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弦更张,法国再次拥抱核能》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02-16
  • 法国总统马克龙日前表示,法国计划重启境内的核反应堆建设。他说,为了确保能源独立性并履行减排承诺,法国几十年来将首次在境内重新开始核反应堆建设,同时继续开发可再生能源。这是在法国巴黎拍摄的法国总统马克龙就法国能源供给和新冠疫情防控等问题发表电视讲话的直播画面。

    新华社记者高静摄

    2月10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了一项庞大的核能重启计划,目标在2050年前建造六座新的第二代EPR(欧洲先进压水堆),延长核电站使用期限至50年,并明确提出“不再有关闭目标”。然而,就在3年前,马克龙曾宣布法国要在2025年至2035年间关闭12座核反应堆,将核电在法国能源结构中的份额由当前的65%降至50%。距离总统大选仅剩两个月,马克龙在核能问题上改弦更张,再次拥抱核能的背后,到底是情有独钟,还是无奈之选。

    涡轮机前的重磅演讲

    法国东北重镇贝尔福,因其在普法战争期间固守不破而闻名。如今,作为工业区,这里是贝尔福通用电气工厂的所在地。就在马克龙担任法国经济财政部长的2015年,遭遇“美国陷阱”的法国阿尔斯通将其能源部门出售给美国通用电气,贝尔福工厂易主,1300个岗位遭到裁撤,这对仅有5万人口的小城无疑是个重大打击。

    10日,马克龙总统宣布能源计划的重要演讲就选在这里。他的身后是该厂生产的阿拉贝尔涡轮机,一个重达300吨的巨型机器,也是法国EPR核电站的标配。就在演讲之前几个小时,法国电力公司(EDF)宣布已达成协议,将回购生产阿拉贝尔涡轮机的通用电气蒸汽动力公司部分股份。重新“夺回贝尔福”,其中的象征意义不言而喻,不仅是要为法国暗淡的核工业“翻篇”,马克龙更是要在此开启雄心勃勃的蓝图,并将对法国未来数十年产生影响。

    马克龙宣称,为兑现应对气候变化承诺,减少对国际能源市场的依赖,发展本国工业,法国需要立即实施“结构性”能源生产项目。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为了替代化石燃料,法国将“必须能够比现在多生产60%的电力”。仅依靠一种能源的战略是“死胡同”,因此政府希望在其能源战略中“同时押注可再生能源和核能”。

    马克龙提出了一揽子能源规划,核能方面,计划到2050年建成6座新一代EPR核反应堆,实现核电发电能力增加25吉瓦的目标,还将就建造另外8座核反应堆进行研究。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符合条件的现有核电站使用期限延长至50年以上。第一座新反应堆的建设将于2028年启动,目标在2035年投入使用。

    可再生能源方面,计划到2050年建成50个海上风力发电场,实现风电产能达40吉瓦的目标;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将增加10倍,达到100吉瓦以上。法国将继续投资水力发电站以及沼气利用等可再生热能开发。根据“法国2030”计划,该国将投入10亿欧元用于可再生能源的研发。

    此外,法国总统还提出在30年内将能源消耗减少40%,为此要依靠创新,加速工业设备脱碳和住房节能改造,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和氢能产业。

    规划容易落实难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相对于马克龙的踌躇满志,法国能源的现实情况却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在可再生能源方面,法国已经落后。根据欧盟统计局的数据,可再生能源占法国能源消耗总量的19%,是欧盟唯一未达到2020年23%目标的国家。法国民众对于陆上风电和海上风电普遍抱有抵触情绪,太阳能发电也存在用地问题,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不会是一帆风顺。

    在核能方面,法国核工业要实现全面复苏更是存在多方面障碍。

    首先面临人才匮乏。法国最年轻的核电站投入运营要回溯到2002年,20年来仅有弗拉芒维尔EPR核电机组在建,特别是福岛核事故以来,法国曾经庞大的核电建设团队已大幅萎缩。根据法国核能制造商集团的估计,建造6个EPR需要3万名专业员工,预计每年需要招聘4000名工程师,另外还需大量焊工、管道安装工、工业电工等专业技术人才,但这些行业一直缺乏吸引力。法国核安全局主席伯纳德·多罗斯楚克指出,工程专业的需求将特别“巨大”。马克龙在演讲中强调,核电是“未来的一部分”,他呼吁法国年轻人“致力于核能”。

    其次要突破技术难关。一方面,建设新一代的EPR2需要在弗拉芒维尔EPR的基础上开展标准化设计,但弗拉芒维尔EPR的建设一路坎坷,多次出现技术和安全问题,法国工程师还需要大量资源来完成EPR2的研究。有评论认为,2028年仅能完成EPR2设计工作的70%,难以如期启动相关建设。另一方面,法国不再对在运的核电站设置强行关闭时间,这些核电站的平均年龄已达35年,其安全维护面临诸多技术挑战。EDF近期在多个核反应堆一回路管道焊接处发现缺陷,导致8个核电机组被迫关闭,这也迫使EDF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两次下调其2022年的产量预测。

    此外还有融资难题。弗拉芒维尔EPR的建设成本高达127亿欧元,如果加上中期成本(借款利息),其投资总金额将达到近200亿欧元。对于即将启动的6个EPR工程,估计建造总价也将达到460亿至640亿欧元之间。核电站主要建设方EDF正面临410亿欧元的沉重债务,新建核电站的具体融资方式仍不确定。好在欧盟近期已将核能归入“绿色能源”,为欧盟国家新建核电站铺平了道路,也为法国核工业发展引入私人投资创造了条件。

    虽然困难重重,但经过连续两个冬天的用电荒,在通货膨胀和能源价格大幅上涨的压力之下,法国绝大多数民众都支持发展核能。相对于严重依赖天然气进口的德国,法国希望将能源握在自己手中。而要实现能源独立,法国没有别的选择。

  • 原文来源:http://www.nengyuanjie.net/article/53675.html
相关报告
  • 《韩国再次拥抱核电,核能股票飙升!》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4-27
    • 不久前,获得连任的法国总统马克龙重申自己在生态方面的计划,表示法国将坚持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而在核能利用方面同样一波三折的韩国,近日伴随着政权交替,在核能政策方面的变化同样值得关注。 大幅修改现任政府核电政策 在3月初的韩国第20届总统选举中,最大在野党“国民力量党”候选人尹锡悦以微弱优势击败执政的共同民主党候选人李在明,成为韩国候任总统。 距离5月10日尹锡悦的正式就任还有近20天,韩国总统职务交接委员会在近日表示,将大幅修改文在寅政府的碳中和政策,并明确将废除脱核电政策。 “向国际社会承诺的碳中和是我们应走的道路,当前的结论是新政府应重新制定正直、现实、负责的碳中和有关计划。”交接委方面表示。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及韩国现任总统文在寅的碳中和政策。 “将韩国改造成无核国家”作为文在寅竞选总统时的承诺,文在寅政府于2017年宣布暂停在韩国东南部建造韩蔚核电站的3号和4号反应堆。这一消息引起了韩国民众的强烈反对,遭到几十万民众联名反对。 据韩联社报道,2019年1月21日,近34万韩国民众签署一份请愿书,反对文在寅政府的“淘汰核电政策”,并要求立刻恢复韩蔚核电站3号和4号机组的建设。活动的组织者当天早上在总统府前举行新闻发布会,然后呈交签名和写给文在寅的信。 自由韩国党的一名代表在新闻发布会前发表的一份声明中表示,“淘汰核电政策是在没有公众共识和专家磋商的情况下单方面匆匆推行的。这场抵抗运动是为了敦促终止淘汰核电政策,恢复韩蔚核电站3号和4号机组的建设。” 面对抗议,政府官员表示,政府无意改变或转变核淘汰政策。 韩国相关股票正在飙升 首尔,4 月 8 日,随着即将上任的政府计划重新利用目前计划退役的核电站,与核电站扩展运营相关的一些公司的股票正在飙升。 根据韩国交易所的数据,为核电站生产空气压缩机的某公司周三的股价较前一天上涨 5.21%,收于10,100 韩元的52周高位。类似公司的股票也有所上涨。 分析认为,上涨股票价格归因于即将上任的政府最近发布的公告,将延长以前预定退役的核电站的运作。 4月5日,国营的韩国水电核电公司向核安全与安保委员会提交了一份关于 Kori-2核电站延长运行的安全评估报告。 核反应堆的设计寿命计划于明年4月结束。根据即将上任的政府废除当前文在寅政府核淘汰政策的誓言,核电站的运行寿命将得到延长。 这意味着目前在韩国运行的大多数核电站都可以延长使用寿命。部分业内人士表示,核电行业企业对此喜闻乐见,海外核电站建设项目有望得到提振。 据财联社4月21日电,韩国水电与核电公司(KHNP)周四宣布已提交建造波兰第一座核电站的报价。目前波兰电力供应近70%来自煤炭,波国计划建造核电站以减少碳排放并逐步淘汰煤炭,正寻求一个合作伙伴建造6千至9千兆瓦的核能力,并计划为该项目提供49%的股权融资。 新政府将打破脱核电禁区 韩国目前的核电约占该国电力结构的27%,而煤炭占35%、液化天然气占29%。 韩国总统职务交接委员会近日召开例行记者会,交接委企划委员长元喜龙表示,2021年韩国温室气体排放量增长超过4%。分析指出,核电比例减少导致煤电、液化天然气发电猛增,致使去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增长。 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数据,韩国是继美国、中国、法国和俄罗斯之后的第五大核能国家。 新总统尹锡悦承诺将重启被延迟的新核电站建设,并延长核电站寿命,将核电的贡献率提高到30%,并在2030年之前出口10座核电站。 支持者认为,核能可以每天24小时提供低成本电力,对于推动半导体等韩国关键产业作用巨大。 根据韩国电力交易所的数据,1月核电成本为每千瓦时61.5韩元,而太阳能成本为每千瓦时149.9韩元。 交接委表示,现任政府破坏了“技术中立”原则,实施以脱核电为前提的政策,新政府将打破脱核电这一禁区,将所有有助于碳中和的技术放到桌面上,实施负责任的政策。这意味着核电占比将扩大,尹锡悦政府预计将首先重启核电站建设并继续运行老旧核电站。
  • 《拥抱大数据时代 守护数字核安全》

    • 来源专题:大气污染防治
    • 编译者:APC
    • 发布时间:2019-12-04
    • 随着以超级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高速数据传输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信息化技术进入全面渗透、跨界融合、加速创新、引领发展的新阶段。“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各行业和领域都在致力于研究如何利用大数据分析来优化流程,监测发展趋势,从而更好地做出决策。  你知道吗?作为人类史上设计最为复杂的能源系统之一,核电领域也紧随时代脚步,抓住“大数据”时代所带来的巨大机遇,将大数据分析应用到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核电站的日常维护当中来。  利用大数据,构建现代化的监管工作格局  主泵、稳压器、蒸汽发生器、安全壳、汽轮发电机、危急冷却系统……这些都是核电厂中最常见的重要设备。在这些仪器设备的背后,则是一串串更为庞大的数字代码。这些数据不仅是核电站运行维护的关键,更是核安全监管的依据。  我国核电机组具有多种堆型、多种技术、多类标准、多国引进并存的局面,从而加大了监管难度。我国核电发展初期技术相对落后,缺乏对安全的定量判断,部分设计没有经过独立分析验证。早期研究堆和核燃料循环设施安全设计标准较低,设备老化,抵御外部事件能力较弱。  30年来,我国核安全监管工作积极借鉴国际和国内其他工作领域先进的监督管理模式、法规标准体系和运作机制,在实践中发展,在创新中进步,使得核设施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积累了丰富的核安全监管成熟经验。与此同时,核安全监管工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  “面对这些困难,急需借助更多科学化、现代化工具对核安全监管的审评、监督、监测、应急、管理、决策提供技术支撑,加强核能和核技术利用的公共宣传、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促进我国核能及核技术利用事业的健康发展……”近日,首届核安全大数据技术应用与发展论坛在国家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技术研发基地举行。来自核电集团、科研院所以及涉核高校的代表一致认为,利用大数据等先进信息技术构建现代化的核安全监管工作格局势在必行。  数据资源应互联互通、开放共享,激发出全部潜力  核能与核技术利用事业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但也使得核安全风险日益加大,对核安全监管的需求与日俱増。  目前,核电厂、研究堆、核燃料循环设施、铀矿和伴生矿、放射性废物、放射性物品运输、民用核安全设备、核技术利用、电磁辐射等数据资源分散在各涉核集团与企业手中。  “出于商业竞争考虑、技术标准不一等原因,使各集团、企业间数据资源难以互联互通、开放共享,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核安全监管困难。”国家核安全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副主任柴建设说,因此,需要一个不参与商业运行、保持中立的组织来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推动核安全数据融合,共建、共享,激发出核安全数据全部潜力,加强核安全精准监管。  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作为生态环境部直属事业单位,为我国核安全与辐射环境监管提供专业的技术保障。2016年10月,国家核安全局印发《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大数据建设顶层设计方案》,监管工作正式迈入大数据时代。2017年至今,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建设并持续完善了“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数据资源目录体系”。2019年,启动核与辐射安全“一张图”建设,初步实现数据汇聚,形成“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数据中心”。  “一张图”一期建设启动后,经历了选择开发商、开展数据收集与原型设计、组织召开内外部需求讨论会、开展大数据和可视化学习调研等程序。”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信息所信息化室主任卞玉芳说。她说,核与辐射安全 “一张图”开发完成后,将集成至生态环境信息“一张图”,纳入其专题列表当中,成为子专题之一。  用好大数据 助力数字核安全监管  实现数字核安全监管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核能行业打通壁垒,用好大数据,使大数据在核安全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在此,我们发起倡议,携手打造一个交流协作、助推变革、引领未来的核安全大数据战略性平台……”在此次论坛上,由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和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共同发起倡议,成立核安全大数据工作组。目前,20多家单位表示愿意加入工作组,共同推进核安全事业发展。  据介绍,这一工作组将致力于核电及核技术利用事业的健康发展,推动大数据在核安全各领域深入应用,携手打造交流协作、助推变革、引领未来的新型核安全大数据战略平台,打破数据壁垒、破除数据孤岛,实现数据汇聚、联通、共享与应用。  核安全大数据工作组负责人说,成员单位之间要共同学习、相互交流、合作科研,摸清核安全领域大数据的发展规律,懂得大数据,増强利用数据推进各项工作的本领,用好大数据,使大数据在核安全领域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