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 "中国南北过渡带综合科学考察" 2017年度野外调查顺利完成》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8-01-24
  • 2017-10-24 编辑:

      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持的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 “ 中国南北过渡带综合科学考察 ” 自 2017 年 4 月 22 日启动以来,分别进行了研究区东线预查( 6 月 10 日 —17 日),重点区伏牛山采样( 8 月 25 日 -9 月 3 日),秦巴山区南北穿越路线采样(三门峡 — 宜昌, 9 月 10-25 日),重点区神农架考察和采样( 10 月 10 日 -22 日)。根据项目设计,第一课题(植被调查)与第二课题(土壤调查)的采样(水平样带是间隔约 5km 的采样,重点区则是垂直间隔 100m 的采样)同时同地点进行。

      近日,项目组完成了 180 个样地的调查 - 采样工作,标志着该项目 2017 年度野外调查顺利完成。这是我国南北过渡带东线最为完整的一次调查,也是项目的一个良好开端。通过此次野外调查,项目组获得了宝贵的第一手数据和资料,对于认识秦巴山地东部环境与生物的多样性、复杂性具有重要意义,为整个项目顺利进行奠定了重要基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武汉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河南大学、西南大学等单位的近 40 名科研人员和学生参加了此次野外调查工作。其中,项目组开展植被调查时,邀请了南阳师范学院、河南农业大学、武汉植物园、西安文理学院、神农架国家公园、神农架自然博物馆、神农架野外台站的专家和当地的植物学家参与调查,以保证对当地植物种类识别的准确性。特别是在神农架考察期间,项目组完成了板壁岩到马家沟的穿越,实现了神农架南坡第一次完整的科学考察。在路线调查中,项目组成员还发现了 2016 年确定的新物种 — 保康凤仙花。

      根据项目实施计划,项目组下一阶段将对调查取得的样品、资料进行室内分析和整理,包括植物样方数据的录入分析、土壤样品的晾干处理和理化分析。 2017 年底前,项目组将进行项目年度总结。

相关报告
  • 《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综合科学调查船“蓝海101”号顺利完成首次海试》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liguiju
    • 发布时间:2019-05-10
    • 日前,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深远海科学考察船共享平台的“蓝海101”号综合科学调查船在长江口及东海海域开展了为期7天的船舶性能及船舶设备海上测试,来自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佳船工程监理发展有限公司、中国船级社上海分社、中船重工集团公司第702研究所、黄海水产研究所以及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等单位共197人参与海试。黄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辛福言及船舶管理人员、船东驻场监造人员参加了海试。 此次海试的主要目的是检验船舶本身的航行性能和设备的运转情况。在7天的海上航行中,按照海试大纲,共完成了船舶各项性能指标的测试以及船体、轮机、电气等系统的设备运行试验。经过海试,调查船主要性能参数达到设计预期,符合建造要求。 下一步,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将继续加强组织领导和沟通协调,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督促船厂根据海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到位,为5月中旬第二次海试做好准备,并在保证建造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明确节点时限,争取尽早交船。
  • 《南海两项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项目启动》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mall
    • 发布时间:2017-06-23
    • 6月21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南海海洋所”)在广州举行“南海及其附属岛礁海洋科学考察历史资料系统整编”和“红树林生物资源调查与重要种类DNA条形码库构建”项目启动会。这两个项目属于中国科技部2017年批准立项的14个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项目。 据介绍,“南海及其附属岛礁海洋科学考察历史资料系统整编”项目,将对中国在南海开展的历次海洋调查和岛礁调查所获取的生物、物理、环境等基础数据资料进行系统收集、整理和电子化处理,建设综合数据库,整理出版相关数据资料。分别包括对南海水文气象数据整编、南海海洋化学数据整编、南海生物生态资料整编、南海渔业资源调查数据整编、南海及其附属岛礁地质环境资料整编、南海岛礁地质样品资料整编;最后数据汇总、综合数据库建设、专著(系列丛书)统编、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等。    “红树林生物资源调查与重要种类DNA条形码库构建”项目,面向国家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的重大需求、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意在摸清中国红树林生物资源和重要种类基因资源家底,为国家红树林研究、保护与管理以及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数据,为国家岛礁、滩涂、海岸生态修复等储备生物种质资源和基础资料,为国家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海岸重大工程以及近海渔业资源保护提供决策依据。 项目组汇集了中国南海科学考察和研究历史悠久的10家科研院所及高校,包括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三研究所、厦门大学、中国水产科学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南京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和清华大学,共193名科研骨干参加,涵盖海洋生物、生态、渔业资源、地质、化学、物理以及信息地理学等专业领域。同时聘请离退休老一辈科考队员协助指导、“记忆恢复”访谈,保障整编数据的可靠性、真实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