨保护区。

    SharkCam可收集鲨鱼的高清广角视频以及高质量的海洋学数据(如海水温度、盐度、测深和生物生产力),这些数据显示出鲨鱼与海底的距离。在科尔和蒂里(Coll and Tiree)海岸收集的录像资料显示,鲨鱼为寻找食物穿过水柱、在水面附近觅食并在海底附近游动。

    研究人员希望通过进一步分析,揭示更多姥鲨的水下行为、社会互动、群体行为和求爱行为。SharkCam首席研究员、WHOI研究工程师Amy Kukulya说:“借助这项突破性的技术,我们能够潜入海洋,回答关键物种的问题并发现新问题。”

    今年7月,该项目在赫布里底斯海洋保护区实施。海洋保护区(MPA)是用于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生境和物种的特定区域。利用REMUS SharkCam 技术收集的录像将帮助支持和促进姥鲨保护工作,通过展示姥鲨活动区域对于物种生命周期的重要性,增加 MPA 特点案例的重要性,并提供可能有助于保护姥鲨及其栖息地的措施。

    这项技术设计之初是为了跟踪大白鲨,现在已被改造为跟踪海龟、小鲨鱼和姥鲨。SharkCam可根据放置在鲨鱼上的标签,预测鲨鱼游向,并在安全距离内进行跟踪。SharkCam的标签装有通信系统,允许研究人员将标签从鲨鱼脊背脱离后再收集,以获取更多有关鲨鱼行为的数据。

    该项目由WHOI、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天海救援组织(Sky Ocean Rescue)、苏格兰自然遗产组织(SNH)和埃克塞特大学资助,由海洋世界和布希花园保护基金(Sea World & Busch Gardens Conservation Fund)和海德罗伊德公司(Hydroid Inc.)提供支持。

    (刘雪雁 编译)

    图片源自网络

  • 原文来源:https://www.whoi.edu/press-room/news-release/sharkcam-reveals-secret-lives-of-basking-sharks-in-uk/
相关报告
  • 《新型水下机器人首次海试》

    • 来源专题:物理海洋学知识资源中心
    • 编译者:张灿影
    • 发布时间:2019-11-26
    • 近日,来自蒙特利湾海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和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的工程师对一种新型的水下机器人进行了海上试验,该种水下机器人旨在对深远海海域进行观测调查。 来自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的水下机器人,名为“Mesobot”,在过去两年的研发中得到了来自蒙特利湾海洋研究所、斯坦福大学和德克萨斯大学大河谷分校的科学家、工程师的大力支持。Mesobot专门用于研究1000m以下水域中生物的运动、漂流情况,其工作时长可达24小时。 Mesobot将拓展蒙特利湾海洋研究所和其他研究机构在中层海域调查研究的范围。几十年来,由Bruce Robison和Steve Haddock以及其他人领导的蒙特利湾海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已经使用ROV来研究中层水域的生物活动。虽然很少见到这种生物,但是该种生物研究对于海洋渔业、大型鱼类食物来源和调节地球气候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该项目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蒙特利湾海洋研究所(MBARI)和TED的“大胆项目”资助。 Mesobot在水下探测过程中对海洋生物造成的危害比大多数的ROV都要小,其上配置了4K摄像机、海洋中层生物无法察觉的红色照明灯和大功率、低转速螺旋桨推进器。 Mesobot是一种混合型水下机器人,既可以以ROV的形式工作,通过水面船舶和脐带缆进行供电和控制。也可以以AUV的形式工作,在水面对设备进行配置完成后,水下可以自动工作。在每一次下潜之前,Mesobot像ROV一样通过光纤缆由水面船舶进行控制,当操作人员释放并收回光线缆,机器人就像AUV一样自主进行水下工作。 在最近的试验项目中,研究人员组装了Mesobot,并在海水水池中进行了多次测试试验。确保设备工作正常后,研究人员在蒙特利湾海洋研究所的科考船“Rachel Carson”号上在蒙特利湾进行了为期三天的海上试验。 最终,研究人员系统地通过该种水下机器人对单体生物或者生物群进行持续跟踪研究,因为这些生物进行了地球上最大的迁移运动—“昼夜垂直移动”。许多海洋生物(包括软体动物)在黄昏时向水面移动数百米,然后黎明前后洄游到深海。目前这种生物的活动还在研究中。研究人员希望通过水下机器人跟踪生物活动来了解发生此种现象的原因。 摘自: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全球海洋科技发展动态》2019年第九期,蔺本浩 编译
  • 《美国WHOI利用遥控水下机器人维护美国海底观测网》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liguiju
    • 发布时间:2023-10-18
    • 美国华盛顿大学“托马斯·汤普森号”调查船利用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的遥控水下机器人(ROV)对美国海底观测网(OOI)进行维护,期间使用ROV回收和重新部署超过200台水下仪器,并更新和维护几台小型海底变电站,以保障800~2900米水深的系泊设备电力供应正常和通讯顺畅。OOI长期监测美国西海岸海底火山动态和天然气水合物的渗漏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