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制药巨头罗氏(Roche)近日公布了基于靶向抗癌药Gazyva(obinutuzumab)的方案一线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III期临床研究CLL11的最终分析数据。
CLL11是一项多中心、开放标签、随机、3组研究,入组了近800例既往未接受治疗且伴有合并症的CLL患者,旨在评估Gazyva与苯丁酸氮芥(chlorambucil)组合方案相对于Rituxan(美罗华)与苯丁酸氮芥组合方案或苯丁酸氮芥单药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主要终点是无进展生存期(PFS),次要终点包括缓解率,分子缓解率,总生存期(OS),下次治疗时间(TTNT),安全性。分析方面,研究分为3个阶段:1a阶段将Gazyva与苯丁酸氮芥组合方案与苯丁酸氮芥单药方案进行对比,1b阶段将Rituxan与苯丁酸氮芥组合方案与苯丁酸氮芥单药方案进行对比,第2阶段将Gazyva与苯丁酸氮芥组合方案与Rituxan与苯丁酸氮芥组合方案进行对比。
中位随访近5年(59.4个月)之后的最终分析数据显示:
(1)PFS:与Rituxan+苯丁酸氮芥组合方案组相比,Gazyva与苯丁酸氮芥组合方案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显著降低51%(中位PFS:29.9个月 vs 15.7个月,HR=0.49,95%CI:0.41-0.58,p<0.0001)。
(2)OS:与Rituxan+苯丁酸氮芥组合方案组相比,Gazyva与苯丁酸氮芥组合方案组OS表现出临床意义的改善。截止最终分析时,Gazyva与苯丁酸氮芥组合方案组中位OS尚未达到,意味着有一半患者在近5年后仍然存活。Gazyva与苯丁酸氮芥组合方案组死亡风险降低24%(中位OS:未达到 vs 73.1个月,HR=0.76,95%CI:0.60-0.97,p<0.0245)。
(3)TTNT:与Rituxan+苯丁酸氮芥组合方案组相比,Gazyva与苯丁酸氮芥组合方案组开始下一次治疗的时间显著延长(中位TTNT:56.4个月 vs 34.9个月,HR=0.58,95%CI:0.46-0.73,p<0.0001)。
(4)MRD:与Rituxan+苯丁酸氮芥组合方案组相比,Gazyva与苯丁酸氮芥组合方案组微小残留病(MRD)阴性率更高(24% vs 2%)。MRD意味着采用敏感的检测方法在血液和骨髓中没有检测到癌症。
(5)安全性:Gazyva与苯丁酸氮芥组合方案没有新的或意料之外的安全性。
罗氏首席医疗官兼全球产品开发负责人Sandra Horning表示,我们很高兴看到CLL11研究中接受Gazyva方案治疗的大多数CLL患者在随访近5年后依然健在。与基于Rituxan的方案相比,基于Gazyva的方案提供了有意义的生存获益,这些数据进一步强调了基于Gazyva的方案将成为既往未接受治疗的CLL患者群体中的一个重要治疗选择。
obinutuzumab(美国品牌名:Gazyva,欧洲品牌名:Gazyvaro)是首个糖基化的II型抗CD20单克隆抗体,靶向B细胞表面的CD20分子,能够直接诱导B细胞死亡。obinutuzumab旨在增强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作用(ADCC)及直接的细胞死亡诱导作用。
截至目前,Gazyva/Gazyvaro已获全球90多个国家批准联合苯丁酸氮芥用于既往未经治疗的CLL患者,并已获全球80多个国家批准联合苯达莫司汀用于某些类型的既往未经治疗的滤泡性淋巴瘤(FLL)患者,同时已获全球60多个国家批准联合化疗用于既往未接受治疗的FLL患者。
Gazyva/Gazyvaro的上市,将极大地降低生物仿制药对罗氏重磅药物美罗华(Rituxan,通用名:rituximab,利妥昔单抗)的冲击。目前,罗氏正在大型临床项目中调查Gazyva联合化疗、免疫疗法、小分子抑制剂治疗一系列恶性血液肿瘤的潜力,包括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及非霍奇金淋巴瘤(NH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