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林森与中国科学院江风益院士团队就“硅基黄光 LED ”技术产业化达成全面战略合作》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
  • 编译者: shenxiang
  • 发布时间:2020-06-18
  • 2020年06月09日下午,作为照明行业的着名专业媒体,中国之光网应邀参加木林森股份木林森股份和南昌硅基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这次合作签约意味着木林森与中国科学院江风益院士团队就共同推进“硅基黄光 LED ”技术产业化达成全面战略合作。

    据悉,硅基氮化镓 LED技术 具有众多优势,比如可大幅降低制造成本,提高散热表现等,可广泛应用于户外功能性照明、景光灯亮化、健康照明和汽车转向灯等细分领域,市场规模高达千亿元。中国科学院江风益院士在硅基氮化镓LED方向取得了开拓性、系统性、创造性成就,带领团队在国际上率先研制成功高光效硅基蓝光、绿光和黄光LED材料与芯片,并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木林森股份在2019年实现营收189.73亿元,通过收购全球通用照明品牌“朗德万斯”,一跃成为国内 LED封装 和照明灯具企业的“双打冠军”。木林森股份董事长孙清焕表示,2020年是木林森从规模化走向科技化转型的科技创新年,硅基黄光LED技术是中国人自己的发明,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将与江院士一起致力于硅基黄光LED技术的全球产业化推广。

    事实上,早在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昌大学国家硅基LE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时就强调,我国发展必须依靠创新,掌握核心技术的过程很艰难,但这条道路必须走。为此,江风益院士团队不懈努力,2019年成功将硅基黄光LED光功率效率提高到26.7%,远高于国外公开研究记录的最高水平(9.63%)。

    蓝光LED发明人/诺贝尔奖获得者中村修二先生多次公开评价:由江风益院士团队研发的硅基黄光LED,经过双方比对测试,数据一致,已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江风益院士表示,南昌硅基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是由南昌大学国家硅基LE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双方此次签约,将快速让硅基黄光LED技术推向市场,创新引领国际照明行业的发展。

    中国照明学会半专委主任唐国庆认为,通过与江院士团队产学研合作,有助于木林森形成完善的创新体系和完整的研发制造产业链,进一步抢占国际市场的话语权,也是中国LED上游核心材料创新应用的重大突破。

    签约结束,中国之光网华南区负责人刘畅专访了木林森董事长孙清焕并合影留念。

    木林森因成功并购朗德万斯做到中国第一全球第三,南昌大学因江风益院士多项技术而全球领先,这次合作可谓是科学大咖与企业巨无霸的强强合作,天作之合,比翼双飞。

    今年以来,木林森致力于推动企业从规模化走向科技化的转型,4月木林森与至善半导体签署《深紫外半导体智能化杀菌项目合作协议》,在深紫外半导体杀菌消毒行业领域展开全方位的战略合作。6月1日,全球首个Mini-LED商用显示屏团体标准正式发布,木林森全程参加该标准的编制过程,其他参编单位还包括奥拓、 艾比森 、洲明、利亚德等LED行业龙头企业,以及华星、海信、康佳、创维等家电企业。

相关报告
  • 《中国科学院安全可控信息技术产业化基地昆山奠基》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10-10
    • 10月7日,位于昆山高新区的中国科学院安全可控信息技术产业化基地正式奠基,这标志着国家信息技术产业重大合作项目进入正式实施阶段,也标志着昆山产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历军、高级副总裁聂华、首席运行官叶健,昆山市委书记杜小刚,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周旭东,市领导管凤良、宋德强共同为项目奠基培土并植树。 去年9月,昆山与中科曙光签署《中国科学院安全可控信息技术产业基地投资合作协议》,共建国家级产业创新中心和中国科学院安全可控信息技术产业化基地。据介绍,中科可控产业化基地项目是贯彻落实“网络强国”战略的重要实践,一期工程总投资120亿元,建设包括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国家集成电路重大工程——安全可控芯片研发与产业化、安全可控服务器生产基地,打造年产100万台安全可控高性能服务器的生产基地,建成将带动上下游产业链总投资超100亿美元,形成千亿级的安全可控国家信息技术产业集群。 杜小刚在奠基仪式上致辞,感谢曙光团队长期以来对昆山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杜小刚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作为全国县域经济发展领头羊,昆山连续13年位居中国百强县首位;曙光团队具备国内外领先的顶尖技术和研发团队,具有强大的关键技术话语权和市场核心竞争力。昆山与曙光的合作,正是“强者”与“智者”的联合,必将为自主可控半导体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为昆山发展实现“全新一跃”增添新活力。 杜小刚强调,昆山与中科曙光的合作,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苏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周乃翔先后多次亲自洽谈项目合作事宜、督查项目进度、协调解决难题;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李亚平来昆专题调研自主可控先进制造业体系建设,对昆山携手曙光超前谋划,加快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可控给予充分肯定。 杜小刚指出,自签署合作协议以来,双方勠力同心、携手同行,精诚合作、务实沟通,共同为中科可控基地项目建设做了积极准备、打下坚实基础。历军总裁今年已先后四次来昆,充分体现了对昆山项目的高度重视。昆山将进一步擦亮“亲商、安商、富商”的服务品牌,不断提高服务精准度和针对性,以“走在前”的使命感、“不能歇”的紧迫感,全力保障中科可控产业化基地项目早日开工建设、早日投产达效。 历军表示,当前,昆山瞄准自主可控,狠抓人才科创,打造国家一流产业科创中心,中科可控产业化基地在这里建设发展,恰逢其时、前景广阔。希望通过该项目建设,提升昆山在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中的竞争优势,加快我国网络信息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促进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升安全可控信息系统智能制造水平。同时,热忱期待能够吸引相关行业领域一大批高端人才集聚,扎根昆山,携手并肩,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 《中国科学院江西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揭牌》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11-16
    • 中国科学院江西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签约揭牌仪式暨科技合作工作会议在南昌举行。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江西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主任刘奇,江西省委副书记、省长易炼红出席签约仪式。 根据协议,中国科学院江西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以下简称中国科学院江西中心)将面向江西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科技需求,重点围绕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现代农业等领域,集聚中国科学院及江西省创新资源,组织开展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和集成示范,建设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和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引进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促进科技、产业、金融等要素紧密融合,提升江西科技创新能力,引领和带动江西产业转型升级,为江西创新型省份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白春礼详细介绍了中国科学院近年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示,深入实施“率先行动”计划取得的丰硕成果。白春礼表示,共建产业创新平台,推动区域跨越发展是省院双方贯彻落实国务院中部地区崛起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中部地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大部署,是面向江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结构调整、新兴产业培育与发展核心需求的重要举措。自2003年正式建立科技合作关系以来,中国科学院和江西省取得了丰硕的合作成果,下一步中国科学院将进一步围绕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继续为新时期江西经济社会创新发展做好科技支撑。 白春礼说,进一步做好院省合作工作,一是要以中国科学院江西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成立为契机,积极探索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新道路和新模式;二是深化重点领域战略合作,力争在稀土和有色金属资源高效利用、亚热带植物资源研究与开发等方面取得突破,共同打造特色学科和产业创新集群;三是梳理经济社会发展的“卡脖子”科技问题,集智攻关,构建相互交融的科技服务网络体系;四是要积极推进双方在人才培养上的合作。 刘奇对中国科学院长期以来对江西发展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推进创新江西建设,迫切需要与中国科学院保持更紧密、深入的合作。希望中国科学院以此次签约为契机,进一步支持江西加强创新能力建设,着力推动大科学装置在江西落户,更多团队、成果、项目、资源在江西扎根;着力推动江西航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中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优势产业发展;着力研究推广生态环境治理新技术、新工艺、新模式和绿色制造、节能减排等先进技术;着力推动扶贫、扶智、扶技相结合,加大贫困地区科技扶贫力度;着力引进和培养一批创新领军人才和高层次创新团队,为江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的创新支撑。 刘奇指出,江西将认真落实好省院会商合作事项,全力支持中国科学院江西中心建设,及时解决中国科学院江西中心建设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为中国科学院人才团队在江西创新创业提供“保姆式”服务,努力把中国科学院江西中心打造成省院科技合作的示范基地,推动省院合作结出创新的丰硕果实。 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院所与江西省政府有关部门、中国科学院江西中心签署了研发项目、创新平台、人才团队、产业基地等系列合作协议。签约仪式结束后,白春礼、刘奇一行还考察了国家硅基LE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江西省科学院。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1年以来,已有30多家中国科学院研究所与江西省开展了科技合作,产业化项目累计达100多项,累计为地方企业新增销售收入210亿元,新增利税35亿元。仅2017年,中国科学院与江西当地企业的各类合作项目共达78项,合作领域涉及新材料、先进制造、环境保护、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年销售收入达56.1亿元,实现年度利税10.0亿元,折合社会效益51.0亿元。 中国科学院、江西省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签约仪式。