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指数报告》发布》

  • 来源专题:新一代信息技术
  • 编译者: 张卓然
  • 发布时间:2023-11-28
  • 在7月6日举办的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全体会议上,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联合北京大学编写的《2022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

    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赵志耘介绍,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指数研究已连续开展四年,旨在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客观评估全球主要国家的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情况,明晰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位势和方向。2022年报告在前三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新增一级指标“人工智能国际化”和三级指标“开放数据指数”,并通过对比近几年的评价结果,深入分析当前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的主要趋势。

    《报告》显示,中美两国引领、呈梯次分布的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总格局保持不变。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成效显著,人工智能创新指数近三年一直保持全球第二水平,在人才、教育、专利产出等方面均有所进步,但基础资源建设水平仍有待提高。

    一、中美两国引领、呈梯次分布的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总格局保持不变

    按照2022年人工智能创新指数得分排名,可将46个参评国家分为四大梯队。第一梯队国家得分为50分以上,只有美国和中国进入。第二梯队国家得分为35~50分,包含英国、德国、新加坡等11个国家。第三梯队国家得分为20~35分,包括丹麦、芬兰等12个国家。第四梯队国家得分为20分以下,包括捷克、巴西等21个国家。

    美国的人工智能创新指数已连续四年位居全球第一,中国连续三年保持全球第二水平。但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由于国际化指标的加入,中国与美国的分差有所拉大。其他梯队中有一些国家进步明显,比如瑞典、荷兰首次进入第二梯队,印度、波兰等首次进入第三梯队。从近三年的总排名变化情况看,在排名靠前的国家中,除了中美保持领先之外,其他国家之间呈现出你追我赶的态势。

    参评国家人工智能创新指数得分与排名(2022年)

    近三年人工智能创新指数TOP15国家

    二、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成效显著,基础资源建设水平有待提高

    相比2021年,中国有10个三级指标2022年名次有所上升,主要集中在人才、教育、专利产出、创新制度等方面,优势指标数量也不断增长,从2021年的15个增加到2022年的18个。但中国人工智能整体发展水平与美国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5个一级指标中,美国均位居第一,中国却未有排名第一的指标;11个二级指标中,中国有9个指标落后美国;33个三级指标中,中国有24个指标表现不如美国。此外,相较于自身快速增长的创新产出而言,其创新投入规模和质量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比如,公共数据的质量和开放度不高,相关指标排名靠后,信息化基础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在移动蜂窝电话订阅率、互联网使用率、固定宽带订阅率等指标上均排在参评国家中等位置。

    中美二级指标得分情况对比

    三、全球人工智能处于加速发展期

    通过对比近几年的人工智能创新指数评价结果,可以看到,人工智能已然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焦点之一,支撑人工智能研发应用的政策环境和基础条件不断完善,全球人工智能处于加速发展期。

    一是战略部署和人工智能治理日益得到重视。在人工智能创新制度方面,《报告》重点考察了各国人工智能政策规划的完备性以及对人工智能治理的重视程度两个方面。相比2021年,无论是人工智能创新制度一级指标,还是政策规划和治理两个二级指标,2022年几乎所有参评国家的分数都有所增加。其中,英国、新加坡、美国、中国、澳大利亚五个国家的政策规划得分提高最多,英国、新加坡、法国、澳大利亚、日本五个国家的治理得分提高最多。

    二是数据和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从数据中心数量看,近三年参评国家托管型数据中心总量持续增长,其中有三分之一的国家相比2020年增长了10%以上。从超算数量看,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大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球超算500强排行榜争夺激烈,中国在超算上的优势有所减弱。2020—2022年,中国进入全球500强的超算数量逐年减少,占全球比重从2020年的45%下降到2022年的35%。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进入全球500强的超算数量持续增加。

    三是人工智能产业化进程加快。2022年,参评国家的人工智能企业总数和人工智能从业人口总数继续增长,且增幅均有所扩大。人工智能企业总数同比增长25%,高于2021年的18%;人工智能从业人口总数同比增长53%,显著高于2021年的10%。

    四是人工智能加速赋能科学研究。人工智能论文的学科主题分布较为广泛,除电子、通信、计算机科学等信息技术主题外,也涉及环境科学、地理科学、材料科学等基础学科主题。2020—2022年,涉及环境科学、地理科学、材料科学等基础学科主题的人工智能论文数量不断增长,占人工智能论文总量的比重从2020年的5%上升到2022年的10%。

相关报告
  • 《日本发布《人工智能战略2022》》

    • 来源专题:人工智能
    • 编译者:高楠
    • 发布时间:2023-05-05
    •      2022年4月,日本政府在第11届综合创新战略推进会上正式发布《人工智能战略2022》,其战略目标包括:构建符合时代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人工智能时代各类人才;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强化产业竞争力,使日本成为全球产业的领跑者;确立一体化的人工智能技术体系,实现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发挥引领作用,构建国际化的人工智能研究教育、社会基础网络。除此之外,还要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应对新冠疫情等大规模灾害,确保国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为了实现上述战略目标,日本政府提出了一系列促进措施包括:建立“具有国家复原力的人工智能”,应对国家层面的危机;在“人工智能促进全球复原力”方面建立领导地位;在“强大而负责任的人工智能”方面建立领导地位;促进人工智能社会应用。未来,日本政府还将进一步深化其在教育及研发体制方面的改革,继续推进数据合作与标准化,构建数据存储的基础设施,加强数字化管理。此外,还将促进中小企业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参与制定与推广人工智能伦理规则。
  • 《《媒体创新世界报告2022/23》:利用人工智能建立用户参与度》

    • 来源专题:科技期刊发展智库
    • 编译者:张恬
    • 发布时间:2022-11-21
    • 国际期刊社联盟(Fede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la Press Periodique, FIPP)于2022年6月发布的《媒体创新世界报告2022/23》(Innovation In Media 2022/23 World Report)重点研究了全球出版商如何使用人工智能来扩大覆盖范围并构建更具吸引力的产品。 世界各地的出版商都将人工智能(AI)视为实现关键目标的强大资源。根据路透社研究所(Reuters Institute)发布的《2022年新闻、媒体和技术趋势预测》(Journalism, media, and technology trends and predictions 2022):85%的人表示,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个性化和内容推荐非常重要或有些重要;81%的人认为AI对于自动化和加速新闻编辑室工作流程很重要,例如内容标记、辅助字幕和采访转录;70%的人认为数据在帮助查找或调查方面发挥关键作用;69%的人希望AI有助于识别和定位最有可能为订阅付费的潜在客户。 然而,根据FIPP发布的《媒体创新世界报告2022/23》,与视频和音频平台等其他数字媒体渠道相比,出版商仍处于采用AI的早期阶段。该报告旨在通过汇总一些在全球新闻编辑室中执行的人工智能创新来着眼于更大的图景,包括:使用机器学习算法平衡广告收入潜力与订户收入潜力;利用数据对潜在用户进行行为预测,以促使参与度最低的群体养成习惯;使用AI大幅加速内容制作和提高覆盖率等。 报告包含以下关键创新领域的章节: (1)越过第三方数据:如何构建自己的一手数据运营 (2)媒介的再造——时事通讯经济 (3)下一步是什么?音频的演变 (4)如何运营产品团队并建立数据驱动的新闻编辑室 (5)新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机器人新闻和出版中的NFT(非同质化代币,一种区块链技术) (6)最佳保留策略:在疫情相关订阅量激增之后,如何停止订阅者流失并保持读者收入? (7)最佳数字杂志叙述手法——展示过去一年中最好的多媒体叙事格式和产品 (8)印刷与标新立异:我们的创意和想象力年度展示 “今年,创新与全球媒体行业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FIPP 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James Hewes 在对报告的介绍中说道,“今年的报告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起点,随着媒体内容开始从数字技术的主导地位下重新出现,反映出一个行业进入了一个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