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组织:中国知识产权申请量世界领先》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12-05
  •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3日发表年度报告称,2017年中国国内专利、商标、工业品外观设计等各类知识产权的申请量都位列全球第一,有力推动了全球知识产权申请的增长。

    这份名为《世界知识产权指标》的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知识产权申请量再创新高。其中,专利申请量达到317万件,实现连续8年增长;全球商标申请活动总量为1239万类,工业品外观设计的申请总量达到124万。

    具体而言,在已支付申请费的专利申请数量上,2017年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的申请数量达到创纪录的138万件,远高于排名其后的美国(61万件)、日本(32万件)、韩国(20.4万件)以及欧洲专利局(17万件)。这前五位的专利申请总量占全球总量的84.5%。

    2017年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的商标申请活动数量最多,约为570万类,其次是美国和日本。工业品外观设计方面,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的申请占全球申请总量的50.6%,远超排名其后的欧盟、韩国、土耳其和美国。

    此外,报告首次推出的创意经济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11个国家在贸易、教育与科学、技术与医疗这3个领域的出版业收入达到2480亿美元。中国报告的净收入最高,达到2024亿美元。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表示,“在短短几十年中,中国从无到有建立了知识产权制度,鼓励本土创新,并加入了全球知识产权引领者的行列,如今正在推动全球知识产权申请的增长。”

  • 原文来源:http://www.stdaily.com/index/kejixinwen/2018-12/04/content_736215.shtml
相关报告
  •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成为第二大国际专利申请国》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3-23
    • 3月2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中)在瑞士日内瓦出席记者会。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1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已成为《专利合作条约》框架下国际专利申请的第二大来源国,仅排在美国之后。中国的华为和中兴成为国际专利申请最多的两家公司。新华社记者 徐金泉 摄 新华社日内瓦3月21日电(记者刘曲)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1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已成为《专利合作条约》框架下国际专利申请的第二大来源国,仅排在美国之后。中国的华为和中兴成为国际专利申请最多的两家公司。 报告分析了2017年全球各国和企业申请者使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服务的情况。从国际专利申请属地来看,2017年提交专利申请量最多的仍是美国,高达5.66万件;其次是中国(4.89万件)和日本(4.82万件)。 其中,中国是唯一申请量年增长率达到两位数的国家,自2003年以来每年增长率都高于10%。报告预测,以目前发展趋势,中国有望3年内赶超美国,成为国际专利申请的最大来源国。 从公司申请来看,中国的华为和中兴分别以4024件和2965件国际专利占据公司申请量排行榜前两名,紧随其后的是美国英特尔公司(2637件)、日本三菱公司(2521件)和美国高通公司(2163件)。上榜的前10家公司有7家来自亚洲,两家来自美国,一家来自欧洲。 就行业来说,计算机技术超过数字通信,成为已公布的国际专利申请中占比最高的技术领域,其次是电气机械和医疗技术。 商标方面,2017年美国仍是最大申请来源国,德国、中国、法国和英国分列第二至第五。前15个商标申请来源国中,中国增速最快,和俄罗斯都是连续第二年保持两位数增速。 工业品外观设计方面,德国仍是提交申请最多的国家,其次是瑞士、韩国和美国。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说:“中国对国际专利体系的使用大幅增加,表明随着中国经济继续迅速转型,中国的创新者日益把目光投向外面,期待将自己的创意传播到新市场。”
  • 《知识产权 | 世界首个!突破400万件【中国科讯】》

    • 来源专题:数智化图书情报
    • 编译者:于彰淇
    • 发布时间:2024-01-18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月16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年知识产权工作进展情况。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2023年底,我国国内(不含港澳台)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01.5万件,同比增长22.4%,成为世界上首个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突破400万件的国家。 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胡文辉介绍道,一是高价值发明专利创造储备加速。我国国内(不含港澳台)发明专利有效量达到第一个、第二个和第三个100万件分别用时31年、4年和2年左右,而突破第4个100万件仅用时一年半。在这400多万件有效发明专利中,高价值发明专利所占比重达到4成以上。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知识产权大国,持续为全球创新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二是创新型企业加快塑造发展新优势。国内有效发明专利中,企业所占比重超过七成,是推动创新创造的主要力量。进一步来看,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拥有有效发明专利213.4万件,同比增长24.2%,占国内企业总量的近四分之三,达到73.4%。自主创新为众多科技型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三是重点地区创新龙头带动作用显著。截至2023年底,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发明专利有效量分别为130.8万件、70.3万件和67.2万件,合计占国内总量的65.6%,分别同比增长21.1%、21.0%和23.2%。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深圳—香港—广州集群,北京集群和上海—苏州集群,占据了全球科技集群排名前五中的三席。科技创新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成为推动产业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授权发明专利92.1万件,实用新型专利209万件,外观设计专利63.8万件。受理PCT国际专利申请7.4万件。中国申请人提交海牙外观设计国际申请1814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