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重整制氢研究取得进展》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3-05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贺泓团队等在甲醇重整制氢方面取得进展。

    绿色氢能在推动能源结构演替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甲醇水蒸气重整(MSR)制氢是绿色氢能的重要来源之一,具有高效、可持续和低环境影响等特点。目前,提高MSR反应的选择性和氢气产率是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

    钯催化剂(Pd/ZnO)是MSR反应的典型催化剂,其目标反应途径为PdZn合金上反应关键中间体CH2O*被水解离产生的OH*物种氧化为CO2和H2,但同时存在CH2O*直接分解为CO和H2的副反应竞争,导致目标产物选择性较低。

    该研究提出了通过路径优化来精细调控选择性的策略。研究将Cu引入Pd/ZnO催化剂中,形成稳定的PdCu合金,调整催化反应动力学,降低水解离能垒,从而提供了更多活性羟基以促进CH2O*的氧化反应,提高了反应活性和目标产物选择性。同时,PdCu合金上CO解吸的能垒提高,抑制了CH2O*分解,阻碍了副反应产物CO生成。这一双重功能调控提升了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的活性和选择性。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PdCu1/ZnO催化剂的活性比传统Pd/ZnO催化剂提高了2.3倍,且CO选择性降低了75%。

    上述研究通过识别并优化关键反应步骤,精细调控催化反应的选择性,为高效催化剂设计合成与绿氢生产提供了指导。

    相关研究成果以Optimizing selectivity via steering dominant reaction mechanisms in steam reforming of methanol for hydrogen production为题,在线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的支持。该工作由生态中心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合作完成。

  • 原文来源:http://www.cas.ac.cn/syky/202503/t20250303_5048434.shtml
相关报告
  • 《大化所在甲醇与一氧化碳耦合制取芳烃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8-09-25
    •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甲醇制烯烃国家工程实验室刘中民院士、朱文良研究员团队在甲醇与一氧化碳耦合制取芳烃研究中取得新进展。该研究以通讯形式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上,并被评为热点论文(Hot Paper)。   芳烃(苯、甲苯、二甲苯)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其产量和规模仅次于乙烯和丙烯。目前,芳烃的大规模工业生产是通过石脑油为原料的芳烃联合装置实现。近年来,我国聚酯工业高速发展,芳烃消费量快速上升,供应缺口逐年加大。因此,加快芳烃生产、发展芳烃新技术对于我国聚酯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由于我国石油资源短缺,煤炭丰富,能源及化学品的清洁高效供应已成为国家发展中亟须解决的问题。发展煤经甲醇制芳烃等化学品技术,对于降低原油对外依存度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意义重大,且市场前景广阔。甲醇制芳烃反应常选用具有择形性的ZSM-5分子筛作为催化剂。因为氢转移反应存在,生成芳烃的同时会伴随着烷烃生成,芳烃选择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该工作中,科研人员发现在无金属改性的纯H-ZSM-5分子筛上,甲醇与一氧化碳能够发生耦合反应,获得约80%芳烃选择性。另外,该工作还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芳构化机理:甲醇与一氧化碳在H-ZSM-5上发生羰化反应生成羰化物中间体,然后与烯烃反应生成环戊烯酮类中间体,经脱水得到芳烃。通过13C核磁与同位素示踪等方法,证明了一氧化碳的碳能进入到芳烃以及环戊烯酮类中间体中。由于一氧化碳中的碳部分进入到芳烃中,相对甲醇直接制芳烃,其能提升芳烃的产量,有利于提高工业化过程的经济性。     上述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 《合肥研究院在甲醇燃料电池催化剂材料研究中取得进展》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8-07-27
    •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微纳技术与器件研究室研究员李越课题组在可控制备多孔金-银-铂(AuAgPt)合金纳米材料及其甲醇催化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 J. Mater. Chem. A, DOI: 10.1039/c8ta04087g )上。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化石能源作为目前全球消耗的最主要能源,在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对地球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因此,开发可代替化石能源的清洁能源变得越来越重要。燃料电池是一种能把燃料和氧化剂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它是继水力、火力、原子能发电方式之后的“第四种发电方式”;因具有节能、转换效率高、接近零排放的优点;已成为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其中,甲醇燃料电池因具有工作效率高、环境友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便携式设备。相比于氢能源,甲醇是一种更加便宜的液态燃料,便于存储、易运输,且具有更高的理论能量密度,因此甲醇燃料电池在新能源领域具有非常好的应用潜力。   目前,甲醇燃料电池的催化剂主要采用铂纳米材料制成,但是传统铂纳米材料在制备过程中,会产生毒化、析出等副作用,使得铂纳米催化剂的有效面积活性和质量活性逐渐降低,严重影响了甲醇燃料电池的使用寿命。此外,制备铂纳米材料所需的金属铂储存量低、价格昂贵、成本高,十分不利于电池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为了提高甲醇燃料电池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人们已通过多方法制备出了具有不同结构的铂及铂基纳米催化剂,例如:具有高指数晶面的铂纳米粒子、空心铂钯合金、铂镍合金、银铂合金等,但这些材料的制备方法大多工序复杂、反应周期长,而且并不能很好地解决上述催化活性和稳定性问题。   李越课题组采用激光诱导法成功制备出三维多孔AuAgPt三元合金纳米材料催化剂。他们首先将Au@Ag纳米立方块与氯铂酸钾反应获得Au@AgPt纳米立方块(Au@AgPt NCs),再采用670~700伏的激光对Au@AgPt纳米立方块进行激光辐照,使Au@AgPt纳米立方块快速熔融成实心AuAgPt合金纳米球(solid AuAgPt NSs),然后通过化学刻蚀去除实心AuAgPt合金纳米球中的部分银,制得具有单分散的三维多孔AuAgPt三元合金纳米球(spongy AuAgPt NSs)(图1、图2)。这种AuAgPt三元合金纳米球不仅稳定性远高于传统铂纳米材料,而且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和高密度活性位点,易吸附反应物,能够有效地提高催化活性,其对甲醇催化的质量活性(1.62 A mgPt-1)分别是实心AuAgPt合金纳米球(0.35 A mgPt-1)和商业化铂黑(Pt black)(0.32 A mgPt-1)的 4.6 和 5.1 倍。这些优异的性能得益于材料本身的多孔结构以及材料表面的高指数晶面、晶格扭曲和孪晶界的存在。该项研究结果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燃料电池使用时催化剂催化活性不高、稳定性差和电池使用寿命短等问题。   以上研究得到了中国科学院交叉团队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